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犹豫模糊集与VIKOR的绿色产品设计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鲍宏 李红真 +2 位作者 刘天赐 柯庆镝 张俊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92-3501,共10页
针对绿色产品设计属性不确定及其关联关系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犹豫模糊集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VIKOR)法的绿色产品设计多属性决策方法。利用Pythagorean犹豫模糊数度量产品属性及其特征值得到专家初始权重;考虑绿色设计决策者及... 针对绿色产品设计属性不确定及其关联关系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犹豫模糊集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VIKOR)法的绿色产品设计多属性决策方法。利用Pythagorean犹豫模糊数度量产品属性及其特征值得到专家初始权重;考虑绿色设计决策者及属性关联,运用λ-模糊测度、Shapley值和交叉熵得到决策者及属性关联权重;以综合最大化整体效用和最小化个体遗憾为目标,基于VIKOR法对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排序选择;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既可以综合绿色设计决策者心理,有效区分不同绿色设计方案之间的差别,又可以描述绿色设计决策者和属性间的关联关系,为绿色产品设计多属性决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犹豫模糊集 VIKOR方法 绿色产品设计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涡流监测与Wiener过程的再制造工作辊实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2
作者 宋守许 徐瑞 +2 位作者 蔚辰 李想 柯庆镝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08-3220,共13页
再制造工作辊在热轧工作过程中熔覆层易发生复杂的退化行为,而其性能退化会影响轧制产品的质量。为实时监测轧辊退化情况并预测其剩余寿命,构建一套在线脉冲涡流监测方法和系统,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希尔伯特变换(VMD-Hilbert)方法提取0~50... 再制造工作辊在热轧工作过程中熔覆层易发生复杂的退化行为,而其性能退化会影响轧制产品的质量。为实时监测轧辊退化情况并预测其剩余寿命,构建一套在线脉冲涡流监测方法和系统,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希尔伯特变换(VMD-Hilbert)方法提取0~5000 Hz频率边际谱能量和的增量作为轧辊退化特征。基于此,构造考虑个体差异的状态退化空间模型,结合最大期望(EM)算法和Kalman平滑滤波算法联合对模型中未知参数进行自适应参数估计,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融合监测的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以实现对再制造工作辊实时剩余寿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再制造工作辊剩余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寿命预测 再制造 工作辊 脉冲涡流 WIENER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参数的主动再制造时机分析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柯庆镝 王辉 +1 位作者 刘光复 宋守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899-1904,共6页
针对目前再制造毛坯数量及质量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性能参数的主动再制造时机抉择评价模型。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对产品性能参数在服役过程中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能耗参数为核心指标,分析了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制造、... 针对目前再制造毛坯数量及质量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性能参数的主动再制造时机抉择评价模型。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对产品性能参数在服役过程中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能耗参数为核心指标,分析了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役及再制造过程)中的能耗规律,构建了产品年均能耗函数模型。在该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得到考虑能耗因素的产品最佳主动再制造时间。最后以某型号的直列六缸柴油机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再制造 最佳时间点 服役性能 年均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和性能相似度分析函数的机械产品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柯庆镝 李杰 +2 位作者 吕岩 刘光复 宋守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6-594,共9页
