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早熟梨早期落叶、二次开花和果实偏小现象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6
1
作者 柯冠武 郭林榕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南方早熟梨 早期落叶 二次开花 果实 原因 种植面积 东南亚国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假种皮的发生和果实的个体发育 被引量:11
2
作者 柯冠武 王长春 黄进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22-26,共5页
本文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龙眼假种皮的发生和果实的个体发育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观察结果认为,龙眼果实的个体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期是果皮和种皮生长期,约50天左右;第2期是假种皮,子叶生长及果实成熟期,约60天左右。果皮和... 本文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龙眼假种皮的发生和果实的个体发育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观察结果认为,龙眼果实的个体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期是果皮和种皮生长期,约50天左右;第2期是假种皮,子叶生长及果实成熟期,约60天左右。果皮和种皮的明显生长在前,且几乎是同步的;假种皮明显生长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种皮 发生位置 个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龙眼低产原因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8
3
作者 柯冠武 唐自法 刘荣芳 《中国南方果树》 1998年第1期25-26,共2页
福建龙眼低产原因及解决途径@柯冠武@唐自法@刘荣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龙眼低产原因及解决途径柯冠武唐自法刘荣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省龙眼发展很... 福建龙眼低产原因及解决途径@柯冠武@唐自法@刘荣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龙眼低产原因及解决途径柯冠武唐自法刘荣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省龙眼发展很快,1996年全省龙眼种植面积802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低产原因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症状与龙眼鬼帚病相同的枝梢新害虫——龙眼亥麦蛾 被引量:5
4
作者 柯冠武 王长春 《中国果树》 1990年第2期37-38,共2页
鬼帚病是我国龙眼产区普遍发生的最严重病害。发生严重时,影响龙眼新梢生长和开花结果,导致树势衰弱,降低当年产量。其症状表现为受害新梢小叶卷曲皱缩,呈丛枝状;受害花穗各级侧花序不能正常伸开。形成密集的花丛,花朵臃肿肥大,开花失... 鬼帚病是我国龙眼产区普遍发生的最严重病害。发生严重时,影响龙眼新梢生长和开花结果,导致树势衰弱,降低当年产量。其症状表现为受害新梢小叶卷曲皱缩,呈丛枝状;受害花穗各级侧花序不能正常伸开。形成密集的花丛,花朵臃肿肥大,开花失常且多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鬼帚病 危害 龙眼亥麦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龙眼科技工作的进展与成就 被引量:12
5
作者 柯冠武 《中国果树》 1989年第4期6-8,14,共4页
一、概况龙眼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为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的珍品,受到人们的喜爱。据分析测定,龙眼果实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含维生素C43.12~163.70mg/100g,维生素K196.5... 一、概况龙眼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为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的珍品,受到人们的喜爱。据分析测定,龙眼果实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含维生素C43.12~163.70mg/100g,维生素K196.5mg/100g,以及蛋白质和其它无机盐类等,可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桂圓干享有盛誉,龙眼糖水罐头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龙眼主要分布在福建、广西、广东、台湾和四川各省(区),云南、贵州亦有少量栽培。1988年我国龙眼栽植面积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科研 成就 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果园耕作制度是我国龙眼生产走出低迷的有效途径
6
作者 柯冠武 金光 《中国果业信息》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龙眼生产得到飞速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亚太地区办 公室公布的数据,2003年世界龙眼种植面积为90万hm^2多,产量135.8万~178.9万t。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0.87%。其中,我国龙眼面积最大、产量最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龙眼生产得到飞速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亚太地区办 公室公布的数据,2003年世界龙眼种植面积为90万hm^2多,产量135.8万~178.9万t。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0.87%。其中,我国龙眼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分别为70万~75万hm^2,80万~90万t;泰国10.2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生产 耕作制度 联合国粮农组织 果园 种植面积 总产量 改革开放 亚太地区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花芽形态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长春 柯冠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55-58,共4页
