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瑞昔布钠抑制补体C3表达减轻骨癌痛的实验分析
1
作者 高美玲 蔡强 +2 位作者 柯昌斌 许先成 王贤裕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914-915,共2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抑制补体C3表达减轻骨癌痛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120只,体重160-20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P组)、帕瑞昔布钠治疗组(T组)和C3补体抑制剂(PEG-Cp40)干预组(C组)。P...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抑制补体C3表达减轻骨癌痛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120只,体重160-20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P组)、帕瑞昔布钠治疗组(T组)和C3补体抑制剂(PEG-Cp40)干预组(C组)。P组、T组和C组均采用胫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S组胫骨骨髓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T组和C组分别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和PEG-Cp40蛋白质10mg。分别于造模前1d及术后3、5、7、14d时测定机械痛阈值,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脊髓后角中C3补体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测定C3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P组接种后5-14d机械痛阈下降(P〈0.05),C3含量和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P组比较,T、C组造模后7-14d机械痛阈升高(P〈0.05),C3含量和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T、C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能通过抑制C3作用来减轻骨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补体C3 小胶质细胞 骨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瓜葫芦素D的提取及其对大鼠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体内成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史若诗 姚万军 +3 位作者 郝新才 夏中元 柯昌斌 刘菊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20-23,共4页
目的从王瓜中提取葫芦素D,并观察其对大鼠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体内成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合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王瓜果实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光谱技术(~1H-NMR)对提取化合物(葫... 目的从王瓜中提取葫芦素D,并观察其对大鼠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体内成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合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王瓜果实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光谱技术(~1H-NMR)对提取化合物(葫芦素D)的结构进行鉴定。培养大鼠乳腺癌细胞株Walker256,将细胞分为实验1、2、3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2、4、8μmol/L的葫芦素D和等量培养液。采用Ed U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观察凋亡情况。将80只雌性SPF大鼠随机分为Con组、Sham组、IP-L组和IP-H组,各20只。Sham组、IP-L组和IP-H组取Walker256细胞制作大鼠乳腺癌骨转移瘤模型,Con组不制作模型;IP-L组经腹腔注射0.75mg/(kg·d)的葫芦素D,IP-H组经腹腔注射1.5 mg/(kg·d)的葫芦素D,Sham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1 d。观察各组大鼠左侧胫骨组织病理变化,测量胫骨肿瘤瘤体大小,观察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从王瓜提取物中分离出1个化合物,鉴定为葫芦素D。对照组及实验1、2、3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2%±4.54%、46.17%±4.87%、57.37%±5.15%、64.61%±5.3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4%±4.31%、35.43%±5.09%、44.79%±4.92%、73.19%±4.86%,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Con组、Sham组、IP-L组、IP-H组大鼠转移瘤代谢体积平均值分别为0、2.1、1.7、1.2 cm^3;IP-L组、IP-H组与Sham组相比,P均<0.05;IP-L组与IP-H组相比,P<0.05。Sham组大鼠胫骨骨组织结构紊乱,多处骨皮质缺损,骨髓腔内可见大量肿瘤细胞,骨小梁破坏明显;IP-L组与IP-H组骨质破坏较Sham组轻,IP-H组可见部分正常骨髓组织。Con组、Sham组、IP-L组、IP-H组分别有0、0、6、13只大鼠死亡;IP-L组、IP-H组死亡率与Con组、Sham组相比,P均<0.05;IP-L组死亡率与IP-H组相比,P<0.05。结论在王瓜中分离得到葫芦素D,其可抑制大鼠乳腺癌细胞株Walker256增殖,诱导其凋亡;葫芦素D对大鼠乳腺癌骨转移瘤有生长抑制作用,但可导致大鼠死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瓜 葫芦素D 四环三萜 大鼠乳腺癌细胞株 骨转移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CA1的功能及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万胜君 柯昌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6期38-41,45,共5页
钙激活氯通道调节剂1(CLCA1)是一种分泌型自催化裂解的蛋白质,属于CLCA家族的一员,它能够激活哺乳动物细胞中钙依赖的氯离子电流,并具有锌金属蛋白酶特性。通过发挥其金属蛋白酶和阴离子通道激活作用,CLCA1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黏液高... 钙激活氯通道调节剂1(CLCA1)是一种分泌型自催化裂解的蛋白质,属于CLCA家族的一员,它能够激活哺乳动物细胞中钙依赖的氯离子电流,并具有锌金属蛋白酶特性。通过发挥其金属蛋白酶和阴离子通道激活作用,CLCA1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黏液高分泌相关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上皮细胞氯离子及其他阴离子的传导调节作用而参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就CLCA1的分子结构、相关特性以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激活氯通道调节剂1 钙激活氯通道 氯离子 黏液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害化立体防控技术在茶园害虫防控中的应用
4
作者 毛志翔 肖宇宙 +9 位作者 柯昌斌 周永升 王博 王宁 沈青 江培海 徐国庆 郭俊 杨博 彭辉银 《中国茶叶》 2021年第11期38-44,共7页
采用包括智能杀虫平台、生物导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捕食螨和异色瓢虫等防控技术,对贵州省凤冈县田坝茶区300 hm2茶园开展主要害虫智能无害化立体防控试验。通过2年实地应用,统计... 采用包括智能杀虫平台、生物导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捕食螨和异色瓢虫等防控技术,对贵州省凤冈县田坝茶区300 hm2茶园开展主要害虫智能无害化立体防控试验。通过2年实地应用,统计防控区主要害虫消长数据发现,无害化立体防控技术能有效控制田坝茶区茶银尺蠖、茶毛虫、木橑尺蠖、茶卷叶蛾、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黑刺粉虱等多种害虫的发生,减轻了害虫对茶树的为害。防控区茶叶产品农药残留分析表明,茶叶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欧盟新修订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EC)No.396/2005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害化防控 茶树害虫 农药残留最大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