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主动再制造模式下的产品服役性能要求及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需求。通过分析设计参数与服役性能的映射关系,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了性能相似度分析函数。基于结构和性能相似度分析函数,提出了面向主动再... 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主动再制造模式下的产品服役性能要求及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需求。通过分析设计参数与服役性能的映射关系,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了性能相似度分析函数。基于结构和性能相似度分析函数,提出了面向主动再制造的零部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对再制造时域的优化调整。最后以叶轮零件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似度 主动再制造 性能相似度函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性能关联下绿色设计知识表达及获取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柯庆镝 孙伯骜 +2 位作者 薛冰 张雷 陈鹏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17-2726,共10页
在大数据、网络化环境中,设计人员无法有效地利用海量的机电产品设计信息与数据来应对当前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下绿色设计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性能关联的绿色设计知识表达及获取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操作-产品-性能(OPP... 在大数据、网络化环境中,设计人员无法有效地利用海量的机电产品设计信息与数据来应对当前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下绿色设计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性能关联的绿色设计知识表达及获取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操作-产品-性能(OPP)的基本关联构型,提出面向生命周期下绿色设计需求的绿色设计知识表达,并提出该结构内各元素的规范化表达;然后利用同义词林和相似度分析对设计信息及数据进行标注处理,构建基于OPP构型的基础关联词典,提出基于绿色关联度的绿色设计知识获取方法;最后,结合机电产品中液压阀零件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实现绿色设计知识的多层次多粒度表达和有效获取,为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知识表达 知识获取 生命周期 机电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质量需求的机械零件再制造毛坯预处理工艺优化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柯庆镝 田常俊 +3 位作者 李杰 李柏青 翟正树 詹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859-2866,共8页
针对目前再制造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与检测、修复等后续工艺相匹配的问题,通过调研现有再制造毛坯污染物及相应预处理工艺,构建了基于表面质量需求的再制造毛坯预处理工艺能力函数。同时考虑再制造预处理工艺中的能量消耗过程,构建了... 针对目前再制造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与检测、修复等后续工艺相匹配的问题,通过调研现有再制造毛坯污染物及相应预处理工艺,构建了基于表面质量需求的再制造毛坯预处理工艺能力函数。同时考虑再制造预处理工艺中的能量消耗过程,构建了再制造预处理工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表面质量需求的再制造毛坯预处理工艺优化方法。以某款变速箱壳体类零件为研究对象,基于Box-behnken实验数据,构建了超声波清洗预处理工艺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不同表面质量需求下的优化工艺方案,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毛坯 表面预处理 表面质量需求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物发泡过程参数模拟的冰箱门体成型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柯庆镝 杨杰 +1 位作者 李乾坤 田亚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73-280,共8页
针对制冷类产品中隔热发泡层结构的设计问题,分析聚合物发泡过程的物理特性,提出了基于发泡过程参数演化的发泡层结构仿真模型,用于指导相关冰箱门体结构优化设计。结合聚合物发泡工艺的理论过程分析,提取并分析发泡层结构相关联的物理... 针对制冷类产品中隔热发泡层结构的设计问题,分析聚合物发泡过程的物理特性,提出了基于发泡过程参数演化的发泡层结构仿真模型,用于指导相关冰箱门体结构优化设计。结合聚合物发泡工艺的理论过程分析,提取并分析发泡层结构相关联的物理参数演化规律,提出其相应函数表达。通过文献调研及发泡工艺实际模拟实验,分别获取其相关物理参数的统计数据及实际表达,并基于CFD-UDF构建了发泡过程仿真模型,用于冰箱门体结构模拟分析。最后,结合某款冰箱门体结构,分析其发泡层成型状态及过程参数,验证了该发泡过程CFD-UDF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过程 物理参数模拟 CFD仿真 门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涂层材料分布状态的超声应力反演模型构建
8
作者 柯庆镝 罗俊友 +1 位作者 蒋守志 黄海鸿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30-2237,共8页
随着金属增材制造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涂层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及其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但涂层结构中材料复杂分布状态使其局部声弹性特征不确定,导致出现一定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涂层结构材料区域分布,提出其应力反... 随着金属增材制造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涂层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及其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但涂层结构中材料复杂分布状态使其局部声弹性特征不确定,导致出现一定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涂层结构材料区域分布,提出其应力反演方法。首先,基于声弹性理论,分析不同材料及应力分布下超声传播及信号演化过程。其次,结合等离子喷焊增材工艺中涂层结构不同区域的成形过程,分析涂层结构的材料分布状态,重点讨论结合区域的材料分布规律及其声弹性特征表达,构建涂层结构的应力反演模型。最后,采用等离子喷焊增材工艺,设计并制备基体材料(C45E4)和涂层材料(Cu)的涂层结构试件,开展拉/压应力下的超声检测试验,通过实测值与模型值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涂层结构应力反演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模型在涂层结构应力检测中的可行性,可将其作为等离子喷焊增材工艺中涂层成形质量评估及状态监测的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结构 超声检测 声弹性特征 增材制造 材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复涂层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的再制造毛坯表面污染物状态评估
