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蓝江林 栗丰 +2 位作者 刘波 史怀 黄素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9-656,共8页
采用定点取样、平板分离的方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30个样点5次取样过程中,微生物含量总体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含量变化幅度最大[(33.72~197.23)×10~5cfu·g^(-1)],真菌含量变化相对... 采用定点取样、平板分离的方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30个样点5次取样过程中,微生物含量总体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含量变化幅度最大[(33.72~197.23)×10~5cfu·g^(-1)],真菌含量变化相对较小[(7.87~48.64)×10~3cfu·g^(-1)],而放线菌含量变化稳定[(20.14~33.18)×10~4cfu·g^(-1)]。细菌含量类群Ⅰ(大于70.00×10~5cfu·g^(-1))平均9.2个样点、占总样点的28.67%;类群Ⅲ(小于30.00×10~5 cfu·g^(-1))平均为8.6个样点,占总样点的30.67%;类群Ⅱ[(30.00~70.00)×10~5cfu·g^(-1)]平均为12.2个样点,所占比例最大,为40.67%。真菌类群Ⅰ(大于70.00×10~3cfu·g^(-1))平均仅3.8个样点,所占比例最低,为12.67%;类群Ⅱ[(30.00~70.00)×10~3cfu·g^(-1)]平均为6.4个样点,所占比例为21.33%;类群Ⅲ(小于30.00×10~3cfu·g^(-1))平均19.8个样点,所占比例高达66.00%。放线菌3种类群所占比例与真菌类似,类群Ⅰ(大于70.00×10~4cfu·g^(-1))平均仅1.4个样点,所占比例最低,仅为4.67%;类群Ⅱ[(30.00~70.00)×10~4cfu·g^(-1)]平均8.4个样点,所占比例为28.00%;类群Ⅲ(小于30.00×10~4cfu·g^(-1))平均20.2个样点,所占比例高达6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垫料 微生物类群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株LPF-1(Brevibacillus brevis LPF-1)降解猪粪过程中降解物质的GS-MS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蓝江林 刘波 +2 位作者 陈峥 史怀 栗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056-1064,共9页
利用气-质联用(GS-MS)分析猪粪污降解菌LPF-1(Brevibacillus brevis LPF-1)降解猪粪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匹配度大于80(最大为100),含量大于5%为标准,在3个处理中共检测到各类物质23种,其中菌株LPF-1发酵液检测到的物质种类最多,... 利用气-质联用(GS-MS)分析猪粪污降解菌LPF-1(Brevibacillus brevis LPF-1)降解猪粪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匹配度大于80(最大为100),含量大于5%为标准,在3个处理中共检测到各类物质23种,其中菌株LPF-1发酵液检测到的物质种类最多,有16种;猪粪+水溶液处理检测到12种,其中苯类物质3种(1,2-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酚类物质4种(2,4-二叔丁基苯酚、苯酚、2,5-二叔丁基酚、4-甲基苯酚);猪粪+LPF-1发酵液处理检测到物质10种,其中苯类物质1种(对二甲苯),酚类物质3种(2,4-二叔丁基苯酚、苯酚、4-甲基苯酚),菌株LPF-1能有效减少猪粪降解过程中苯类和酚类等有害物质种类的产生,具有进一步开发成粪污降解微生物菌剂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vibacillus brevis LPF-1 猪粪 G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传统养殖技术环境污染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栗丰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7期210-211,共2页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禽业生产由家庭散户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形成了独立化和专业化的产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饲料转化率。但随之而来形成新的环境问题,粪尿集中、排放过度及冲洗用水大量增加等,致使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已...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禽业生产由家庭散户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形成了独立化和专业化的产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饲料转化率。但随之而来形成新的环境问题,粪尿集中、排放过度及冲洗用水大量增加等,致使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和农村的新兴污染源,对我国的城乡环境、饮用灌溉水源、空气质量、农业生态等产生了直接威胁和危害。基于此,分析我国传统养殖技术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畜牧业 污染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粮中粮食自身呼吸与霉菌活动产生CO^(2)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栗丰 《黑龙江粮食》 2021年第8期118-119,共2页
文章先分析了安全生产条件下粮食和霉菌呼吸形成的二氧化碳特征,包括安全储藏条件下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二氧化碳产量特征,随后介绍了储藏年限对于粮堆产二氧化碳的彩响,包括安全水分条件和高于安全水分的彩响,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 文章先分析了安全生产条件下粮食和霉菌呼吸形成的二氧化碳特征,包括安全储藏条件下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二氧化碳产量特征,随后介绍了储藏年限对于粮堆产二氧化碳的彩响,包括安全水分条件和高于安全水分的彩响,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 粮食自呼吸 霉菌活动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