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碱度渣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侵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宗源 王景然 +4 位作者 王桐 张锦化 韩兵强 倪月娥 柯昌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浇注料的抗渣侵蚀性能与钢渣的碱度密切相关。以烧结刚玉、缺陷尖晶石微粉、活性α-Al_(2)O_(3)微粉、电熔镁砂细粉和铝酸钙水泥(Secar71)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采用静态坩埚法于1600℃保温3 h进行抗渣试验,并用热力学模... 浇注料的抗渣侵蚀性能与钢渣的碱度密切相关。以烧结刚玉、缺陷尖晶石微粉、活性α-Al_(2)O_(3)微粉、电熔镁砂细粉和铝酸钙水泥(Secar71)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采用静态坩埚法于1600℃保温3 h进行抗渣试验,并用热力学模拟计算了液相量和液相组成,研究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对3种不同碱度渣(1.6、2.3和7.6)的抗渣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在高碱度渣中溶解能力有限,在熔渣-耐火材料界面极易形成尖晶石固溶体和六铝酸钙等高熔点物相,形成致密层阻挡熔渣渗透和侵蚀。而其在低碱度渣中溶解度较高,在浇注料-熔渣达到较高反应程度时,才开始形成尖晶石固溶体和六铝酸钙等高温相,无法形成有效的致密层阻止熔渣对浇注料的侵蚀和渗透。因此,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对高碱度渣抗渣侵蚀能力较强,对低碱度渣抗渣侵蚀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 碱度 抗渣侵蚀性能 热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i-Fe合金添加量对Si_(3)N_(4)结合Si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路炎 韩兵强 +1 位作者 张锦化 柯昌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3,共7页
为促进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的致密化,降低Si粉氮化温度,以SiC颗粒和细粉、Si粉为主要原料,利用从高钛型高炉渣提取的Ti-Si-Fe合金部分取代Si粉,在埋碳气氛下于1350℃反应烧结5 h,制备了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研究了Ti-Si... 为促进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的致密化,降低Si粉氮化温度,以SiC颗粒和细粉、Si粉为主要原料,利用从高钛型高炉渣提取的Ti-Si-Fe合金部分取代Si粉,在埋碳气氛下于1350℃反应烧结5 h,制备了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研究了Ti-Si-Fe合金添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8%、3.6%、5.4%、7.2%)对Si粉的氮化行为、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氮化反应烧结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Ti-Si-Fe合金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折强度明显改善,荷重软化温度均超过1700℃,Ti-Si-Fe合金添加量超过3.6%(w)后材料性能的增幅变缓;2)Ti-Si-Fe合金促进了Si粉在较低温度下的完全氮化和材料的反应烧结,Ti-Si-Fe合金中各物相及Si粉氮化反应的体积增加能够充填气孔,氮化产物改善骨料与基质、基质内部的结合状态,从而提高材料的致密化程度,改善力学性能;3)引入Ti-Si-Fe合金后,反应体系中形成了富含Ti、Si、N、Fe成分的液相,氮化物的形成除传统的VS、VLS机制外,溶解-沉淀机制在短柱状β-Si_(3)N_(4)、粒状TiN的形成中起到主导作用,交错连结的α-Si_(3)N_(4)晶须、短柱状β-Si_(3)N_(4)、粒状TiN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起到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Fe合金 反应烧结 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 致密化 溶解-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柯昌明 李有奇 +2 位作者 赵继增 李楠 韩兵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介绍了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耐火材料的发展历程、性能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耐火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煤浆气化炉 高铬耐火材料 添加剂 抗渣侵蚀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煤熔渣对水煤浆加压气化炉用高铬砖的侵蚀 被引量:10
4
作者 柯昌明 李有奇 +2 位作者 赵继增 李楠 韩兵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1-326,共6页
