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生物质提取液中的糠醛和羟甲基糠醛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翠 柴欣生 +2 位作者 罗小林 付时雨 詹怀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7-25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快速测定木质生物质预提取液中糠醛(F)和羟甲基糠醛(HMF)的方法。研究中发现,在浓的冰醋酸介质中,276 nm是F和HMF的等吸收点波长;生物质预提取液中的酸溶木素是测定F和HMF光谱的主要干扰。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 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快速测定木质生物质预提取液中糠醛(F)和羟甲基糠醛(HMF)的方法。研究中发现,在浓的冰醋酸介质中,276 nm是F和HMF的等吸收点波长;生物质预提取液中的酸溶木素是测定F和HMF光谱的主要干扰。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酸溶木素在250 nm到500 nm的光谱范围内均有吸收,而F和HMF在325 nm后便没有吸收。因此酸溶木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其在325 nm的吸光度值乘上一个系数加以矫正。最终,基于等吸收点波长(276 nm)和F的最大吸收波长(272 nm),以及酸溶木素在325nm(F和HMF均无吸收)处的波长,采用简单的三波长法就可定量检测出生物质提取液中F和HMF的含量。该方法测定前无需加入有毒的酚类物质作为显色剂,且简单、快速,测定F和HMF的相对偏差及回收率分别为3.02%和2.72%,95%~107%和96%~101%,因此很适合用于生物质精炼中木质生物质预提取半纤维素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三波长法 生物质提取液 糠醛 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桉木硫酸盐法制浆目标卡伯值的确定 被引量:9
2
作者 罗小林 詹怀宇 +1 位作者 柴欣生 付时雨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共3页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速生桉木硫酸盐法蒸煮的浆料得率、不含木素的浆料得率、黏度及有效碱的消耗与卡伯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速生桉木硫酸盐法蒸煮的特征卡伯值为15~16(即转折点处的卡伯值)。随着蒸煮的进行,当浆料卡伯值低于该特征值...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速生桉木硫酸盐法蒸煮的浆料得率、不含木素的浆料得率、黏度及有效碱的消耗与卡伯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速生桉木硫酸盐法蒸煮的特征卡伯值为15~16(即转折点处的卡伯值)。随着蒸煮的进行,当浆料卡伯值低于该特征值时,浆料的得率、黏度都明显降低,同时碱耗也增加。以特征卡伯值为速生桉木硫酸盐法蒸煮控制的目标卡伯值时浆料的得率为48.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桉木 硫酸盐法蒸煮 得率 特征卡伯值 转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测速生桉木常规KP法纸浆卡伯值的新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小林 柴欣生 +2 位作者 詹怀宇 付时雨 张翠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共4页
研究了蒸煮温度、时间、H-因子、消耗碱的量和初始硫化度与蒸煮终点浆料卡伯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卡伯值与H-因子的倒数成线性关系;与消耗的碱量平方的倒数成线性关系;与硫化物和残余碱含量之和的倒数同样成线性关系,并得出了卡伯值... 研究了蒸煮温度、时间、H-因子、消耗碱的量和初始硫化度与蒸煮终点浆料卡伯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卡伯值与H-因子的倒数成线性关系;与消耗的碱量平方的倒数成线性关系;与硫化物和残余碱含量之和的倒数同样成线性关系,并得出了卡伯值预测的数学经验方程,即:K=A+B/{H[(CAA-0.5S.CAA)-(0.5S.CAA+CREA)]2}。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速生桉木常规KP法蒸煮终点浆料卡伯值进行准确预测,其线性相关系数R2=0.9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桉木 硫酸盐法蒸煮 卡伯值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和漂白过程中草酸根的产生及其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海龙 詹怀宇 +2 位作者 柴欣生 付时雨 刘梦茹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5,共4页
阐述了制浆和漂白过程草酸根的来源及其形成机理,并对制浆和漂白过程中草酸根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进行了介绍。探讨了草酸根对制浆造纸工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危害,提出了控制和减少草酸根产生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制浆漂白 草酸根 草酸钙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甲醇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春云 胡会超 柴欣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2,共5页
