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泻性贝毒素软海绵酸的昆明系小鼠生物学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
作者 柳俊秀 胡乐琴 何培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46-451,共6页
为完善腹泻性贝毒素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小鼠生物学检测技术,以昆明系小鼠为实验材料,应用小鼠生物学检测法检测了OA的毒性.用不同浓度OA标准溶液通过腹腔注入19~21g昆明系小鼠体内,观察其中毒症状,确定1个鼠单位(MU)所代表的... 为完善腹泻性贝毒素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小鼠生物学检测技术,以昆明系小鼠为实验材料,应用小鼠生物学检测法检测了OA的毒性.用不同浓度OA标准溶液通过腹腔注入19~21g昆明系小鼠体内,观察其中毒症状,确定1个鼠单位(MU)所代表的毒素剂量,并且建立剂量-死亡时间曲线.结果表明,昆明系小鼠经OA腹腔注射后中毒症状和死亡时间具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其剂量-死亡时间曲线方程为y=600.57x-2.257,其中y代表致死时间(h),x代表剂量(μg);将死亡时间t变为时间倒数1/t,对OA的毒性MU取对数(即logMU),得直线回归方程为y=0.5363x+0.1295,R2=0.9488,p<0.01,其中y代表OA毒素剂量单位的对数(1ogMU),x代表小鼠死亡时间倒数(1/t),R2为可决系数.通过该方程计算得出,1个鼠单位(MU)所对应的OA剂量值约为4.015μg,其95%置信限为3.826~4.204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贝毒素 软海绵酸 小鼠生物法 鼠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亚历山大藻麻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柳俊秀 陈桃英 +4 位作者 梁灵之 田晓玲 沈和定 胡乐琴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81-184,188,共5页
应用小鼠生物检测法对培养的微小亚历山大藻(LJX02株系)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了检测。首先建立微小亚历山大藻培养技术,利用对数期藻细胞接种,可使藻细胞处于快速生长,并在7d内藻细胞密度最高达到30000ml-1。从培养株系中提取的藻毒素,经... 应用小鼠生物检测法对培养的微小亚历山大藻(LJX02株系)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了检测。首先建立微小亚历山大藻培养技术,利用对数期藻细胞接种,可使藻细胞处于快速生长,并在7d内藻细胞密度最高达到30000ml-1。从培养株系中提取的藻毒素,经液相质谱分析主要为GTX1/4和GTX2/3,其含量分别为12.23μg/ml和9.742μg/ml,12L藻体培养液中可获得18.35μgGTX1/4和14.61μgGTX2/3毒素量。采用小鼠生物检测法建立了藻毒素剂量-小鼠死亡时间曲线,其曲线方程为Y=74.017X-1.5896,将死亡时间t变为时间倒数1/t,GTX毒性MU取对数为logMU,得直线回归方程为Y=3.7009X-0.0858(R2=0.9824),求得了昆明小鼠一个鼠单位所代表的GTX1/4和GTX2/3毒素剂量分别为0.026μg和0.021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类毒素 培养 小鼠生物检测 昆明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藻胆蛋白提纯方法优化探索 被引量:14
3
作者 蔡春尔 周铭 +3 位作者 李春霞 柳俊秀 汪卿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2,共5页
采用溶胀法与组织捣碎法相结合的紫菜叶状体细胞破碎方法,研究了不同物液比、缓冲液浸泡时间和硫酸氨盐析次数对藻胆蛋白纯度和产率的影响,对比了各种羟基磷灰石的层析效果,并对所得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做了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SDS-... 采用溶胀法与组织捣碎法相结合的紫菜叶状体细胞破碎方法,研究了不同物液比、缓冲液浸泡时间和硫酸氨盐析次数对藻胆蛋白纯度和产率的影响,对比了各种羟基磷灰石的层析效果,并对所得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做了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SDS-PAGE鉴定。结果表明,在物液比为1∶5,浸泡时间为36h时,紫菜综合破碎效果最佳;经过4次硫酸氨盐析后,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的纯度最高,分别达到1.71和0.98,采用Siegelman的方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一次层析所得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的纯度最高,分别达到4.73和4.42,产率分别为0.144%和0.042%,且光谱和电泳鉴定结果均达到商品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藻红蛋白 藻蓝蛋白 硫酸氨盐析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沟藻毒素液质联用快速检测及其在海洋生物体内的累积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桃英 柳俊秀 +2 位作者 李水军 刘利平 何培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3,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微小亚历山大藻中的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GTX1,4和GTX2,3)以及蒙古裸腹溞和菲律宾蛤仔摄食该藻后对膝沟藻毒素的累积状况。