为研究不同煤熔渣对高铬砖的侵蚀机制,选取4种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的典型气化炉用后煤熔渣,采用化学分析、XRD、SEM及EDS等研究了不同煤熔渣的性能及其对w(Cr2O3)≥90%的高铬砖的侵蚀、渗透情况。结果表明:气化炉中煤熔渣主要由SiO2、... 为研究不同煤熔渣对高铬砖的侵蚀机制,选取4种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的典型气化炉用后煤熔渣,采用化学分析、XRD、SEM及EDS等研究了不同煤熔渣的性能及其对w(Cr2O3)≥90%的高铬砖的侵蚀、渗透情况。结果表明:气化炉中煤熔渣主要由SiO2、CaO、Al2O3、Fe2O3、MgO组成,但不同煤熔渣的化学组成差异较大,矿物组成及熔融特性温度也不同;在相同条件下,高铬砖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熔渣的化学组成,随温度升高,煤熔渣对高铬砖的侵蚀急速加剧;煤渣中的熔融指数较低时,煤熔渣对高铬砖的侵蚀渗透较为严重;煤熔渣中低熔点相向材料内部渗透、渣中SiO2等对材料中ZrO2等的反应溶解是造成高铬砖失效的直接原因;高铬砖表面形成镁铝铬铁复合尖晶石致密层可以有效降低高铬砖的侵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加压气化炉 煤熔渣 熔融指数 抗渣侵蚀性 尖晶石致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ialon-ZrO_2-C系材料抗Al_2O_3沉积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柯昌明 李楠 +1 位作者 李永全 孙承绪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研究了O’-Sialon-ZrO2-C系材料的抗Al2O3沉积性能,并与Al2O3-C质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Sialon-ZrO2-C系材料的抗Al2O3沉积性能明显优于Al2O3-C质材料,其抗Al2O3沉积机理主要为浇钢温度下O’-Sialon与钢液中夹杂的Al... 研究了O’-Sialon-ZrO2-C系材料的抗Al2O3沉积性能,并与Al2O3-C质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Sialon-ZrO2-C系材料的抗Al2O3沉积性能明显优于Al2O3-C质材料,其抗Al2O3沉积机理主要为浇钢温度下O’-Sialon与钢液中夹杂的Al2O3接触并反应生成了低熔相而被钢水冲刷掉,从而阻碍了Al2O3在材料表面的沉积附着。O’-Sialon-ZrO2-C系材料的抗侵蚀能力随材料中ZrO2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氧化铝 沉积 连续铸钢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CaO-TiO_2系材料的烧结性能及抗水化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柯昌明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0,共5页
以白云石、工业钛白粉、轻烧镁砂为原料配制了不同组成的MgO-CaO-TiO2材料,分别于1500℃、1550℃、1600℃、1650℃保温3 h煅烧后,研究了材料的烧结性能,并采用蒸压法(0.1 MPa下蒸压2 h)研究了烧后试样的抗水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550~1... 以白云石、工业钛白粉、轻烧镁砂为原料配制了不同组成的MgO-CaO-TiO2材料,分别于1500℃、1550℃、1600℃、1650℃保温3 h煅烧后,研究了材料的烧结性能,并采用蒸压法(0.1 MPa下蒸压2 h)研究了烧后试样的抗水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550~1600℃煅烧后,试样均达到了良好的烧结,相对密度达到92%以上,原始配料中的CaO全部转化成了不易水化的CaO·TiO2,因而所有试样均表现出优良的抗水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水化性能 烧结性能 煅烧 TIO2 试样 白云石 镁砂 配料 钛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l-LiCl-KF系熔盐介质中MgAl_2O_4粉体的合成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柯昌明 甘霖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9-333,共5页
以工业氧化铝和轻质氧化镁(分析纯)为主要原料,在500-1 000℃范围内,研究了KCl、LiCl及KCl-LiCl熔盐介质中MgAl2O4粉体的合成制备以及KF的作用和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并... 以工业氧化铝和轻质氧化镁(分析纯)为主要原料,在500-1 000℃范围内,研究了KCl、LiCl及KCl-LiCl熔盐介质中MgAl2O4粉体的合成制备以及KF的作用和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并探讨了MgAl2O4的合成反应机制。结果表明:1)复合熔盐(KCl-LiCl)较之单一熔盐(LiCl、KCl)、单一熔盐LiCl较之KCl更有利于MgAl2O4粉体的合成;2)KF的引入能促进熔盐介质中MgAl2O4的形成,并明显降低MgAl2O4的合成温度;3)在未引入KF的熔盐介质中,MgAl2O4合成反应机制为模板机制;在引入KF的熔盐介质中,MgAl2O4合成反应机制包括模板机制和溶解-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熔盐法 KCL LICL 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Zn粉对烧成Al_2O_3-C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有奇 柯昌明 +2 位作者 汪尧进 韩兵强 李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8-161,共4页