9
作者 柯庆镝 姜丰 +2 位作者 张鹏 田常俊 秦小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340-2347,2356,共9页
针对再制造工程中毛坯修复前的表面污染腐蚀物及其预处理工艺问题,结合再制造毛坯预处理及修复实验,分析了毛坯表面污染腐蚀物含量对修复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再制造毛坯表面污染腐蚀物含量的研究,分析其对再制造修复涂层质量的... 针对再制造工程中毛坯修复前的表面污染腐蚀物及其预处理工艺问题,结合再制造毛坯预处理及修复实验,分析了毛坯表面污染腐蚀物含量对修复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再制造毛坯表面污染腐蚀物含量的研究,分析其对再制造修复涂层质量的影响规律,而后设计了考虑污染腐蚀物含量的再制造修复涂层结构样件,对其涂层结构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及对比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表面污染腐蚀物增多会导致其后续修复涂层结构的力学性能迅速下降,且其影响规律是非线性的。最后,结合力学实验结果构造了该影响规律的映射函数,在考虑再制造修复涂层服役性能需求下,基于该函数可给出表面污染物含量的合理阈值区间,从而进一步合理规划再制造毛坯预处理工艺,为再制造工程实践提供数据及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毛坯 表面污染腐蚀物 修复涂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环境下等截面结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10
作者 柯庆镝 谢敏 +1 位作者 李乾坤 田亚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7-867,共11页
针对机电产品在多场环境中的结构部件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微分单元的零件等截面优化设计方法。结合等截面结构特性及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零件等截面模型及性能表达,并基于多场服役环境下(如温度场、静力场等)性能需求,分析了零件等截... 针对机电产品在多场环境中的结构部件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微分单元的零件等截面优化设计方法。结合等截面结构特性及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零件等截面模型及性能表达,并基于多场服役环境下(如温度场、静力场等)性能需求,分析了零件等截面拓扑变化与其性能变化之间的映射关系,尤其针对其强度需求,建立了其截面结构惯性矩演化过程模型,提出了多场服役性能需求下零件等截面优化设计方法。结合某型号制冷类产品中门体饰条零件,分析了其结构截面拓扑形状,提出了满足其各类服役性能需求的优化截面结构,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环境 等截面结构 性能分析 结构优化 机电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废汽车拆卸回收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志峰 张少亭 +1 位作者 宋守许 柯庆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0,共4页
报废汽车的有效回收对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基于回收策略的层次拆卸模型,建立了回收经济性评估模型定量评估回收收益,并结合一个具体拆卸实例对经济性模型加以说明,最后对提高回... 报废汽车的有效回收对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基于回收策略的层次拆卸模型,建立了回收经济性评估模型定量评估回收收益,并结合一个具体拆卸实例对经济性模型加以说明,最后对提高回收经济性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汽车 回收 层次拆卸模型 经济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寿命匹配的零部件再制造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宋守许 冯艳 +1 位作者 柯庆镝 刘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3-1329,共7页
再制造毛坯是退役后的产品,其零部件存在状态不确定的问题,无法实现产品中配合零件的最佳利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寿命匹配的零部件再制造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产品失效中所存在的"短板效应",提出了零部件寿命均值匹配和... 再制造毛坯是退役后的产品,其零部件存在状态不确定的问题,无法实现产品中配合零件的最佳利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寿命匹配的零部件再制造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产品失效中所存在的"短板效应",提出了零部件寿命均值匹配和倍数匹配的寿命匹配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寿命匹配方法;建立了设计信息与服役特性映射模型及基于该映射模型的反馈设计机制;最后,以曲轴-轴套系统为例进行寿命匹配,对其初始设计参数进行面向再制造的改进,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毛坯 寿命匹配 再制造优化设计 服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潜力分析的产品低碳创新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鲍宏 胡迪 +1 位作者 张城 柯庆镝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53-2060,共8页
