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同质性假设的双通道属性图聚类
1
作者 安俊秀 柳源 杨林旺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4,共14页
属性图聚类的研究近些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现有方法大多基于同质性假设,忽略了异质图的应用场景,导致在聚类过程中高频信息的丢失和聚类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通道属性图聚类方法(DCAGC)。该方法采用混合高斯模型... 属性图聚类的研究近些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现有方法大多基于同质性假设,忽略了异质图的应用场景,导致在聚类过程中高频信息的丢失和聚类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通道属性图聚类方法(DCAGC)。该方法采用混合高斯模型预测节点连接的同质性,并基于这一预测构建同质和异质两种视图,以便从不同角度捕捉图中的低频和高频信息。同时,通过融合对比学习和聚类,实现了更精准的节点嵌入。与其他方法相比,DCAGC在处理异质图数据集时聚类效果显著,且具有较强的抗异常连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图聚类 自监督学习 异质图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热害气冷式个体防护服设计及研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柳源 陈宁 +1 位作者 王磊 徐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0-121,共2页
矿井深部开采过程中的高温热害对人体具有危害。以徐州夹河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实验等方法,设计了矿井热害气冷式个体防护服,对个体防护服的使用效果及系统经济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井热害气冷式个体防护服能降低人体皮肤表面... 矿井深部开采过程中的高温热害对人体具有危害。以徐州夹河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实验等方法,设计了矿井热害气冷式个体防护服,对个体防护服的使用效果及系统经济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井热害气冷式个体防护服能降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13~15℃,有效改善人体环境,提高了人体舒适感;系统经济性优于大型空调制冷机组,初期投资只有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1/25,运行费用只有其1/16;防护服属于本安型,符合矿井防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热害 气冷 个体防护服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矿井冰输冷降温系统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柳源 菅丛光 +2 位作者 陈宁 王磊 徐宁 《能源与环境》 2010年第4期112-113,共2页
高温矿井热害是深部矿井开采中的一个灾害。针对深部矿井中的高温问题,结合某矿的实际情况,设计冰输冷降温系统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通过冰融化产生的冷量与采面空气进行传热,降低采面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最终将井下采面空气温度控制在28... 高温矿井热害是深部矿井开采中的一个灾害。针对深部矿井中的高温问题,结合某矿的实际情况,设计冰输冷降温系统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通过冰融化产生的冷量与采面空气进行传热,降低采面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最终将井下采面空气温度控制在28℃以下、湿度降至0.88。冰输冷降温系统有效地改善了井下环境,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矿井 冰输冷降温系统 热害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 被引量:3
4
作者 柳源 《资源.产业》 2003年第2期56-57,共2页
分析中国地质灾害现状及建立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提出系统的基本特点应以群测群防为基础。建议进行隐患调查 ,制定防治规划 ,实行管理责任制 ,加强监测 。
关键词 中国 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 防治规划 管理责任制 群测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PC连续刚构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山洪 高丽 +1 位作者 王一 柳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B11期888-891,共4页
大跨连续刚构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浇注是桥梁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大体积混凝土承台裂缝控制措施好坏直接影响到桥梁质量及后期工作。针对实际工程水土嘉陵江特大桥右4#墩承台的温度控制、施工工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工程... 大跨连续刚构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浇注是桥梁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大体积混凝土承台裂缝控制措施好坏直接影响到桥梁质量及后期工作。针对实际工程水土嘉陵江特大桥右4#墩承台的温度控制、施工工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承台 温度控制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线跟踪法在某太阳能集热元件光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磊 陈宁 +1 位作者 徐宁 柳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基于复合抛物面型集热器(CPC)的光学特性,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太阳光隧道,采用光线跟踪法分析并计算其冬夏两种工况下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选择性太阳光隧道利用冬夏两季太阳高度角的差异可实现不同的吸热效果,为设计改进太阳能集... 基于复合抛物面型集热器(CPC)的光学特性,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太阳光隧道,采用光线跟踪法分析并计算其冬夏两种工况下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选择性太阳光隧道利用冬夏两季太阳高度角的差异可实现不同的吸热效果,为设计改进太阳能集热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跟踪法 太阳能集热器 集热元件 分析 Heat COLLECTOR SOLAR Energy Analysis Light TRACING Method RAY 光学特性 选择性 太阳光 复合抛物面型 太阳高度角 隧道 设计改进 理论依据 热效果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发动机技术的气动自行车可行性系统研究
7
作者 徐宁 余波 +1 位作者 王磊 柳源 《能源与环境》 2010年第5期23-24,28,共3页
针对目前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难以回收处理且污染严重问题,结合现有的气动技术的发展,提出将气发动机应用于自行车的方案,对该新型交通工具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动力系统可行性方案,实现真正意义的绿色动力代步车。
关键词 气动发动机 气动自行车 绿色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柳源 张晓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3期6220-622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疼痛综合征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发生组;另收集同期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接...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疼痛综合征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发生组;另收集同期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改良根治术后未发生疼痛综合征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未发生组。查阅并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明确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肿瘤所处部位、术后放疗、术前焦虑及抑郁程度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处于上象限、术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前焦虑及抑郁严重是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肿瘤处于上象限、术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前焦虑及抑郁严重是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腋网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柳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0期5638-564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腋网综合征(AW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统计随访期间AWS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腋网综合征(AW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统计随访期间AWS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AWS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22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发生AWS的患者共有44例(36.07%),纳入发生组,将术后未发生AWS的78例(63.93%)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发生组BMI、腋窝手术类型、肋间神经损伤、淋巴结转移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腋窝手术类型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肋间神经损伤、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AW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AWS的风险较高。BMI、腋窝手术类型、肋间神经损伤、淋巴结转移等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AWS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网综合征 体质量指数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肋间神经损伤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酚对鱼源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玉如 梁天雨 +7 位作者 梁超 谭媛元 柳源 潘星羽 黄小丽 陈德芳 耿毅 欧阳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12-1422,共11页
为探究百里香酚对鱼源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机制,从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维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耐药。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 为探究百里香酚对鱼源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机制,从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维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耐药。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生长曲线来评价百里香酚对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百里香酚对其细胞膜通透性、可溶性蛋白、乳酸脱氢酶活性和DNA的影响,结合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百里香酚对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明显,MIC为256μg·mL^(-1),MBC为512μg·mL^(-1)。经512μg·mL^(-1)的百里香酚作用1 h后,维氏气单胞菌液电导率极显著(P<0.01)上升,DNA外渗量迅速上升至(115.6±0.5)mg·L^(-1)。经512μg·mL^(-1)的百里香酚作用后,维氏气单胞菌的可溶性蛋白明显变少,细菌乳酸脱氢酶活性在2、4、6、8 h分别极显著(P<0.01)降低了(32.8±0.7)%、(46.2±0.3)%、(46.1±1.6)%、(60.0±1.0)%,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的荧光强度和密度降低,电镜下可见菌体表面溶解塌陷,皱缩变形,细胞壁和细胞膜分离,细胞质丢失,内部空化。上述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主要通过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流失造成细菌死亡。百里香酚可以作为治疗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备选药物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 百里香酚 抑菌机制 细胞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鸡尾酒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山西汾酒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思卿 柳源 陈黎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随着酒吧文化的兴起,鸡尾酒成为年轻消费群体最喜爱的酒种之一。中国白酒具有深厚底蕴,若想顺应时代潮流,实现长久发展,就需要尝试创新。现从鸡尾酒和白酒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以山西汾酒为例的白酒鸡尾酒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 白酒鸡尾酒 山西汾酒 产品开发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