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菍总黄酮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李笑笑
杨秋莉
+6 位作者
柯金城
林惠旅
刘呈香
杨媛媛
农丕豪
蒋寒婷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39-3953,共15页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TFMD)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试验将HepG2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TFMD高...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TFMD)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试验将HepG2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TFMD高、中、低剂量组(25、50、100μg/mL TFMD)及铁死亡抑制剂组(2μmol/L Fer-1),每组6个复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0.25 mmol/L棕榈酸处理HepG2细胞24 h建立细胞模型,TFMD低、中、高剂量组和铁死亡抑制剂组HepG2细胞分别用相应浓度的TFMD和Fer-1处理24 h。细胞毒性试验测定细胞活力;利用相关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评估TFMD对NAFLD体外模型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HepG2细胞活性氧(ROS)水平。体内试验采用高脂肪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TMFD高、中、低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组,每组10只。判定造模成功后即给予相应药物干预,PPC组灌胃给予PPC(0.07 g/kg BW),TMF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TMFD(0.33、0.50和0.75 g/kg BW),共干预6周,空白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期结束后,利用相关试剂盒检测NAFLD大鼠血清中的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NAFLD大鼠肝脏中MDA、Fe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利用HE和油红O分别染色观察NAFLD大鼠肝脏病理变化,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NAD(P)H醌脱氢酶1 (NQO1)、RelA(NF-κB P6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蛋白表达。[结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HepG2细胞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TG、TC和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及Fer-1组HepG2细胞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TG、TC和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ROS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C、TG、LDL-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MFD各剂量组及PPC组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上升(P<0.01;P<0.05),LDL-C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G和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出现大量的脂肪空泡,排列错乱不均,肝细胞内脂肪变性程度严重,肝细胞中出现大量的红色脂滴,脂滴体积变大并有一定的聚集趋势。TMFD各剂量组和PPC组肝细胞形态齐整,脂肪变性程度显著下降,肝脏中红色脂滴的数量减少,体积变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中CAT活性和T-AOC极显著下降(P<0.01),MDA和Fe^(2+)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和PPC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FMD各剂量组及PPC组大鼠肝脏中MDA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AOC极显著或显著上升(P<0.01;P<0.05),CAT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Fe^(2+)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中PPARγ、PGC-1α、Nrf2、NQO1和GPX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Keap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和PPC组大鼠肝脏中PPARγ、PGC-1α、Nrf2、NQO1和GPX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Keap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TFMD对NAFLD的干预作用机制与调节机体脂质过氧化失衡、铁代谢紊乱,进而抑制肝脏中相关细胞发生铁死亡相关,TFMD通过调节PPARγ/PGC-1α/Nrf2信号通路,延缓NAFLD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菍总黄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
铁死亡
PPARγ/PGC-1α/Nrf2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笑笑
柯金城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84-4496,共13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临床中较为普遍,它是由非酒精因素所导致的继发性肝脏代谢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以及肝脏内脂肪过量积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由过量脂...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临床中较为普遍,它是由非酒精因素所导致的继发性肝脏代谢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以及肝脏内脂肪过量积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由过量脂肪摄入引发的NAFLD在人类和宠物中已广泛流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NAFLD是导致肝脏及代谢类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攀升的关键因素。当前针对NAFLD的治疗主要着眼于缓解症状,迫切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中药中的黄酮类成分,凭借其多成分组合、多靶点作用以及多样化的作用机理,在NAFLD的干预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改善NAFLD的多种作用途径,如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抗铁死亡、抗细胞凋亡、调控自噬水平与调控肠道菌群等。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改善NAFLD的分子靶点/信号通路进行总结,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干预NAFLD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酮类化合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盘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3
作者
柯金城
李笑笑
+1 位作者
魏江存
唐云丽
《特产研究》
2025年第5期197-211,共15页
海盘车别名海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之中,种类繁多高达1 600多种。海盘车代表物种是多棘海盘车和罗氏海盘车,其富含皂苷、甾体、多糖、蛋白质、脂肪酸和生物碱等大量化学成分,具有抑菌抗病毒、溶血、降血压血糖、抗心律失常以及抗...
