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EMMPRIN、MMP-2表达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晓宇 王阳 +1 位作者 栗印军 杨泽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15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86例(SAP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7例(ACS组...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15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86例(SAP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7例(ACS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qRT-PCR法检测三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EMMPRIN、MMP-2蛋白及mRNA表达,对EMMPRIN mRNA、MMP-2 mRNA与粥样硬化斑块分型、冠脉造影粥样斑块病变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EMMPRIN、MMP-2在ACS组及SAP组蛋白及mRNA水平均高于NC组(P均<0.05)。EMMPRIN mRNA、MMP-2 mRNA在ACS及SAP组中表达与粥样硬化斑块分型、冠脉造影粥样斑块病变分型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1、0.391、0.275、0.142,P均<0.05)。ACS组及SAP组中EMMPRIN mRNA、MMP-2在软质斑块及Ⅱ型表达量较高。结论 EMMPRIN及MMP-2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表达上调,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中侧支循环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立庆 周旭晨 栗印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通过运用冠脉造影和非介入性方法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影响侧支循环开放和形成的因素。方法:共有50例AMI患者均在AMI发作3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根据CAG判断侧支循环的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侧支良好组(A组:侧支循环2、3级)... 目的:通过运用冠脉造影和非介入性方法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影响侧支循环开放和形成的因素。方法:共有50例AMI患者均在AMI发作3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根据CAG判断侧支循环的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侧支良好组(A组:侧支循环2、3级)和侧支不良组(B组:侧支循环0、1级),将两组AMI患者的冠脉造影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梗死相关动脉(IRA)、左冠脉优势、病变部位及病变支数等方面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揭示了心绞痛病程>3个月是急性心肌梗死时侧支循环形成与否的唯一影响因素。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是否出现良好侧支循环方面,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部位、IRA及冠脉优势类型均无明显的影响作用。心绞痛病程(>3个月)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良好侧支循环是否及时出现的唯一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龄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洋 栗印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龄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2例高龄HFrE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 目的研究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龄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2例高龄HFrE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将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调整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高于对照组的6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 P=0.026<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25.45%,高于对照组的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93, P=0.003<0.05);观察组患者高钾血症、肾小球滤过下降发生率分别为3.64%、1.82%与对照组的2.04%、4.0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0.474, P=0.376、0.491>0.05)。结论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龄HFrEF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但是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血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高龄 射血分数减低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心功能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戚冉冉 栗印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心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1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加用贝那普利。比较两...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心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1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加用贝那普利。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VEF水平、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6MWT结果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短期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提高射血分数方面优于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贝那普利 心力衰竭 短期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