考察了速生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温度、氧压、NaOH用量及时间对甲醇生成的影响,并据此建立了预测甲醇生成量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初始卡伯值为32.8(高卡伯值)和16.9(低卡伯值)的纸浆在氧脱木素过程中甲醇的生成量均... 考察了速生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温度、氧压、NaOH用量及时间对甲醇生成的影响,并据此建立了预测甲醇生成量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初始卡伯值为32.8(高卡伯值)和16.9(低卡伯值)的纸浆在氧脱木素过程中甲醇的生成量均能得到很好的预测(R2分别为0.986和0.974);高、低两种卡伯值纸浆氧脱木素过程中甲醇生成反应的活化能、NaOH浓度及氧压的反应级数分别为55.4、49.3 kJ/mol,1.02、0.362及0.472、0.299;高卡伯值纸浆可有效减少脱木素过程中的甲醇生成量(对后续氧脱木素目标卡伯值为10的生产工艺,甲醇生成量可减少12%)。对不同原料碱法浆氧脱木素过程中降低单位卡伯值的甲醇生成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阔叶木浆最多(29.1 mg/L)、麦草浆次之(13.8 mg/L)、针叶木浆最少(1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速生桉 硫酸盐浆 氧脱木素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草酸根的生成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龙 詹怀宇 +2 位作者 柴欣生 刘梦茹 付时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8-41,68,共5页
探讨了南方松硫酸盐浆氧脱木素工艺条件对草酸根生成的影响,及草酸根的生成与卡伯值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建立了氧脱木素过程中草酸根生成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氧脱木素的进行草酸根的含量逐渐增加,提高温度和增加用碱量均可使... 探讨了南方松硫酸盐浆氧脱木素工艺条件对草酸根生成的影响,及草酸根的生成与卡伯值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建立了氧脱木素过程中草酸根生成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氧脱木素的进行草酸根的含量逐渐增加,提高温度和增加用碱量均可使草酸根含量增加,但氧压对草酸根生成基本不会产生影响;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和测定值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69,预测的准确度较高,可用于预测给定纸浆氧脱木素废液中草酸根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浆 草酸根 氧脱木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及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敬红 王兆江 柴欣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4-56,共3页
介绍了制浆过程中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与性质,重点分析了其主要成分甲醇在制浆过程中的产生和对环境、安全生产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制浆过程 挥发性有机物 甲醇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桉木及其KP和氧脱木素浆中木素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三川 詹怀宇 +3 位作者 罗小林 程合丽 付时雨 柴欣生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共5页
用不同方法从速生桉木及其卡伯值分别为17.1和9.5的KP和氧脱木素浆中分离木素,用常规的光谱分析和硝基苯氧化法对纯化的木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种木素样品中,n(紫丁香基)∶n(愈创木基)∶n(对-羟苯基)分别为1.5∶1.0∶0.3、2.3∶1.0∶... 用不同方法从速生桉木及其卡伯值分别为17.1和9.5的KP和氧脱木素浆中分离木素,用常规的光谱分析和硝基苯氧化法对纯化的木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种木素样品中,n(紫丁香基)∶n(愈创木基)∶n(对-羟苯基)分别为1.5∶1.0∶0.3、2.3∶1.0∶0.2和1.8∶1.0∶0.3;在硫酸盐蒸煮和氧脱木素过程中,木素中大量的β-O-4芳基醚键被破坏,羧基含量不断增加。从31P-NMR定量分析的对比研究可知,速生桉木中的对-酚羟基较三倍体毛白杨和南方松的难脱除且氧脱木素中木素发生缩合的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桉木 木素结构 硝基苯氧化 UV-VIS FT-IR 31P-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松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甲醇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会超 柴欣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10,共5页