本研究是在东壁龙眼花序发育和花朵分化次序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龙眼花芽形态分化为3个时期:花序主轴分化期、多级花序快速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分化受冬季气温的制约。同时,以龙眼花芽形态分化的始期1月中下旬为依据,... 本研究是在东壁龙眼花序发育和花朵分化次序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龙眼花芽形态分化为3个时期:花序主轴分化期、多级花序快速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分化受冬季气温的制约。同时,以龙眼花芽形态分化的始期1月中下旬为依据,讨论了龙眼结果母枝的培养和控梢促花的相应丰产稳产的农业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芽分化 时期划分 气候关系 龙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土酶分析对福建龙眼品种的分类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熹 柯冠武 《中国果树》 1989年第1期18-21,共4页
龙眼是原产于我国的名贵特产,为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福建栽培龙眼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由于生态环境适宜,经自然演化和人工培育,使福建龙眼在种质资源、产区分布和产量水平都居全国首位。同工酶分析是衡量天然植物种群中遗传变异程度... 龙眼是原产于我国的名贵特产,为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福建栽培龙眼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由于生态环境适宜,经自然演化和人工培育,使福建龙眼在种质资源、产区分布和产量水平都居全国首位。同工酶分析是衡量天然植物种群中遗传变异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应用同工酶研究果树植物的种质特征及亲缘关系等报道较多,在柑桔、苹果、梨、葡萄、桃等果树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品种 过氧化物酶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子脱涩方法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熊月明 唐自法 +1 位作者 柯冠武 陈峥 《中国南方果树》 1998年第4期40-41,共2页
柿子脱涩方法试验熊月明唐自法柯冠武陈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我们曾于1996年开展了柿果脱涩试验,其中应用谷氨酸钠脱涩仅需两天,柿果即呈现固有的风味和品质,但果皮出现褐色小斑点,影响外观,而另... 柿子脱涩方法试验熊月明唐自法柯冠武陈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我们曾于1996年开展了柿果脱涩试验,其中应用谷氨酸钠脱涩仅需两天,柿果即呈现固有的风味和品质,但果皮出现褐色小斑点,影响外观,而另一些处理果面有残留物。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 脱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春节前应市的产期调节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自法 柯冠武 《中国果树》 1996年第2期26-27,共2页
枇杷春节前应市的产期调节试验唐自法,柯冠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03)1前言果树产期调节是当今园艺作物栽培技术的一大突破。它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收获期的提早或推后;二是一年多次收获。果树产期调节是通... 枇杷春节前应市的产期调节试验唐自法,柯冠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03)1前言果树产期调节是当今园艺作物栽培技术的一大突破。它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收获期的提早或推后;二是一年多次收获。果树产期调节是通过耕作处理诸如施用肥料、土壤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产期调节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反季节催花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月明 黄雄峰 +1 位作者 郭林榕 柯冠武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2年第12期30-31,共2页
1培养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 正常造或反季节龙眼催花,都须有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才能实现丰产优质。要培养合理的群体和个体结构,通过合理修剪和整形,以保证枝梢的生长和光照空间,使枝条质量达到一致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 1培养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 正常造或反季节龙眼催花,都须有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才能实现丰产优质。要培养合理的群体和个体结构,通过合理修剪和整形,以保证枝梢的生长和光照空间,使枝条质量达到一致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果园培肥管理,注重花穗形成后,侧花穗枝(花架)抽生5~6cm时花前肥的施用,以增强树势,提高着果并促进幼果迅速长大。切实搞好新梢萌动、抽梢展叶期和花穗形成初期病虫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反季节催花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芦柑绿色食品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12
作者 郭林榕 陈文光 +1 位作者 熊月明 柯冠武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3年第8期1-3,共3页
关键词 福建 芦柑生产 绿色食品 现状 发展前景 栽培技术 基地建设 种苗选择 果园生草制 病虫害防治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早熟、短低温水蜜桃85-007引种初报
13
作者 熊月明 柯冠武 陈峥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19-20,共2页
