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8-2022年福建省O1群霍乱弧菌人源株基因组特征研究
1
作者
柯自立
张小玄
+5 位作者
徐海滨
高亚东
罗朝晨
黄梦颖
邱玉锋
杨劲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8-715,共8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O1群霍乱弧菌人源株基因组特征,为深入开展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22年福建省霍乱病例和带菌者来源O1群霍乱弧菌16株,肉汤稀释法检测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得到全基因组序列...
目的了解福建省O1群霍乱弧菌人源株基因组特征,为深入开展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22年福建省霍乱病例和带菌者来源O1群霍乱弧菌16株,肉汤稀释法检测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得到全基因组序列;利用snippy、Roary、Prokka等开源软件及NCBI、BacWGSTdb等在线分析网站进行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cgSNP)、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预测、泛基因组多样性的分析。结果福建省霍乱弧菌分为5个ST(sequence type)型别,其中新发现的ST182和ST1480型是当前我国优势克隆群ST75型的进化分支,并与2010年和2013年的台湾株高度同源。产毒株和非产毒株均不同程度地携带各种毒力因子并发生变异;预测出7大类13个耐药基因,其中黏菌素类、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与耐药表型一致。泛基因组学分析发现霍乱弧菌拥有1个开放的泛基因组,Roary聚类分析表现出比cgMLST更高的分辨率。结论福建省O1群霍乱弧菌人源株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态性,新发的ST1480型克隆群具有流行潜力,需加强对此类菌株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全基因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
泛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病程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杜越群
陈文新
+4 位作者
林志毅
伍兵
叶婧
柯自立
林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该变化与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点注射6-OHDA至大鼠右侧黑质致密部和前脑内侧束,建立偏侧PD模型。建模后2周、4周、6周...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该变化与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点注射6-OHDA至大鼠右侧黑质致密部和前脑内侧束,建立偏侧PD模型。建模后2周、4周、6周的PD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99mTc-TRODAT-1,1h后取左右纹状体,以1计数仪测定放射性计数,并计算单位质量的左、右放射性计数率以及左、右纹状体单位质量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同时取建模后2周、4周、6周PD大鼠黑质组织进行TH免疫染色,观察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结果:PD大鼠毁损侧纹状体放射计数明显低于健侧,建模后2周、4周、6周PD大鼠DAT相对放射计数较健侧分别降低了16.8%、35.9%和50.1%(P〈0.05~0.001);不同病程PD大鼠毁损侧纹状体DAT的相对放射计数与TH阳性细胞数呈高度的正相关(P〈0.01,R=0.9,n=15)。结论:PD大鼠纹状体DAT含量随着病程的增加逐渐减少,“Tc—PRO-DAT-1的放射性分布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突触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转运蛋白
多巴胺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8-2022年福建省O1群霍乱弧菌人源株基因组特征研究
1
作者
柯自立
张小玄
徐海滨
高亚东
罗朝晨
黄梦颖
邱玉锋
杨劲松
机构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8-715,共8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2J01399)
福建省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No.2021CXA024)联合资助。
文摘
目的了解福建省O1群霍乱弧菌人源株基因组特征,为深入开展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22年福建省霍乱病例和带菌者来源O1群霍乱弧菌16株,肉汤稀释法检测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得到全基因组序列;利用snippy、Roary、Prokka等开源软件及NCBI、BacWGSTdb等在线分析网站进行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cgSNP)、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预测、泛基因组多样性的分析。结果福建省霍乱弧菌分为5个ST(sequence type)型别,其中新发现的ST182和ST1480型是当前我国优势克隆群ST75型的进化分支,并与2010年和2013年的台湾株高度同源。产毒株和非产毒株均不同程度地携带各种毒力因子并发生变异;预测出7大类13个耐药基因,其中黏菌素类、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与耐药表型一致。泛基因组学分析发现霍乱弧菌拥有1个开放的泛基因组,Roary聚类分析表现出比cgMLST更高的分辨率。结论福建省O1群霍乱弧菌人源株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态性,新发的ST1480型克隆群具有流行潜力,需加强对此类菌株的监测。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全基因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
泛基因组
Keywords
Vibrio cholera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core-genome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cgMLST)
pan-genome
分类号
R378.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病程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杜越群
陈文新
林志毅
伍兵
叶婧
柯自立
林玲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立临床学院核医学科
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中心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41047)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Y0031)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该变化与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点注射6-OHDA至大鼠右侧黑质致密部和前脑内侧束,建立偏侧PD模型。建模后2周、4周、6周的PD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99mTc-TRODAT-1,1h后取左右纹状体,以1计数仪测定放射性计数,并计算单位质量的左、右放射性计数率以及左、右纹状体单位质量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同时取建模后2周、4周、6周PD大鼠黑质组织进行TH免疫染色,观察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结果:PD大鼠毁损侧纹状体放射计数明显低于健侧,建模后2周、4周、6周PD大鼠DAT相对放射计数较健侧分别降低了16.8%、35.9%和50.1%(P〈0.05~0.001);不同病程PD大鼠毁损侧纹状体DAT的相对放射计数与TH阳性细胞数呈高度的正相关(P〈0.01,R=0.9,n=15)。结论:PD大鼠纹状体DAT含量随着病程的增加逐渐减少,“Tc—PRO-DAT-1的放射性分布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突触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转运蛋白
多巴胺
酪氨酸羟化酶
Keywords
Parkinson ' s disease
melatonin
dopamine
tyrosine hydroxylase
striatum
substantia nigra
6 - OH-DA
apomorphine
DAT
99m Tc - PRODAT - 1
分类号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8-2022年福建省O1群霍乱弧菌人源株基因组特征研究
柯自立
张小玄
徐海滨
高亚东
罗朝晨
黄梦颖
邱玉锋
杨劲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病程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动态变化
杜越群
陈文新
林志毅
伍兵
叶婧
柯自立
林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