考察了南方松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反应条件(用碱量、氧压、温度和时间)对甲醇生成规律的影响。建立了氧脱木素过程中甲醇生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甲醇生成量随纸浆卡伯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 考察了南方松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反应条件(用碱量、氧压、温度和时间)对甲醇生成规律的影响。建立了氧脱木素过程中甲醇生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甲醇生成量随纸浆卡伯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氧脱木素过程中甲醇的生成规律;达到相同脱木素程度,温度越高、用碱量越大,甲醇的生成量越少;而且,温度对甲醇生成量的影响最大。在目标卡伯值(18)下,温度由100℃提高到115℃,将使得甲醇的生成量降低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脱木素 南方松 甲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工业生产的纸浆卡伯值快速测定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威 梁辰 +1 位作者 柴欣生 杨崎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对卡伯值分光光度直接测定法进行了改进和简化。采用以已知卡伯值的标准浆样为基准的一点法进行校正,对3组纸浆的卡伯值进行了测定,并与TAPPI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简单、合理、快速、准确以及... 对卡伯值分光光度直接测定法进行了改进和简化。采用以已知卡伯值的标准浆样为基准的一点法进行校正,对3组纸浆的卡伯值进行了测定,并与TAPPI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简单、合理、快速、准确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伯值 分光光度法 一点校正法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生活用纸中的大肠菌群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迎新 胡会超 +1 位作者 陈春霞 柴欣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6,共5页
基于大肠菌群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繁殖数量与其代谢产物CO2释放量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检测生活用纸中大肠菌群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初发酵检测需要14 h,复发酵检测需要4 h,即得到一个阳性结果只需要18 h,与传统的方法 ... 基于大肠菌群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繁殖数量与其代谢产物CO2释放量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检测生活用纸中大肠菌群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初发酵检测需要14 h,复发酵检测需要4 h,即得到一个阳性结果只需要18 h,与传统的方法 (需要72 h)相比,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 生活用纸 大肠菌群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桉木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甲醇生成量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春云 柴欣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7-991,共5页
以速生桉木硫酸盐法制浆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制浆过程中有效碱浓度、H因子(时间和温度)对甲醇生成量以及残余有效碱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制浆过程残余有效碱浓度与蒸煮H因子的负指数呈线性关系,结合这一关系从动力学角度建立了引入碱... 以速生桉木硫酸盐法制浆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制浆过程中有效碱浓度、H因子(时间和温度)对甲醇生成量以及残余有效碱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制浆过程残余有效碱浓度与蒸煮H因子的负指数呈线性关系,结合这一关系从动力学角度建立了引入碱浓动态变化的制浆过程中预测甲醇生成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速生桉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各工艺条件下的甲醇生成量(R2-0.990)。模型的预测效果表明,温度对甲醇生成量影响显著,而初始有效碱浓度对甲醇生成量影响较小。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该模型对各工艺条件对甲醇生成量影响程度的预测效果适当改变工艺条件,以控制制浆过程中单位木素脱除量的甲醇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桉木 硫酸盐法蒸煮 动力学 甲醇生成量 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松碱法制浆过程中碳酸根生成规律的研究
13
作者 李海龙 柴欣生 +3 位作者 詹怀宇 付时雨 刘梦茹 Nikolai DeMartini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0,共4页
以南方松为原料研究了碱法蒸煮过程中碳酸根的形成规律。研究结果发现,蒸煮时间(或H-因子)、初始碱度、蒸煮黑液中糖和溶解木素的含量与碳酸根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蒸煮过程的进行,黑液中碳酸根的含量逐渐增加,相同原料烧碱法蒸... 以南方松为原料研究了碱法蒸煮过程中碳酸根的形成规律。研究结果发现,蒸煮时间(或H-因子)、初始碱度、蒸煮黑液中糖和溶解木素的含量与碳酸根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蒸煮过程的进行,黑液中碳酸根的含量逐渐增加,相同原料烧碱法蒸煮生成的碳酸根要多于硫酸盐法。高的碱度能够导致更多的碳酸根生成,控制碱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碳酸根的生成。