通过改变金属Zn的加入量,研究了Zn含量对Al_2O_3-C材料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于XRD、SEM等手段对试样的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金属Zn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Al_2O_3-C材料的烧结性能,当金属Zn的加入... 通过改变金属Zn的加入量,研究了Zn含量对Al_2O_3-C材料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于XRD、SEM等手段对试样的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金属Zn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Al_2O_3-C材料的烧结性能,当金属Zn的加入量为1.0%时,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分别达到了最大和最小值;(2)烧成铝碳材料的显微结构受金属Zn的影响较大,金属Zn的加入量为1.0%时,试样基质和骨料部分结合良好,试样致密;(3)Zn加入量大于1.0%,试样的结合状态遭到破坏,试样中出现裂纹和孔洞;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在金属Zn加入量为1.0%时达到了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Al2O3-C材料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饱和蒸汽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高炉渣提钛后尾渣水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汪朋 韩兵强 +2 位作者 韩彦蕾 柯昌明 李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8-1211,共4页
对等离子熔融还原技术提取硅钛合金后高炉渣残渣的组成和水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CA50(625)和Secar71水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钛后的高炉尾渣具有一定的水化活性,凝结时间正常;水化强度与CA50(625)以及Secar71水泥还存在一定差距,... 对等离子熔融还原技术提取硅钛合金后高炉渣残渣的组成和水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CA50(625)和Secar71水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钛后的高炉尾渣具有一定的水化活性,凝结时间正常;水化强度与CA50(625)以及Secar71水泥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强度逐步增加;该尾渣用来制备含有尖晶石的铝酸钙水泥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铝酸钙水泥 水化性能 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法还原攀钢高钛高炉渣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有奇 柯昌明 +2 位作者 侯世喜 韩兵强 李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7-451,485,共6页
为了达到使攀钢高炉渣中钛氧化物富集的目的,从而综合有效利用攀钢高炉渣,将含钛高炉渣配加焦粉或者石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成。研究了反应温度、还原剂类型及助熔剂铁粉对反应产物富集情况的影响,同时借助于XRD、SEM等手段对反应后试... 为了达到使攀钢高炉渣中钛氧化物富集的目的,从而综合有效利用攀钢高炉渣,将含钛高炉渣配加焦粉或者石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成。研究了反应温度、还原剂类型及助熔剂铁粉对反应产物富集情况的影响,同时借助于XRD、SEM等手段对反应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使渣中的钛元素以TiN的形式富集;相对于石墨来说,用焦粉做还原剂更有利于渣中钛元素的富集和TiN晶粒的生长;助熔剂铁粉的加入使得反应生成的TiN晶粒更加容易富集,且生成的TiN晶粒以包围状分布在圆形Fe的周围,温度的升高使得该现象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 TIN 金属Fe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微合金化高强度耐候钢成分设计及熔炼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诚意 谢军 +2 位作者 柯昌明 李光强 宋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16-521,共6页
在普通耐候钢Q450NQR1成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一种钛含量为0.04%~0.10%、屈服强度为520~750 MPa的高强度耐候钢。按照成分设计要求,采用高频真空感应炉在1 873 K条件下熔炼钢样,并对不同钛加入量的钢样进行成分和组织结构... 在普通耐候钢Q450NQR1成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一种钛含量为0.04%~0.10%、屈服强度为520~750 MPa的高强度耐候钢。按照成分设计要求,采用高频真空感应炉在1 873 K条件下熔炼钢样,并对不同钛加入量的钢样进行成分和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熔炼的钢样中氧含量为(17~26)×10-6,氮含量为(12~66)×10-6,钛含量为0.006 1%~0.059 0%;钢样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随着钢中钛含量的增加,晶粒明显细化,钢组织渐趋均匀。SEM分析表明,钢中长方体的TiN夹杂,是以球形的Al2O3、MgO和钛氧化物夹杂为核心生长的,必要时在微合金化处理之前将钢中的氧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钛微合金化 成分设计 细化晶粒 沉淀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提钛尾渣制备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多孔材料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胜 李友胜 +2 位作者 李鑫 柯昌明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以攀钢提钛尾渣(≤0.088mm)和工业氧化铝(d50=8.79μm)为原料,采用浇注成型制备出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多孔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尾渣加入量对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材料的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烧成温度的升高和尾渣加入... 