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张世杰 栗付民 康宁哲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在阑尾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中,给予氯胺酮(小剂量)联合异丙酚,进行硬膜外手术麻醉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98例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9例,一组选择丙泊酚联合芬... 目的 探讨在阑尾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中,给予氯胺酮(小剂量)联合异丙酚,进行硬膜外手术麻醉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98例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9例,一组选择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二组选择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硬膜外麻醉(观察),统计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T1、T2、T3时间下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升高(P<0.05),呼吸则无明显变化(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镇静评分升高,躁动评分、疼痛评分则降低(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P<0.05);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切除手术的过程中,给予小剂量的氯胺酮与异丙酚硬膜外麻醉可提升镇静及镇痛效果,亦可稳定其血压,避免波动较大影响麻醉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丙泊酚 腹腔镜 阑尾炎切除术 麻醉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关景朋 栗付民 郭永强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循环稳定性、炎性应激反应及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12例择期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循环稳定性、炎性应激反应及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12例择期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取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方案。比较2组临床指标(麻醉苏醒、恢复室滞留、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循环功能指标[麻醉诱导前(T1)、切皮时(T2)、手术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30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静息和运动状态下镇痛效果[术后2 h(T6)、8 h(T7)、12 h(T8)、24 h(T9)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及镇痛药物(丙泊酚、舒芬太尼、术后24 h自控镇痛药)用量、炎性应激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恢复室滞留、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分别为(16.72±1.35)min、(41.26±6.23)min、(1.93±0.21)d、(5.68±1.37)d,均短于对照组的(26.36±2.45)min、(54.21±7.43)min、(2.60±0.29)d、(7.35±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2组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观察组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T8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9时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及术后24 h自控镇痛药用量分别为(728.45±69.38)mg、(12.35±4.42)μg、(58.36±3.29)mL,少于对照组的(973.21±49.31)mg、(37.63±5.21)μg、(80.25±3.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48 h,2组Cor、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Cor、IL-6、hs-CRP水平分别为(192.15±13.45)nmol/L、(1.25±0.48)μg/mL、(7.60±1.3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25.72±15.96)nmol/L、(1.61±0.55)μg/mL、(9.65±1.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能有效提高麻醉阻滞效果和麻醉质量,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循环功能,减少术中维持麻醉、术后镇痛药物用量,降低炎性应激反应发生风险,且安全性可靠,利于术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循环功能 炎性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晓华 栗付民 杨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6期6776-6778,共3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接受生理盐水辅助腰...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接受生理盐水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接受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阻滞作用时间),麻醉前(T 0)、麻醉阻滞后10 min(T 1)、手术切皮时(T 2)、手术开始30 min(T 3)、手术结束时(T 4)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谵妄、跳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作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T 0时两组MAP、HR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1、T 2、T 3、T 4时观察组MAP、HR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谵妄、跳动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术中,麻醉效果好,可维持术中循环系统平稳,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且该麻醉方案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阻滞麻醉 右美托咪定 坐骨神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永强 栗付民 韩灵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229-2233,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方案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以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交感神经活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6例择期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根据...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方案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以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交感神经活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6例择期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根据麻醉方案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对照组麻醉诱导后给予七氟烷至术毕,研究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至术毕。比较两组入室后(T 0)、麻醉诱导后(T_(1))、心肺转流结束时(T_(2))及手术结束时(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及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指标[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_(1)、T_(2)、T_(3)时MAP较低,T_(2)、T_(3)时SVR、PVR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_(1)、T_(2)、T_(3)时血清IL-10水平较高,CKMB、cTnT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血清S100-β、NSE水平较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可应用于体外循环下CABG麻醉中,可有效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肌功能,恢复术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灵龙 栗付民 曾晶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特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表面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气管插管表面麻醉;观察组采用特制气管插管,注药囊内给予... 目的探讨特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表面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气管插管表面麻醉;观察组采用特制气管插管,注药囊内给予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 min、3 min、5 min血压、心率变化,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后5 min、10 min、30 min咽部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 min、3 min、5 min血压、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麻醉维持用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5 min、10 min、30 min咽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在保证麻醉优良率及镇痛效果的同时,减轻气管插管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麻醉维持用药量,缓解咽部疼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手术 气管插管 疼痛 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