针对当前低碳产品创新设计难以在设计早期识别进化潜力空间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潜力分析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产品低碳创新设计方法。构建功能—结构—特征的碳排放递归解算模型,并对低碳设计特征表达进行了研究。分析低碳产品演化需求... 针对当前低碳产品创新设计难以在设计早期识别进化潜力空间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潜力分析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产品低碳创新设计方法。构建功能—结构—特征的碳排放递归解算模型,并对低碳设计特征表达进行了研究。分析低碳产品演化需求类型及表达方式,基于环境化质量功能配置和粗糙集进行需求映射,通过进化潜力值提取低碳进化设计特征,并将其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创新法则、进化路线及设计知识相关联,给出产品低碳设计的进化方向和策略,从而支持面向产品更新换代的低碳设计。通过洗碗机产品的设计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设计 创新方法 碳排放解算 潜力分析 产品进化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心轨迹特征的发动机曲轴再制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玉琳 胡锦强 +1 位作者 柯庆镝 宋守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01-1607,共7页
运用主动再制造理论对再制造毛坯质量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心轨迹特征的发动机曲轴再制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运用不变矩算法提取同一发动机曲轴不同磨损状态下轴心轨迹的特征量,建立特征量与磨损量之间的映射... 运用主动再制造理论对再制造毛坯质量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心轨迹特征的发动机曲轴再制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运用不变矩算法提取同一发动机曲轴不同磨损状态下轴心轨迹的特征量,建立特征量与磨损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来判断发动机零部件的再制造性,从而实现对任意状态下曲轴磨损的量化。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曲轴磨损量进行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寻求曲轴服役期内最佳再制造时机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判别依据,同时为服役期内伴随产品失效的同批次再制造毛坯质量的不确定性控制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再制造 不确定性 轴心轨迹 曲轴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件表面损伤对再制造修复件承载能力影响的超声相控阵检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海鸿 刘文杰 +2 位作者 钱正春 王江龙 柯庆镝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41,共10页
零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损伤会影响其再制造修复时的界面结合质量,从而降低承载能力。为得到零件表面损伤大小对修复件承载能力的影响,对表面预制不同宽度损伤的基体材料进行等离子喷焊再制造修复,采用超声相控阵对施加三点弯曲载荷... 零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损伤会影响其再制造修复时的界面结合质量,从而降低承载能力。为得到零件表面损伤大小对修复件承载能力的影响,对表面预制不同宽度损伤的基体材料进行等离子喷焊再制造修复,采用超声相控阵对施加三点弯曲载荷的修复件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提取A扫波形图中二次底波声程,得到不同载荷下二次底波声程变化曲线,根据曲线转折点得出修复件界面裂纹萌生时的载荷F_A;通过定量化处理C扫俯视图中缺陷并计算其面积占比,得到不同载荷下缺陷面积占比的变化曲线,根据曲线转折点得出界面初始缺陷演化时的载荷F_C。结果表明,F_A和F_C都能够反映修复件承载能力与基体表面损伤的线性关系;在误差小于5%的前提下,表面损伤宽度每增加1 mm,修复件承载能力约下降0.1 kN;并且相较于F_A,F_C的大小降低了11.12%,从而能够建立表面损伤对修复件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为评定表面损伤零件的再制造质量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损伤 承载能力 超声相控阵 A扫波形图 C扫俯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疲劳与磨损的曲轴主动再制造时机选择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守许 邱权 +1 位作者 卜建 柯庆镝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9-287,共9页
为了解决再制造时机不确定问题,从疲劳和磨损两方面研究了曲轴的主动再制造时机。根据疲劳强度冗余因子及最小油膜厚度临界阈值,提出疲劳主动再制造时机与磨损主动再制造时机的概念。运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软件AVL-EXCITE,建立了柴油机... 为了解决再制造时机不确定问题,从疲劳和磨损两方面研究了曲轴的主动再制造时机。根据疲劳强度冗余因子及最小油膜厚度临界阈值,提出疲劳主动再制造时机与磨损主动再制造时机的概念。运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软件AVL-EXCITE,建立了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的弹性液体动力润滑仿真计算模型,用于计算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并以Holland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综合考虑疲劳和磨损主动再制造时机,建立了曲轴主动再制造时机选择流程,以确定曲轴的最佳再制造时机。以某型号柴油机曲轴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再制造 疲劳 磨损 最小油膜厚度 曲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叶轮主动再制造设计和时机调控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守许 卜建 柯庆镝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62-1869,1878,共9页
