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临潼段漫滩沉积物渗透系数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葛佳亮 严婷 +2 位作者 吕敬 董洁 柯贤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201-204,211,共5页
河漫滩沉积物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特征对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河漫滩沉积物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特征,采用双环试验法和竖管试验法,分别选取渭河临潼段内6个试验段合计6个非饱和试验点、138个饱和试验点渗透系数进... 河漫滩沉积物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特征对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河漫滩沉积物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特征,采用双环试验法和竖管试验法,分别选取渭河临潼段内6个试验段合计6个非饱和试验点、138个饱和试验点渗透系数进行研究,并通过地统计学法进行分析,发现渭河漫滩非饱和带渗透系数和饱和带渗透系数分别介于1.30~6.08 m/d和0.002~1.763 m/d之间,结果表明:渭河临潼段漫滩沉积物非饱和渗透系数较大,饱和渗透系数较小;河漫滩饱和渗透系数沿河符合正态分布且变异性较强;河漫滩饱和渗透系数空间相关性较弱,但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渭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 渗透系数 空间变异性 竖管试验法 双环试验法 渭河临潼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地区降水特征分析及降水量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大浩 方亚宏 +1 位作者 李金龙 柯贤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34,共5页
依据榆林地区1951—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方法(M-K法)、改进后的有序聚类分析法等方法综合分析榆林地区的降水特征,对比改进前后的有序聚类法对突变点识别的精度,并结合加权马尔科夫链及模糊集理论对其未来10 a的... 依据榆林地区1951—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方法(M-K法)、改进后的有序聚类分析法等方法综合分析榆林地区的降水特征,对比改进前后的有序聚类法对突变点识别的精度,并结合加权马尔科夫链及模糊集理论对其未来10 a的降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榆林地区降水年内分布极为不均,M-K法求得的春、夏、秋、冬统计检验量Z值分别为0.861、0.503、1.358、6.960,说明年内降水量的趋势检验结果与线性趋势分析的结果吻合,其多年年际变化Z值为1.40,呈递增趋势;改进后的有序聚类法识别的降水突变年份较改进前更加精确,计算结果表明降水量在2000年和2011年发生突变;加权平均马尔科夫链及模糊集理论预测未来10 a内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预测降水量均值为433.2 mm,增加幅度为47.0 mm/1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特征分析 改进的有序聚类法 预测 滑动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榆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压煤矿首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韩风军 柯贤敏 +2 位作者 蒲治国 李文强 赵佃春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105-107,共3页
针对内蒙某矿煤层顶板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强且分布不均一、高承压、大导高的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为了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从首采工作面采前及回采过程中对水害防治进行系统分析,制定了"精细探查,先探后采;可控疏放,消峰平谷;采... 针对内蒙某矿煤层顶板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强且分布不均一、高承压、大导高的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为了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从首采工作面采前及回采过程中对水害防治进行系统分析,制定了"精细探查,先探后采;可控疏放,消峰平谷;采前预测,动态优化;全程监控,全面设防"的防治水技术路线,从而保证了首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采工作面 高承压 防治水 安全回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镇渗流井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畅俊斌 柯贤敏 +2 位作者 王玮 孙启明 田国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88,共6页
为研究马镇研究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钻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地层,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研究区合理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利用渗流井抽水试验对模型识别和验证,确定出水文地质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为研究马镇研究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钻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地层,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研究区合理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利用渗流井抽水试验对模型识别和验证,确定出水文地质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第四系水平渗透系数对渗流井取水效果影响最大,河流渗漏补给系数C1值对渗流井出水量影响最小;对渗流井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出辐射管仰角为 20°~30°,洞室间距应设置在 75~100m之间时,渗流井取水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渗流井取水方式的广泛应用和提高取水效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取水效率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灵敏度分析 辐射管仰角 洞室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涝渭应急水源地模拟研究
5
作者 严婷 董洁 +2 位作者 葛佳亮 孙启明 柯贤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47-151,161,共6页
为提高西安城市供水能力以及供水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应急水源地是保证西安市城市供水较为现实的选择之一。将研究区的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在现状开采情况下建立潜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 为提高西安城市供水能力以及供水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应急水源地是保证西安市城市供水较为现实的选择之一。将研究区的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在现状开采情况下建立潜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以及浅层承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利用两组潜水抽水孔进行了两组干扰抽水试验,并采用这两组抽水试验资料进行模型的校正与验证;通过模型计算出潜水、浅层承压水的不同井间距、不同开采量的最大降深值,进而设计了最佳开采布井方案。通过勘察和取水方案初步设计,结合潜水井与浅层承压水井共同开采区内地下水;采用单排管井取水方式开采,布设32眼潜水井,12眼承压水井,开采区总可开采量为100800m^3/d(4200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应急水源地 数学模型 潜水井 承压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