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可快速(4h内)检测出这三种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微小亚历山大藻中的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GTX1,4和GTX2,3)以及蒙古裸腹溞和菲律宾蛤仔摄食该藻后对膝沟藻毒素的累积状况。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可快速(4h内)检测出这三种海洋生物中的膝沟藻毒素,且培养的微小亚历山大藻每个细胞的膝沟藻毒素含量为9.46fmol。蒙古裸腹溞摄食微小亚历山大藻2h、18h、24h后,其体内GTX1,4的含量分别为4.8908、12.6241、31.4968mg/g,GTX2,3的含量分别为1.656、3.8533、10.9026mg/g,且对GTX1,4积累量比GTX2,3高,在24h内GTX1,4含量是GTX2,3的2.89倍。菲律宾蛤仔摄食微小亚历山大藻2h、24h和48h后,肌肉中GTX1,4含量分别为3.1271、3.6709和4.6906μg/g,GTX2,3含量分别为7.1874、8.1675和9.1476μg/g;内脏团中GTX1,4含量分别为4.7088、4.2178和5.5064μg/g,GTX2,3含量分别为7.6774、9.1476和13.066μg/g,表明GTX1,4和GTX2,3在肌肉中含量逐步增加,且GTX2,3累积量比GTX1,4高,在48h内肌肉GTX2,3含量是GTX1,4的1.95倍,内脏团GTX2,3含量是GTX1,4的2.37倍。在停食净水培养96h后,内脏团和肌肉对GTX1,4消解率已达100%,而肌肉和内脏团对GTX2,3消解率分别为16.1%和45%。本文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能快速测定赤潮藻、浮游动物和贝类中的膝沟藻毒素含量,但不同生物对膝沟藻毒素有不同的累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微小亚历山大藻 蒙古裸腹溞 菲律宾蛤仔 膝沟藻毒素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螺旋藻藻胆蛋白提纯工艺初试 被引量:2
5
作者 蔡春尔 柳俊秀 +3 位作者 周铭 李晨 马召腾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451-455,共5页
目的:螺旋藻富含藻胆蛋白,其附加值高,本实验对螺旋藻藻胆蛋白提取工艺做初步探索;方法:比较了组织捣碎法,冻融法,超声波法释放螺旋藻藻胆蛋白的效果,并用硫酸铵盐析,羟基磷灰石层析进一步提纯,对结果作了吸收光谱和SDS电泳鉴定;结果:... 目的:螺旋藻富含藻胆蛋白,其附加值高,本实验对螺旋藻藻胆蛋白提取工艺做初步探索;方法:比较了组织捣碎法,冻融法,超声波法释放螺旋藻藻胆蛋白的效果,并用硫酸铵盐析,羟基磷灰石层析进一步提纯,对结果作了吸收光谱和SDS电泳鉴定;结果:显示超声波法破碎效果好,两次羟基磷灰石层析所得蛋白纯度较高;结论:表明本实验流程相对以往工艺经济,省力,省时,对螺旋藻藻胆蛋白的规模提取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螺旋藻 藻胆蛋白 提取 纯化 纯度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性贝毒大田软海绵酸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乐琴 柳俊秀 +2 位作者 王权 田晓玲 何培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ELISA检测方法 大田软海绵酸 腹泻性贝毒 腹泻性贝类毒素 竞争 间接 中毒事件 食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7
作者 胡乐琴 汪卿 +1 位作者 柳俊秀 何培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77,共4页
制备了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okadaic acid,0A)的多克隆抗体,鉴定了抗体特性。利用半抗原BSA偶联小分子毒素OA,制备完全抗原OA-BSA,免疫两只新西兰白兔,分离、纯化抗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两个兔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28,000以上... 制备了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okadaic acid,0A)的多克隆抗体,鉴定了抗体特性。利用半抗原BSA偶联小分子毒素OA,制备完全抗原OA-BSA,免疫两只新西兰白兔,分离、纯化抗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两个兔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28,000以上。IC50为2.852ng/mL。DOT BLOT测定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抗体与抗原有特异性反应。试验表明,抗OA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其质量较好,可用于将来的免疫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藻 腹泻性贝毒 多克隆抗体 效价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