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健康教育联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预防体系中的应用
1
作者
梁婉文
陈满连
+2 位作者
李少霞
李媛
柳映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联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预防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210例噪声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10例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即A...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联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预防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210例噪声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10例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70例。A组不进行干预,B组予以健康教育,C组予以健康教育+SBAR沟通护理。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PTA),向受测者发放科室自制的《噪声危害和防护知识调查问卷》,比较三组研究开展时和研究开展3个月后的PTA结果、知信行水平。结果:研究开展3个月后,A组、B组的PTA测试结果高于本组研究开展时(P<0.05),而C组的PTA测试结果与本组研究开展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开展3个月后,C组的PTA结果均低于A组、B组(P<0.05)。A组研究开展时和研究开展3个月后的知信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开展3个月后,B组、C组的知信行评分高于本组研究开展时(P<0.05),且C组的知信行评分高于A组、B组(P<0.05)。结论:针对噪声作业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联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其对职业性噪声聋知识的知晓情况、信念及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听力损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聋
健康教育
SBAR沟通护理
听阅测试
知信行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康教育联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预防体系中的应用
1
作者
梁婉文
陈满连
李少霞
李媛
柳映霞
机构
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健康监护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基金
健康教育在职业性噪声聋预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231800912352)。
文摘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联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预防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210例噪声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10例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70例。A组不进行干预,B组予以健康教育,C组予以健康教育+SBAR沟通护理。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PTA),向受测者发放科室自制的《噪声危害和防护知识调查问卷》,比较三组研究开展时和研究开展3个月后的PTA结果、知信行水平。结果:研究开展3个月后,A组、B组的PTA测试结果高于本组研究开展时(P<0.05),而C组的PTA测试结果与本组研究开展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开展3个月后,C组的PTA结果均低于A组、B组(P<0.05)。A组研究开展时和研究开展3个月后的知信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开展3个月后,B组、C组的知信行评分高于本组研究开展时(P<0.05),且C组的知信行评分高于A组、B组(P<0.05)。结论:针对噪声作业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联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其对职业性噪声聋知识的知晓情况、信念及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听力损伤水平。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聋
健康教育
SBAR沟通护理
听阅测试
知信行水平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健康教育联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预防体系中的应用
梁婉文
陈满连
李少霞
李媛
柳映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