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喹诺酮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柴铭骏 肖妍 +1 位作者 张曼 刘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1,共3页
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是富集微量模板分子的有效手段,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文章描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肉类组织中的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喹诺酮 兽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检测进出口肉制品中的莱克多巴胺 被引量:4
2
作者 柴铭骏 惠洪文 黄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80,共3页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苯基乙醇胺类药物,属于β-兴奋剂,目前我国农业部公告已禁止使用。文章描述了酶联免疫法检测进出口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并从重复性、回收率和精密度三个方面对其方法进行验证;同时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结...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苯基乙醇胺类药物,属于β-兴奋剂,目前我国农业部公告已禁止使用。文章描述了酶联免疫法检测进出口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并从重复性、回收率和精密度三个方面对其方法进行验证;同时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 残留 ELISA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偏振检测方法对出口牛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玉玲 柴铭骏 刘红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5期51-52,共2页
荧光偏振试验(FPA)是一种新的试验方法。本文应用荧光偏振检测方法对出口哈萨克斯坦的321份牛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有25份牛血清样品检测为抗体阳性。同时对321份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 荧光偏振试验(FPA)是一种新的试验方法。本文应用荧光偏振检测方法对出口哈萨克斯坦的321份牛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有25份牛血清样品检测为抗体阳性。同时对321份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ELISA试验(I-ELISA)、竞争ELISA试验(C-ELISA)等比对试验,结果是FPA从敏感性和特异性上都优于或等于目前主要采用的RBPT、SAT、CFT、ELISA检测方法。FPA方法简便、快速、通量大,不需洗板,可在15分钟内完成92份样品的布氏杆菌病检测,极适合于大批量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筛查和疫病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荧光偏振试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克伦特罗酶标抗原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晨 吴冬雪 +4 位作者 王禹 张俊哲 柴铭骏 董志珍 赵祥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0,共4页
选取辣根过氧化物为抗原标记酶,采用重氮化法将盐酸克伦特罗CLEN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包被抗原和免疫原,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UV)、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法验证偶联成功。这为下一步获得针对盐酸克伦特罗类特... 选取辣根过氧化物为抗原标记酶,采用重氮化法将盐酸克伦特罗CLEN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包被抗原和免疫原,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UV)、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法验证偶联成功。这为下一步获得针对盐酸克伦特罗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相应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克伦特罗 重氮化法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12
5
作者 宓捷波 张敏 +2 位作者 柴铭骏 刘旸 常春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97-204,共8页
通过不同键合相亲水作用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比较和分离条件优化,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检测的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磷酸缓冲液提取,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SielcObeliscR色谱柱分离,在电... 通过不同键合相亲水作用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比较和分离条件优化,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检测的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磷酸缓冲液提取,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SielcObeliscR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用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丁胺卡那霉素、潮霉素B,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定量检出限为20μg/kg,新霉素、奇霉素和安普霉素的定量检出限为100μg/kg,在猪肉、牛肉、猪肾、牛肝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3.9%~103.6%,RSD为3.3%~14.8%,可以满足动物源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 氨基糖苷类 动物源食品 质谱分析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降压类药物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孔祥 柴铭骏 +2 位作者 宋旭 刘旸 葛宝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3481-3487,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液相色谱-四级杆-高分辨质谱仪测定保健食品中11种降压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甲醇-水混合溶液超声提取,滤膜过滤,采用0.1%甲酸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ESI+)采用全扫描(fullscan)+数据依赖MS2(ddMS2)检测... 目的建立一种液相色谱-四级杆-高分辨质谱仪测定保健食品中11种降压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甲醇-水混合溶液超声提取,滤膜过滤,采用0.1%甲酸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ESI+)采用全扫描(fullscan)+数据依赖MS2(ddMS2)检测模式对降压类药物进行监测,根据母离子及子离子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11种降压药分离完全,线性范围均为2.0~100μg/L,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15,平均回收率为72.4%~97.1%,相对标准偏差为5.0%~13.9%,液体类样品定量限为0.5~2.5μg/kg,固体类样品定量限为2.5~12.5μg/kg。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适合测定保健食品中降压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静电轨道阱 高分辨质谱法 保健食品 降压类 非法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11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孔祥 杨爽 +2 位作者 柴铭骏 刘旸 葛宝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41,共6页
保健食品样品用5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超声提取15 min,提取液用水定容至50.0mL,离心,取上清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滤液中11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含量。以Waters HSS T3色谱柱为固定... 保健食品样品用5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超声提取15 min,提取液用水定容至50.0mL,离心,取上清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滤液中11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含量。以Waters HSS T3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和全扫描模式。11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质量浓度均在2~1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02~0.5μg·L^-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75.7%~98.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5.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四极杆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8
作者 董志珍 张霞 +4 位作者 柴铭骏 陈小金 贾赟 肇慧君 帅江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8期91-95,共5页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毒株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DCoV纳米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标准品检测的最低浓度可达102copies/μL,与其他几种常见猪病病毒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国内...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毒株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DCoV纳米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标准品检测的最低浓度可达102copies/μL,与其他几种常见猪病病毒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国内猪场62份腹泻粪便样品,相比常规PCR方法,该纳米PCR方法的检出率更高,而两种方法对268份进境活猪粪拭子样品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纳米PCR检测方法适用于国内猪场的PDCoV检测和进境活猪的监控检测,可作为PDCoV实验室检测的有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病毒性腹泻 纳米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鼠疱疹病毒1型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9
作者 王建华 王玉玲 +4 位作者 柴铭骏 张俊哲 赵丹 王乃福 陈本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1期76-79,共4页
为实现袋鼠临床样本中疱疹病毒1型(Macropodid herpesvirus 1,MaHV-1)的出入境快速检测,基于MaHV-1的g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MaHV-1荧光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只对MaHV-1 gB基因呈现特异性扩增,与禽... 为实现袋鼠临床样本中疱疹病毒1型(Macropodid herpesvirus 1,MaHV-1)的出入境快速检测,基于MaHV-1的g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MaHV-1荧光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只对MaHV-1 gB基因呈现特异性扩增,与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伪狂犬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对阳性标准质粒对照(pCR-MaHV-1-gB)的最低检测限为8个拷贝数/反应。该方法的组内和组间试验的Ct值变异系数介于0.17%~0.96%之间,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可用于袋鼠MaHV-1的病原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疱疹病毒1型 GB基因 荧光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