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示范推广竹制方格蔟
1
作者 柯昌述 《四川蚕业》 1995年第1期40-41,共2页
实现“三高”蚕业的关键,在于蚕品种对路,搞好蚕儿生理所需要的环境,加强蚕期饲养管理,科学上簇,才能实现蚕茧高质量、高单产、高效益。方格蔟是目前蚕茧生产中的先进簇具。近年来乐至县蚕茧收购部门根据纸板回转方格蔟的原理。
关键词 方格簇 方格蔟 示范推广 蚕茧质量 下脚茧 熟蚕 药物中毒 蚕儿生理 上簇 乐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胜高温,扑灭蚕病,夏秋蚕茧优质、高产、增收
2
作者 柯昌述 《四川蚕业》 1994年第3期36-37,共2页
夏、秋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桑树病虫害多,叶质不良,蚕儿感病率高,繁殖蔓延快。单张产茧低,茧质差,效益不高,乐至县洄澜镇加强党、政领导。
关键词 蚕病 桑树病虫害 共育室 茧质 小蚕 蚕儿 空气湿度 感病率 大蚕 夏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蚕茧产质量
3
作者 柯昌述 《四川蚕业》 1991年第3期24-24,31,共2页
蚕桑生产分户经营后,科学技术的普及是一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据调查,熟悉蚕桑生产技术的养蚕户仅占总蚕桑户的25%,为了使蚕桑生产的关键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必须进一步加强区、乡、村、社四级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蚕桑单产、质... 蚕桑生产分户经营后,科学技术的普及是一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据调查,熟悉蚕桑生产技术的养蚕户仅占总蚕桑户的25%,为了使蚕桑生产的关键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必须进一步加强区、乡、村、社四级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蚕桑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因此,我县从1989年起狠抓了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效果。现将我们的具体作法简介于下,供同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技术服务体系 养蚕户 蚕桑技术 蚕桑基地 桑户 分户经营 蚕桑站 蚕桑服务站 栽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防病措施 夺取蚕茧高产
4
作者 柯昌述 《四川蚕业》 1990年第1期46-47,共2页
我县1989年夏蚕期大面积爆发微粒子病,蚕茧损失十分严重。全县夏蚕共发种31690张,平均单张产茧仅10.6公斤比1988年同期单张产茧20.5公斤少9.9公斤,下降93.4%,是历史上夏蚕单产最低的一年。据夏蚕5龄后期全县抽样镜检,微粒子孢子占74.5%。
关键词 夏蚕 微粒子病 小蚕共育 防病措施 收蚁 单张 共育室 子孢子 蚕儿 上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桑树肥培 彻底消毒防病——春、夏蚕茧优质丰收
5
作者 柯昌述 《四川蚕业》 1990年第3期9-10,60,共3页
乐至县连续三年获得蚕茧增产,今年春、夏两季狠抓措施落实,又获得增产多收。春、夏季共发蚕种74812张,比去年同期增发7836张,增加11.7%(其中:春蚕增加24.5%,夏蚕少发3.4%),共收购蚕茧40279担,比去年春、夏茧增产14598担(其中:春茧增... 乐至县连续三年获得蚕茧增产,今年春、夏两季狠抓措施落实,又获得增产多收。春、夏季共发蚕种74812张,比去年同期增发7836张,增加11.7%(其中:春蚕增加24.5%,夏蚕少发3.4%),共收购蚕茧40279担,比去年春、夏茧增产14598担(其中:春茧增产5320担;夏茧增产9278担),增加56.8%。平均单张产茧26.9公斤,比去年同期19.15公斤,增产40.5%(其中:春茧提高3.9%,夏茧提高141.6%),蚕茧总产量完成年度计划80.6%。全县8个区、67个乡全部实现了增产增收。目前各级干部和蚕农积极性普遍高涨,正狠抓秋蚕饲养管理工作,力争秋蚕超春蚕,全年大增产。我县今年春、夏蚕茧大幅度增产,我们具体抓了如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茧 发种量 单张 共育室 年度计划 蚕儿 三年 夏蚕 小蚕共育 收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饲养三眠蚕初试
6
作者 邓如友 柯昌述 倪奎 《四川蚕业》 1994年第1期28-30,共3页
生产超细丝蚕茧,织出薄体绸,扩大丝绸用途,开发更多的丝绸新产品,拓宽丝绸市场,增加竞争力,促进农村蚕茧生产的发展。诱导三眠蚕试验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的关心下进行的。经过1993年春、夏两季蚕的试点,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为乐至县大... 生产超细丝蚕茧,织出薄体绸,扩大丝绸用途,开发更多的丝绸新产品,拓宽丝绸市场,增加竞争力,促进农村蚕茧生产的发展。诱导三眠蚕试验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的关心下进行的。经过1993年春、夏两季蚕的试点,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为乐至县大面积推广应用诱导三眠蚕,生产超细丝薄体绸,走出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眠蚕 蚕茧生产 蚕业研究所 丝绸市场 农村饲养 解舒率 三眠 蚕儿 收蚁 上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