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节胺和整枝打顶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燕 原保忠 +4 位作者 张献龙 聂以春 付小勤 柯昌煌 叶胜池 《农学学报》 2013年第6期8-12,共5页
为了研究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可行性及整枝打顶与缩节胺的互作效应,试验于2011—2012年在湖北省鄂州市路口农场进行,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研究了缩节胺(DPC)和打顶与整枝对‘华杂棉H318’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 为了研究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可行性及整枝打顶与缩节胺的互作效应,试验于2011—2012年在湖北省鄂州市路口农场进行,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研究了缩节胺(DPC)和打顶与整枝对‘华杂棉H318’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不打顶处理棉花单铃重较小,单位面积铃数较多,且2012年皮棉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14.3%和13.3%,不整枝不打顶对产量无负效应,并具有增产作用,衣分不受整枝影响。喷施缩节胺能够提高单铃重,单位面积铃数略少,但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可能会降低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不受整枝打顶和缩节胺影响,整枝打顶和缩节胺分别对整齐度指数和马克隆值有显著影响,整枝打顶不影响其他品质指标,不整枝不打顶降低了整齐度指数,喷施DPC的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高。因此,在鄂州路口农场试验条件下,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具有增产潜力,缩节胺可根据棉花长势合理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节胺 整枝打顶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肥利用模式对棉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繁文 赵书军 +4 位作者 耿明建 袁家富 徐大兵 汤凤兰 柯昌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998-5000,5019,共4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棉花-绿肥生产利用模式对棉花干物质吸收和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铃期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比翻压绿肥处理减少。叶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8 000 kg/hm2为最高,而...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棉花-绿肥生产利用模式对棉花干物质吸收和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铃期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比翻压绿肥处理减少。叶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8 000 kg/hm2为最高,而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24 000kg/hm2为最高。茎部干物质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8 000 kg/hm2为最高。在翻压绿肥18 000 kg/hm2下,减施氮肥处理地上部干物质、氮积累量均低于不减氮处理,但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各施肥处理子棉产量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2 000 kg/hm2为最高,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53%,在翻压相同量绿肥下,子棉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棉花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鄂东南芝麻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被引量:2
3
作者 柯昌煌 郭衍龙 严与向 《中国种业》 2021年第2期78-81,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鄂东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的芝麻新品种,选用14个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7M5151、18-42007、15-524、18-41908、宝塔芝一号和18P02共6个芝麻品种(系)产量高于对照品种中芝22。其中15-524株高最高,苗... 为筛选出适宜鄂东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的芝麻新品种,选用14个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7M5151、18-42007、15-524、18-41908、宝塔芝一号和18P02共6个芝麻品种(系)产量高于对照品种中芝22。其中15-524株高最高,苗期和盛花期整齐度好,成熟期一致性好,经济性状较好,对枯萎病和茎枯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鄂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南 芝麻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