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一次调频的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振荡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配置
1
作者 张振宇 张钢 +5 位作者 栗龙轩 柯贤波 程林 霍沛峥 张浩 别朝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为提升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振荡现象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并提出参数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建立参与一次调频的典型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辨识并网系统中的主导振荡模式。在此基础上... 为提升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振荡现象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并提出参数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建立参与一次调频的典型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辨识并网系统中的主导振荡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Jacobian矩阵特征值随系统参数变化的运动轨迹,揭示了系统发生振荡现象的内在机理,并利用灵敏度指标及紧相关因子定量分析了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动力学稳定性与频率调节的影响规律,确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参数。最后,提出了基于深度Q网络(DQN)算法的新能源一次调频响应参数优化配置方案,并利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实测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有功下垂系数增大至0.0057时,一对共轭复根同时穿越虚轴,即系统发生Hopf分岔而失去稳定性,并开始出现慢尺度振荡现象。上述参数优化方法不仅提高了电网调频能力,而且保障了电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并网系统 动力学稳定性 紧相关因子分析 分岔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消纳对梯级水库群运行水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柯贤波 吴晨 +3 位作者 刘攀 马晓伟 张小奇 赵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0-216,共7页
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大多聚焦协同调度和提高新能源消纳研究,却忽略了风光能源消纳对水库水位的潜在影响。构建了考虑短期弃电特征的水风光互补系统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根据实际水风光出力模拟可能的弃电情景,拟合弃电损失函数,将... 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大多聚焦协同调度和提高新能源消纳研究,却忽略了风光能源消纳对水库水位的潜在影响。构建了考虑短期弃电特征的水风光互补系统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根据实际水风光出力模拟可能的弃电情景,拟合弃电损失函数,将其嵌套在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中;其次,模拟接入风光前后的水库调度运行过程;最后,分析风光消纳对梯级水库群年际、年内、月运行水位的影响。以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梯级水电站水风光互补系统为实例,研究表明:①接入风光后,梯级水库群的年均出力降低约0.5%,可促进风光消纳,保证系统总出力更大,可提高风光上网出力和系统总出力约2.2%;②风光消纳导致梯级水库群的年际和月水位波动增加,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的年末消落水位和年均水位的波动范围分别增加2.5%、101.6%、0.8%和78.9%,龙羊峡的月水位波动变幅为0,刘家峡月水位下限降低14.7%;③在丰水年,接入风光后梯级水库水位显著下降;平水年,龙羊峡水库水位稍有降低,刘家峡水库的水位表现为汛前春季水位降低,汛后秋季水位升高;枯水年,风光消纳对水库水位几乎没有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更好地理解风光能源与水库运行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优化水风光互补系统的运行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互补 风光消纳 梯级水库群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短期运行特征的水风光互补中长期调度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晓伟 郭怿 +3 位作者 李研 柯贤波 赵鑫 张小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84,共8页
传统基于旬/月尺度的中长期调度模型难以描述风、光出力随机波动性所诱发的运行风险,无法有效指导水风光互补系统的中长期运行。为此,提出计及短期运行特征的水风光互补中长期调度规则编制方法。首先,构建短期调度模型评估水风光联合运... 传统基于旬/月尺度的中长期调度模型难以描述风、光出力随机波动性所诱发的运行风险,无法有效指导水风光互补系统的中长期运行。为此,提出计及短期运行特征的水风光互补中长期调度规则编制方法。首先,构建短期调度模型评估水风光联合运行中的弃电、弃水及失负荷风险;其次,基于短期调度长系列调度样本,提取水电出力与弃电、弃水及失负荷之间的响应关系;最后,将响应关系嵌套在水风光互补隐随机优化调度模型中提取调度函数。以黄河上游千万千瓦级水风光互补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简化运行策略,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增加系统发电量6.5%,同时降低失负荷率3.71%。在水风光互补中长期调度模型中嵌套短期运行风险能够降低系统的弃电与失负荷风险,从而有效指导互补系统中长期调度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互补 中长期调度 运行风险 调度规则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水电多级频率控制参数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晓伟 魏平 +4 位作者 王吉利 柯贤波 任冲 潘文霞 朱珠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为有效抑制高水电占比西北电网的超低频振荡,针对缺乏同时研究调速系统和现场控制单元控制参数优化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水电多级频率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在建立系统多级频率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抑制超低频振荡的... 为有效抑制高水电占比西北电网的超低频振荡,针对缺乏同时研究调速系统和现场控制单元控制参数优化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水电多级频率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在建立系统多级频率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控制参数安全域,在该安全域内以综合偏差绝对值与时间积分的乘积最小为目标,借助Matlab/Simulink平台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了多级控制参数。基于PSCAD/EMTDC平台的时域仿真验证了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水电多级频率控制参数理论分析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多级频率控制 超低频振荡 现场控制单元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储能作用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向异 王学斌 +4 位作者 马晓伟 柯贤波 李金龙 王锁平 金吉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55,162,共6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对电力系统调峰资源需求迫切,亟须全面提高电力系统中灵活性电源的利用水平,以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清洁能源高效消纳。作为我国新能源并网比例最高的区域性电网,西北电网受近年来煤电新增装机少、抽水蓄能电站尚...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对电力系统调峰资源需求迫切,亟须全面提高电力系统中灵活性电源的利用水平,以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清洁能源高效消纳。作为我国新能源并网比例最高的区域性电网,西北电网受近年来煤电新增装机少、抽水蓄能电站尚未投产、电化学储能调节规模小等因素影响,调节资源不足,制约了新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充分发挥黄河上游已投产梯级水库的调蓄作用,进一步释放梯级水电站的调峰潜力,可实现类似储能的作用,有效节省抽蓄、电化学储能等调峰资源的建设成本。通过设立对照模型,分析了梯级水电站不参与调峰、直调水电站参与调峰和梯级水电站均参与调峰3种情景下的调峰能力差别,论证了梯级水电站参与调峰对电网调峰资源的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储能作用 新型电力系统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钟越 马光思 柯贤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9期106-108,共3页
为了更好地对工作流模型的验证和性能分析,采用扩展Petri网作为工作流建模工具,给出了工作流模型向扩展Petri网模型的转化规则,建立了实例模型,论述了含有并行成分系统的结构特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实践证明,用扩展Petri网建立... 为了更好地对工作流模型的验证和性能分析,采用扩展Petri网作为工作流建模工具,给出了工作流模型向扩展Petri网模型的转化规则,建立了实例模型,论述了含有并行成分系统的结构特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实践证明,用扩展Petri网建立工作流模型能提高模型的准确度,减少应用传统建模方法的冗余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PETRI网 工作流 验证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风电场风速-出力典型波动过程关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程林 贾一超 +2 位作者 王吉利 柯贤波 韩华玲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95-101,共7页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研究风速与功率波动的关联特性能够为风电功率预测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对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针对功率并不随着风速波动而实时线性波动的问题,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研究风速与功率波动的关联特性能够为风电功率预测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对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针对功率并不随着风速波动而实时线性波动的问题,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别对风速和功率波动过程进行划分,得到5种不同波动过程,然后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不同波动过程下风速和功率波动的关联特性。不同波动过程下分析结果显示:K均值聚类时最大相关系数为0.4925,最小相关系数为0.3318;模糊C均值聚类时最大相关系数为0.4868,最小相关系数为0.3293;所有波动过程下,灰色关联度均在0.5附近,表明功率波动与风速波动趋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功率波动 关联特性 K均值聚类算法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