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有序Logistic—ISM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柳芸芸 叶映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58,共17页
随着越来越多80后和90后“新生代海归”选择回国发展,他们的就业质量随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203名“新生代海归”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人口学背景、海外教育经历、国内求职活动三方面对其客观及主观就业质量的影响。研... 随着越来越多80后和90后“新生代海归”选择回国发展,他们的就业质量随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203名“新生代海归”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人口学背景、海外教育经历、国内求职活动三方面对其客观及主观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首先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发现回国时间、留学形式、留学区域、留学年限、学历、求职频率、面试次数、就业区域和单位类型影响客观层面的就业质量—即平均月薪;而独生子女、回国时间、留学形式、逆文化适应、第一份工作寻找时间、面试次数、offer次数、就业区域和单位类型等则影响主观层面的就业质量—即工作契合度、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同时,客观就业质量能够影响主观就业质量。根据上述发现,本研究使用ISM模型建立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发现社会人口学和部分海外教育经历因素在“新生代海归”的就业质量模型中发挥深层根源性作用,海外教育结果(如学历、逆文化适应等)是处于中间的关键连接因素,国内求职活动是影响就业质量的表层直接原因。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新生代海归”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海归 就业质量 留学教育 求职活动 Logistic—I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向学/厌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冬梅 柳芸芸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文章对L大学1643名学生在CCSS调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院校条件和学生行为对向学/厌学的影响。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院校条件和学生行为各包含三个因子;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院校条件和学生行为的各个因子均与向学/厌学存在正相... 文章对L大学1643名学生在CCSS调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院校条件和学生行为对向学/厌学的影响。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院校条件和学生行为各包含三个因子;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院校条件和学生行为的各个因子均与向学/厌学存在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大学生厌学程度受院校条件和学生行为两方面影响,学生行为在院校条件和向学/厌学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而且院校条件对学生向学/厌学的整体影响系数(0.655)大于学生行为的影响系数(0.289)。最后得出结论,要提高L大学学生的向学性,院校可以从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和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入手,学生自身可以从培养深度学习能力和关注课堂表现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学 院校条件 深度学习 CCSS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L大学CCSS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冬梅 柳芸芸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4,共9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3个自变量,以及学习动力作为中介变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通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3个自变量,以及学习动力作为中介变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通过对L大学1658份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际环境、文化环境和学习动力均对教育收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以文化环境对教育收获的影响最大;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均对在校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物质环境对在校满意度的影响最大。通过比较发现,研究数据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如学习动力不能解释大学生的在校满意度等。通过深度访谈、文献启发和实地考察分析得出L大学的生源情况、学科差异、校区位置和活动举措等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支持 学习动力 教育质量 教育收获 在校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计划”背景下课程与教学对教育收获的影响——基于深度学习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冬梅 赵春晖 +3 位作者 方艳 杜艳霞 柳芸芸 王文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9-187,共9页
知识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对一流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诉求,深度学习能力持续受到关注。通过构建拔尖学生深度学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课程要求、有效教学实践两个自变量,以及深度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对教育收获的影响。对兰州大学萃英学院的20... 知识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对一流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诉求,深度学习能力持续受到关注。通过构建拔尖学生深度学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课程要求、有效教学实践两个自变量,以及深度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对教育收获的影响。对兰州大学萃英学院的206份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果:2018年课程要求、有效教学实践、深度学习和教育收获得分比2015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富有挑战性的课程要求引导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有效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度增加;学生良好的深度学习能力与科学的培养机制息息相关;学生实现真正的教育增值取决于师生共同配合;特色教学模式为"拔尖计划"2.0版新举措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总之,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倡导的"导师制、精英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人才 课程要求 有效教学实践 深度学习 兰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