此外,研究还发现,在碱法蒸煮过程中木素、纤维素以及半纤维素的降解都可以产生碳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根 碱法制浆 南方松 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制备条件对卫生纸菌落总数检测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田迎新 胡会超 柴欣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考察了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卫生纸菌落总数时,样品制备中的浆浓、制备基种类、制备方式及表面活性剂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样品制备条件为:浆浓1%,采用TGEA培养基,打散杯打散,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量10μL/L,该制备条件更... 考察了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卫生纸菌落总数时,样品制备中的浆浓、制备基种类、制备方式及表面活性剂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样品制备条件为:浆浓1%,采用TGEA培养基,打散杯打散,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量10μL/L,该制备条件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纸 平板计数法 菌落总数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UV光谱法分析亚硫酸盐废液中的生物抑制剂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薇薇 付时雨 +2 位作者 刘浩 詹怀宇 柴欣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814,共7页
酸性亚硫酸盐处理木质纤维素产生的废液含有木素磺酸盐、糠醛和羟甲基糠醛(HMF)等生物抑制剂,快速、同步测定这些物质对于生物质精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衰减全反射(ATR)-UV光谱法用以快速、同步测定亚硫酸盐废液中三种生物抑制剂... 酸性亚硫酸盐处理木质纤维素产生的废液含有木素磺酸盐、糠醛和羟甲基糠醛(HMF)等生物抑制剂,快速、同步测定这些物质对于生物质精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衰减全反射(ATR)-UV光谱法用以快速、同步测定亚硫酸盐废液中三种生物抑制剂的浓度。使用单波长和双波长校正可以测定木素磺酸盐的浓度,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数据非常接近。由于受到HSO3-和SO32-离子的干扰,总糠醛物质的浓度需用双波长校正才能获得;而糠醛和HMF各自的浓度则需要三波长校正方能获得。ATR-UV光谱法用于桉木亚硫酸盐预处理废液分析的结果表明,50%的木素磺酸盐和30%的糠醛类物质在预处理升温阶段即已生成。因此,本方法在生物质预处理的过程控制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ATR)-UV光谱法 亚硫酸盐预处理 木素磺酸盐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在硫酸盐制浆中的溶解特性及对蒸煮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柴欣生 付时雨 +2 位作者 侯庆喜 S-HYoon 詹怀宇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研究了蒽醌 (AQ)在含木素的碱性溶液中表观“溶解”性———即AQ被分散成细微颗粒 ,并根据其质量传递机制研究了在硫酸盐蒽醌法蒸煮中蒽醌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 ,AQ可明显“溶于”含木素的碱性溶液 ,当溶液中木素的含量达到 40g/L ,在温... 研究了蒽醌 (AQ)在含木素的碱性溶液中表观“溶解”性———即AQ被分散成细微颗粒 ,并根据其质量传递机制研究了在硫酸盐蒽醌法蒸煮中蒽醌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 ,AQ可明显“溶于”含木素的碱性溶液 ,当溶液中木素的含量达到 40g/L ,在温度 90℃时 ,AQ的溶解度达到 0 1 4g/L ,但是溶解速度较慢。在碱性溶液中 ,蒽醌细微颗粒可被木片吸附 ,吸附在木片表面上的蒽醌细微颗粒可进一步被木片中的还原基团还原 ,形成高表面浓度的、完全溶解的蒽氢醌 (AHQ) ,并渗入木片内部 ,从而加速蒸煮过程木素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制浆 木素 木片 蒸煮过程 AQ 溶解特性 碱性溶液 微颗粒 蒽醌法 质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波长可见光谱法快速测定半纤维素提取液中糖的含量 被引量:14
17
作者 迟聪聪 张曾 +1 位作者 柴欣生 戈玮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4-1087,共4页
传统的Douglas比色法(间苯三酚-冰醋酸显色法)只能测定水溶性聚戊糖或戊糖,该研究对卜述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采用双波长技术实现对总糖和戊糖、己糖含量的同时测定。研究发现,425nm是戊糖和己糖的等摩尔吸收波长,553nm是戊糖的特... 传统的Douglas比色法(间苯三酚-冰醋酸显色法)只能测定水溶性聚戊糖或戊糖,该研究对卜述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采用双波长技术实现对总糖和戊糖、己糖含量的同时测定。研究发现,425nm是戊糖和己糖的等摩尔吸收波长,553nm是戊糖的特征吸收波长,以上述二波长为基础大大简化了双波长法的计算公式。半纤维素提取液中干扰物质的光谱结果显示,提取液中的木素和葡萄糖醛酸对戊糖和己糖的测定结果都没有显著干扰。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总糖和戊糖、己糖的含量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回收率为97.4%~101.9%。该方法简单、快速,非常适用于阔叶木和禾本科植物半纤维素提取液中混合糖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糖 戊糖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半纤维素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细乳液聚合制备官能化聚硅氧烷 被引量:5