海盘车别名海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之中,种类繁多高达1 600多种。海盘车代表物种是多棘海盘车和罗氏海盘车,其富含皂苷、甾体、多糖、蛋白质、脂肪酸和生物碱等大量化学成分,具有抑菌抗病毒、溶血、降血压血糖、抗心律失常以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分析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海盘车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综述了海盘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从传统药效、现代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分析预测了海盘车质量标志物,为海盘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盘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菍总黄酮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李笑笑
杨秋莉
柯金城
林惠旅
刘呈香
杨媛媛
农丕豪
蒋寒婷
李丽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劲牌研究院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39-3953,共15页
基金
2024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X202410600036)
广西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桂中医药科教发[2023]13号)
2022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22MS013)。
文摘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TFMD)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试验将HepG2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TFMD高、中、低剂量组(25、50、100μg/mL TFMD)及铁死亡抑制剂组(2μmol/L Fer-1),每组6个复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0.25 mmol/L棕榈酸处理HepG2细胞24 h建立细胞模型,TFMD低、中、高剂量组和铁死亡抑制剂组HepG2细胞分别用相应浓度的TFMD和Fer-1处理24 h。细胞毒性试验测定细胞活力;利用相关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评估TFMD对NAFLD体外模型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HepG2细胞活性氧(ROS)水平。体内试验采用高脂肪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TMFD高、中、低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组,每组10只。判定造模成功后即给予相应药物干预,PPC组灌胃给予PPC(0.07 g/kg BW),TMF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TMFD(0.33、0.50和0.75 g/kg BW),共干预6周,空白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期结束后,利用相关试剂盒检测NAFLD大鼠血清中的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NAFLD大鼠肝脏中MDA、Fe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利用HE和油红O分别染色观察NAFLD大鼠肝脏病理变化,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NAD(P)H醌脱氢酶1 (NQO1)、RelA(NF-κB P6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蛋白表达。[结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HepG2细胞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TG、TC和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及Fer-1组HepG2细胞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TG、TC和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ROS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C、TG、LDL-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MFD各剂量组及PPC组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上升(P<0.01;P<0.05),LDL-C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G和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出现大量的脂肪空泡,排列错乱不均,肝细胞内脂肪变性程度严重,肝细胞中出现大量的红色脂滴,脂滴体积变大并有一定的聚集趋势。TMFD各剂量组和PPC组肝细胞形态齐整,脂肪变性程度显著下降,肝脏中红色脂滴的数量减少,体积变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中CAT活性和T-AOC极显著下降(P<0.01),MDA和Fe^(2+)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和PPC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FMD各剂量组及PPC组大鼠肝脏中MDA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AOC极显著或显著上升(P<0.01;P<0.05),CAT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Fe^(2+)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中PPARγ、PGC-1α、Nrf2、NQO1和GPX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Keap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和PPC组大鼠肝脏中PPARγ、PGC-1α、Nrf2、NQO1和GPX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Keap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TFMD对NAFLD的干预作用机制与调节机体脂质过氧化失衡、铁代谢紊乱,进而抑制肝脏中相关细胞发生铁死亡相关,TFMD通过调节PPARγ/PGC-1α/Nrf2信号通路,延缓NAFLD疾病进程。
关键词
地菍总黄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
铁死亡
PPARγ/PGC-1α/Nrf2通路
作用机制
Keywords
total flavonoids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NAFLD
ferroptosis
PPARγ/PGC-1α/Nrf2 pathway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S853.7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笑笑
柯金城
李丽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劲牌研究院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84-4496,共13页
基金
2024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X202410600036)
广西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桂中医药科教发[2023]13号)
2022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22MS013)。
文摘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临床中较为普遍,它是由非酒精因素所导致的继发性肝脏代谢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以及肝脏内脂肪过量积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由过量脂肪摄入引发的NAFLD在人类和宠物中已广泛流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NAFLD是导致肝脏及代谢类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攀升的关键因素。当前针对NAFLD的治疗主要着眼于缓解症状,迫切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中药中的黄酮类成分,凭借其多成分组合、多靶点作用以及多样化的作用机理,在NAFLD的干预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改善NAFLD的多种作用途径,如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抗铁死亡、抗细胞凋亡、调控自噬水平与调控肠道菌群等。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改善NAFLD的分子靶点/信号通路进行总结,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干预NAFLD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
黄酮类化合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作用机制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lavonoid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mechanism
分类号
S859.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盘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3
作者
柯金城
李笑笑
魏江存
唐云丽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特产研究》
2025年第5期197-211,共15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165)
广西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项目(GZKJ2309)
+1 种基金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青苗工程”人才培育项目(2022001)
广西中医药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22A008)。
文摘
海盘车别名海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之中,种类繁多高达1 600多种。海盘车代表物种是多棘海盘车和罗氏海盘车,其富含皂苷、甾体、多糖、蛋白质、脂肪酸和生物碱等大量化学成分,具有抑菌抗病毒、溶血、降血压血糖、抗心律失常以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分析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海盘车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综述了海盘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从传统药效、现代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分析预测了海盘车质量标志物,为海盘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海盘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Keywords
Asterias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quality markers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菍总黄酮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李笑笑
杨秋莉
柯金城
林惠旅
刘呈香
杨媛媛
农丕豪
蒋寒婷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笑笑
柯金城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盘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柯金城
李笑笑
魏江存
唐云丽
《特产研究》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