以攀钢提钛尾渣(≤0.088mm)和工业氧化铝(d50=8.79μm)为原料,采用浇注成型制备出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多孔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尾渣加入量对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材料的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烧成温度的升高和尾渣加入量的增大,材料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逐渐增大。(2)1550℃烧后材料中六铝酸钙的相对生成量最大;当提钛尾渣与工业氧化铝的质量比为30:70时,1500℃烧后材料中主晶相为六铝酸钙和镁铝尖晶石;其质量比为35:65时,除了六铝酸钙和镁铝尖晶石外还残留有少量的二铝酸钙。(3)SEM分析发现镁铝尖晶石弥散分布在六铝酸钙中,六铝酸钙晶体呈较厚的板片状;材料的孔径主要集中在1~3μm,平均孔径和体积中位径分别为1.75和1.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钛尾渣 六铝酸钙 镁铝尖晶石 多孔材料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耐火材料的防氧化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新健 柯昌明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5,142,共4页
结合含碳耐火材料的抗氧化要求,对添加抗氧化剂技术、表面浸渍抑制氧化法与抗氧化涂层技术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含碳耐火材料防氧化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含碳耐火材料 抗氧化性 防氧化剂 涂层技术 表面浸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喜宝 柯昌明 李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394-397,共4页
介绍了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合成方法,将各动力学因素(晶须含量、混合工艺和烧结温度)对热压烧结法制备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叙述并讨论了SiC晶须增韧的不同机理,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SIC晶须 增韧机理 热压烧结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Zn粉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有奇 柯昌明 +1 位作者 李友胜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0-203,共4页
以板状刚玉、鳞片石墨、Zn粉、Al粉和Si粉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固定配料中板状刚玉、鳞片石墨、Al粉和Si粉的比例,分别外加0、0.5%、1%、2%和3%的Zn粉制成5组Al2O3-C试样,在120~220℃进行24h干燥处理,然后在1400℃空气气氛... 以板状刚玉、鳞片石墨、Zn粉、Al粉和Si粉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固定配料中板状刚玉、鳞片石墨、Al粉和Si粉的比例,分别外加0、0.5%、1%、2%和3%的Zn粉制成5组Al2O3-C试样,在120~220℃进行24h干燥处理,然后在1400℃空气气氛中加热3h,冷却后测量试样的质量变化率、脱碳层厚度、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同时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2%Zn粉的Al2O3-C试样的脱碳层厚度最小,显气孔率最低,体积密度最大,因此推断其抗氧化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材料 防氧化剂 抗氧化性能 锌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膨胀系数材料二铝酸钙的合成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有奇 柯昌明 李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470-472,共3页
采用轻质CaCO3(或纯铝酸钙水泥)和α-氧化铝为原料合成了二铝酸钙(CA2)材料,研究了反应原料、热处理温度和成型压力对CA2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检测CA2的热膨胀系数,并借助XRD、TG-DSC和SEM等测试手段分析和观察了材料的合成过程及... 