18
作者 万小芳 黄春柳 +2 位作者 李友明 柴欣生 胡会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80,93,共7页
采用阳离子细乳液聚合,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EDEV)为封端剂制备分子链端含双键的聚硅氧烷中间体,以进一步合成疏水性能更好的硅丙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DBSA用量、封... 采用阳离子细乳液聚合,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EDEV)为封端剂制备分子链端含双键的聚硅氧烷中间体,以进一步合成疏水性能更好的硅丙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DBSA用量、封端剂种类、EDEV用量及EDEV加入时间对D4单体转化率、产品粒径及其多分散指数(PDI)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85℃、DBSA用量6%、EDEV用量1.0%、聚合反应开始后3h加入EDEV可得到粒径为95.3nm、PDI为0.123的稳定有机硅细乳液聚合产品,单体转化率达92.1%;FT-IR分析表明封端剂有效地参与了细乳液聚合反应;TEM测试表明聚合物粒子为纳米结构.文中还建立了主要工艺参数对D4阳离子细乳液聚合制备官能化聚硅氧烷的转化率影响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细乳液聚合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十二烷基苯磺酸 封端剂 单体转化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纸制品中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含量的双波长紫外光谱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舒心 柴欣生 +1 位作者 田迎新 陈润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1-1925,共5页
在现行GB/T 27741—2011的"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纸制品进行萃取时,其中的残余木素会部分析出,对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含量的光谱检测造成了干扰。据此,提出了一种双波长(305和348nm)光谱的改进方法,旨在... 在现行GB/T 27741—2011的"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纸制品进行萃取时,其中的残余木素会部分析出,对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含量的光谱检测造成了干扰。据此,提出了一种双波长(305和348nm)光谱的改进方法,旨在消除析出木素的干扰。它是基于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在34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并且析出木素和荧光增白剂分别在波长305和348nm的吸光度比值确定,因此可通过双波长光谱法扣除析出木素在348nm处对荧光增白剂吸光度检测的干扰,从而实现对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准确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双波长光谱法可有效地减少析出木素对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吸光度检测的干扰,使定量检测的结果更为可观。方法的重复性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7%;定量检测限为16.9mg·kg-1;回收率在98%-104%之间。与现行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测定的平行标准—液相色谱法相比,由于本方法具有简便、仪器及操作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因此更适合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和市售点对纸制品中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含量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紫外光谱 双波长 木素 纸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沸醇溶剂制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湛波 王景全 +2 位作者 刘世锋 柴欣生 王双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介绍了高沸醇溶剂(High Boiling Alcohol Solvents,HBS)制浆方法的研究概况,重点对高沸醇制浆过程溶剂的选择、浆料洗涤、漂白和溶剂回收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提出了高沸醇溶剂制浆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对高沸醇溶剂制浆在以... 介绍了高沸醇溶剂(High Boiling Alcohol Solvents,HBS)制浆方法的研究概况,重点对高沸醇制浆过程溶剂的选择、浆料洗涤、漂白和溶剂回收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提出了高沸醇溶剂制浆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对高沸醇溶剂制浆在以制浆造纸工业为基础的生物炼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沸醇 溶剂法制浆 生物炼制 乙醇制浆 木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