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84例患者探讨中药治疗重型紫癜性肾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柴二曦 王迎春 +2 位作者 张冬寒 张佳伟 翟文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862-866,I0002,I0003,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重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期间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重型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病历数据,汇总其24 h尿蛋白定...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重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期间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重型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病历数据,汇总其24 h尿蛋白定量最高时的中药处方进行归纳总结,进行用药频次和性味归经统计。然后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从疾病数据库获取HSPN的靶点,通过Venny及String数据库进行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分析,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及GO富集分析。最后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所得结果。结果:共收集病例384个,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2周后尿蛋白、尿潜血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之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药处方中涉及213味中药,性多温或寒,味多甘淡,归肝、脾、肾、肺经,黄芪、茯苓、山茱萸的使用居于前列,有效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山奈酚、常春藤皂苷元等。经筛选后其与HSPN得到核心靶点21个,主要靶点为TNF、IL-6、IL-β_(1)、AKT1、MMP9。主要作用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证明,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对接性能良好。结论:中药治疗重型紫癜性肾炎的药物多为补脾益肾、滋阴凉血,活血散瘀为多,通过槲皮素、山奈酚、常春藤皂苷元等成分作用于TNF、IL-6、IL-β_(1)、AKT1、MMP9参与了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等过程治疗重型紫癜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重型紫癜性肾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