采用轻质CaCO3(或纯铝酸钙水泥)和α-氧化铝为原料合成了二铝酸钙(CA2)材料,研究了反应原料、热处理温度和成型压力对CA2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检测CA2的热膨胀系数,并借助XRD、TG-DSC和SEM等测试手段分析和观察了材料的合成过程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采用轻质CaCO3(或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为原料可以合成低膨胀系数CA2材料;坯体成型压力对试样烧结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反应原料和热处理温度不同导致CA2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铝酸钙 热膨胀系数 反应烧结 过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砖加入量对再生Al_2O_3-MgO-C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新健 张子翼 +2 位作者 张少伟 柯昌明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将废弃的铝镁碳砖破碎成3~1 mm、<1 mm和<0.076 mm的颗粒,加入<1 mm的尖晶石、<0.076 mm的特级矾土、<1 mm的刚玉和<0.088 mm的电熔镁砂等原料混合后,于1500 ℃下埋炭保温3 h烧制成钢包用铝镁碳砖.研究了废砖加入量(w)分别为50... 将废弃的铝镁碳砖破碎成3~1 mm、<1 mm和<0.076 mm的颗粒,加入<1 mm的尖晶石、<0.076 mm的特级矾土、<1 mm的刚玉和<0.088 mm的电熔镁砂等原料混合后,于1500 ℃下埋炭保温3 h烧制成钢包用铝镁碳砖.研究了废砖加入量(w)分别为50%、60%、70%、75%和85%时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XRD对材料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废砖加入量对其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当废砖加入量为50%时,试样的体积密度最大,为2.76 g·cm^-3,显气孔率最小,为7.8%;当废砖加入量为70%时,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9.3 MPa和78.7 MPa;当废砖加入量为85%时,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最差,而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利用 再生铝镁碳砖 废弃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碳质滑板材料抗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有奇 柯昌明 李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79,83,共4页
结合铝碳质滑板的氧化行为和抗氧化要求,分别对添加抗氧化剂技术和抗氧化涂层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各种抗氧化剂及抗氧化涂层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铝碳质滑板材料抗氧化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铝碳质 滑板材料 抗氧化 防氧化剂 涂层技术 抗氧化剂 抗氧化技术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铝粉的MgO-SiC材料对IF钢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耀武 李楠 +2 位作者 柯昌明 蔡鄂汉 许聚良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1-343,347,共4页
以电熔镁砂、碳化硅和铝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以等静压(200 MPa)压制成坩埚,自然养生24 h后于230℃保温24 h热处理。随后在坩埚中加入5 kg的IF钢和120 g保护渣,然后放入感应炉中加热至1 600℃至钢水熔化,分别冶炼30... 以电熔镁砂、碳化硅和铝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以等静压(200 MPa)压制成坩埚,自然养生24 h后于230℃保温24 h热处理。随后在坩埚中加入5 kg的IF钢和120 g保护渣,然后放入感应炉中加热至1 600℃至钢水熔化,分别冶炼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和180 min后各取1份钢样,化验钢样中的硅含量,并对试验后试样与钢水的反应层进行XRD、SEM和EDAS分析。结果表明:耐火材料和钢液反应层中MgO-CaO-SiO2液相的形成有利于降低材料中SiC对钢水的增Si作用,而铝粉的加入会促进MgO-SiC材料中的SiC向钢中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SiC材料 IF钢 硅含量 铝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孔剂对CA_6-MA多孔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胜 李友胜 +2 位作者 韩兵强 柯昌明 李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1025,共5页
以等离子熔融还原技术提取硅钛合金后的尾渣(<0.088mm)和工业氧化铝(D50=8.79μm)为原料,选取锯末、玉米淀粉和炭黑作为造孔剂,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在1550℃温度下烧成制得了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多孔材料,对多孔材料的常温物理性能和... 以等离子熔融还原技术提取硅钛合金后的尾渣(<0.088mm)和工业氧化铝(D50=8.79μm)为原料,选取锯末、玉米淀粉和炭黑作为造孔剂,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在1550℃温度下烧成制得了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多孔材料,对多孔材料的常温物理性能和成孔机理做了对比研究。采用15%锯末和30%玉米淀粉复合造孔剂可以制备出具备双峰孔径分布、显气孔率70%、耐压强度1.6MPa的CA6-MA多孔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铝酸钙 多孔材料 造孔剂 性能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