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对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及IVF-ET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柳玉璞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66-68,共3页
目的探究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对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症疗效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腹腔镜术后EM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46例与B组51例,A组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 目的探究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对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症疗效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腹腔镜术后EM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46例与B组51例,A组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mg/次,2次/周),B组口服米非司酮(10mg/次,1次/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恢复情况、疗效、卵巢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药物副反应及IVF-ET结局。结果B组盆腔疼痛消失、盆腔肿块消失、排卵恢复及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A组的82.61%(P<0.05);B组血清FSH、LH、E_(2)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2组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VF-EF妊娠率54.35%、妊娠者分娩率68.00%与B组58.82%、83.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均是EMS合并不孕症腹腔镜术后有效治疗药物,其中米非司酮在促进早期恢复、提高疗效、调节卵巢功能方面效果更好,但二者在药物副反应及IVF-ET结局上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腹腔镜手术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卵巢功能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