针对目前再制造中零部件经常出现的"滞后再制造"或"提前再制造"问题,提出了离心压缩机叶轮主动再制造设计和时机调控方法。选取关键零部件特征结构,结合疲劳寿命理论和叶轮设计基础,建立结构与服役性能的映射模型,... 针对目前再制造中零部件经常出现的"滞后再制造"或"提前再制造"问题,提出了离心压缩机叶轮主动再制造设计和时机调控方法。选取关键零部件特征结构,结合疲劳寿命理论和叶轮设计基础,建立结构与服役性能的映射模型,实现关键零部件的主动再制造设计。通过优化特征结构参数,改变零部件服役寿命和再制造临界点,并与产品综合性能劣化拐点相匹配,完成零部件主动再制造时机调控。以PCL8L型叶轮为例,基于构建的叶轮特征结构(出口安放角、入口安放角和后缘厚度)与寿命之间的量化关系模型,在当前定期维护需求下,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验证了主动再制造设计和时机调控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再制造 离心压缩机 特征结构 时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耦合矩阵的主动再制造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守许 汪伟 柯庆镝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4-752,共9页
在再制造设计阶段,由于零件结构间的相互耦合,片面优化局部结构而导致零件整体性能劣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结构耦合矩阵的概念,建立了结构耦合函数矩阵来表征结构强度与结构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并建立了结构影响因子... 在再制造设计阶段,由于零件结构间的相互耦合,片面优化局部结构而导致零件整体性能劣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结构耦合矩阵的概念,建立了结构耦合函数矩阵来表征结构强度与结构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并建立了结构影响因子矩阵来反映结构强度受结构特征参数的影响程度。给出基于结构耦合矩阵的再制造优化设计方法,以零件整体强度优化为目标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实现了零件整体性能提升。以6L240型号柴油机曲轴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耦合 主动再制造 结构耦合矩阵 优化设计 再制造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熔丝制造3D打印能效优化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鲍宏 杨靖 +2 位作者 柯庆镝 李红真 么永政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15-2226,共12页
基于响应面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熔丝制造3D打印能效进行预测与优化。首先,利用田口方法设计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得出对加工能效影响较为显著的3个因素即层高、打印速度和热床温度;然后,通过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 基于响应面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熔丝制造3D打印能效进行预测与优化。首先,利用田口方法设计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得出对加工能效影响较为显著的3个因素即层高、打印速度和热床温度;然后,通过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加工能效预测模型,并与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模预测性能更优;最后,建立以加工时间和能效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利用NSGA-Ⅱ、MOEA/D、SPEA2和MOPSO 4种算法分别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比较4种算法的Pareto前沿,结果表明NSGA-Ⅱ算法在求解此问题时综合表现最佳,对比NGSA-Ⅱ算法求得的优化结果与试验结果可知,NSGA-Ⅱ算法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制造 能效 支持向量回归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件结构耦合关系的主动再制造设计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守许 汪伟 +1 位作者 柯庆镝 邱权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521-2526,2538,共7页
针对再制造设计过程中优化零件某一薄弱结构可能导致零件整体性能劣化的问题,对零件结构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结构功能耦合系统概念,建立了结构功能耦合系统模型,用结构影响因子表达结构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动再制... 针对再制造设计过程中优化零件某一薄弱结构可能导致零件整体性能劣化的问题,对零件结构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结构功能耦合系统概念,建立了结构功能耦合系统模型,用结构影响因子表达结构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动再制造在零件层级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零件全生命周期内整体性能的提升,并以发动机曲轴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再制造 结构耦合关系 结构影响因子 结构功能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