85-007水蜜桃是美国佛罗里达州育成的短温型早熟鲜食品种。该桃除在美国南部栽种外,还引入巴西、澳大利亚、泰国、以色列和我国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热带、亚热带地区桃生产影响极大。我国1985年引进,省果树所1995年从浙江农大引... 85-007水蜜桃是美国佛罗里达州育成的短温型早熟鲜食品种。该桃除在美国南部栽种外,还引入巴西、澳大利亚、泰国、以色列和我国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热带、亚热带地区桃生产影响极大。我国1985年引进,省果树所1995年从浙江农大引进试种,定植后2年平均株产8kg,第3年平均株产30.5 kg,最高株产52.5 kg。经3年连续观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 85-007 引种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茎尖染色体核型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国阳 唐自法 柯冠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80-83,共4页
通过对5个龙眼品种茎尖染色体的观察和核型的研究,结果如下:1.龙眼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x=30。2.龙眼茎尖染色单体长度多在4—12μ之间,为稳定的染色体场。3.龙眼茎尖染色体多为棒状前染色体型,说明龙眼植物种为近不旺盛的种内分化。4.... 通过对5个龙眼品种茎尖染色体的观察和核型的研究,结果如下:1.龙眼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x=30。2.龙眼茎尖染色单体长度多在4—12μ之间,为稳定的染色体场。3.龙眼茎尖染色体多为棒状前染色体型,说明龙眼植物种为近不旺盛的种内分化。4.五个品种的核型如下:福眼,2n=2x=30=16m+10Sm+4T;东壁,2n=2x=30=14m+10Sm+2st+4T;赤壳,2n=2x=30=16m+8Sm+2st+4T;西园,2n=2x=30=14m+12Sm+4T;广东石硖,2n=2x=30=18m+8Sm+4T。5.广东石硖为较原始型(2A),其余为2B。作者认为,龙眼茎尖染色体可以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同时,用核型研究的龙眼进化结果与他人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染色体 核型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品种染色体数目观察初报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国阳 柯冠武 《中国果树》 1989年第2期36-37,35,共3页
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主要载体。从Renak(1841)发现细胞有丝分裂现象,Waldeya(1888)把染色小粒定名为染色体以来,许多学者相继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很大的进展,肯定了染色体的研究在遗传育种、分类起源研究和种质鉴定上的广泛应用前... 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主要载体。从Renak(1841)发现细胞有丝分裂现象,Waldeya(1888)把染色小粒定名为染色体以来,许多学者相继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很大的进展,肯定了染色体的研究在遗传育种、分类起源研究和种质鉴定上的广泛应用前景。我国果树细胞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在梨、苹果、山楂、李、杏、枇杷、油梨等果树上进行研究均取得了进展。龙眼(Euphoria longana Lam.)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为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它属于无患子科,龙眼属,龙眼种。一些学者如Bose(1949)、Bhadhuri(1949)、陈瑞阳(1985)等均对该科属植物作了细胞学的观察研究,指出龙眼植物种的染色体数目2n=2x=30。至于龙眼品种之间的染色体倍数性观察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品种 染色体 遗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农业科技交流贵在消化和创新——龙眼催花技术引进试验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4
16
作者 柯冠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0年第S1期236-238,共3页
在台湾 ,应用氯酸钾土施对龙眼催花的技术是有效的。该技术在福建省不同生态、品种龙眼产区模仿试验 ,催花、成穗、座果率均低 ,针对效果不能重现问题 ,因地制宜开展了多点反复研究 ,探讨了氯酸钾催花作用的机理、施用技术以及氯酸钾与... 在台湾 ,应用氯酸钾土施对龙眼催花的技术是有效的。该技术在福建省不同生态、品种龙眼产区模仿试验 ,催花、成穗、座果率均低 ,针对效果不能重现问题 ,因地制宜开展了多点反复研究 ,探讨了氯酸钾催花作用的机理、施用技术以及氯酸钾与植株生育状况的关系 ,使催花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催花技术 闽台农业 交流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化是福建芦柑发展的必由之路
17
作者 柯冠武 《中国果业信息》 1999年第1期10-10,共1页
福建省为全国最大的芦柑(椪柑)产区,芦柑的种植面积为全省柑桔总面积的35%,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43%。但福建芦柑生产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远离消费中心,交通壅塞,工本费高;二是采后处理技术仍处于纸箱保鲜的初级阶段,仍以重量计衡分级,单... 福建省为全国最大的芦柑(椪柑)产区,芦柑的种植面积为全省柑桔总面积的35%,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43%。但福建芦柑生产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远离消费中心,交通壅塞,工本费高;二是采后处理技术仍处于纸箱保鲜的初级阶段,仍以重量计衡分级,单位包装内果实的大小、形状、色泽参差不齐,至今没有一套现代化的洗果、挑选、打蜡、分级包装生产线和大型低温贮藏设施,难以保证商品质量;三是各立门户各订商标(如漳州芦柑、长泰芦柑、平和芦柑、永春芦柑等),全省尚未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和品牌注册商标,难以形成整体市场营销力和信誉。 据此认为:福建芦柑要实现第二次腾飞,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贯彻“一稳定、二调整、三提高”的调控根本方针,实现芦柑行业的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