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覆金属合金和WC复合涂层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昌炽 唐西南 +1 位作者 查莹 张展 《四川兵工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20-22,共3页
利用2kWCWCO_2激光在金属或零件表面熔覆0.10~10.00毫米的金属合金和WC复合耐磨涂层;并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硬度分布与熔覆工艺的关系;获得了无缺陷,与基体冶金结合的优质涂层,在一些模具及其它磨损零件的修复中,性能良好。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耐磨性 WC复合涂层 金属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麦角新碱三针法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2
作者 徐京晶 刘玉凌 +3 位作者 查莹 乔福元 邓东锐 刘海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为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发生,探索合理的宫缩剂给药方案。方法将100例瘢痕子宫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马来酸麦角新碱组(Ergometrine Maleate,E组)和卡贝缩宫素组(Carbetocin,C组),每组50例,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 目的为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发生,探索合理的宫缩剂给药方案。方法将100例瘢痕子宫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马来酸麦角新碱组(Ergometrine Maleate,E组)和卡贝缩宫素组(Carbetocin,C组),每组50例,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分别于术中开始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肌肉注射(E组)或卡贝缩宫素持续静脉滴注(C组),观察并记录术中、术后24h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所有产妇无一人发生严重的产后大出血。E组和C组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69.7±147.1)mL和(487.8±163.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E组术后出血量及总出血量(198.3±95.7)/(668.0±207.0)mL均明显低于C组(280.2±145.7)/(768.0±223.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第2天E组Hb[(109.1±10.8)g/L]明显高于C组[(103.9±12.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发生。与卡贝缩宫素比较,马来酸麦角新碱肌肉注射分次给药方案在减少术中出血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在预防术后出血方面优于持续静脉滴注卡贝缩宫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麦角新碱 再次剖宫产 产后出血 卡贝缩宫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洋 亢庆铃 +4 位作者 查莹 庄绪翠 李伟 余楠 曾万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并被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的双胎妊娠患者51例,根据是否施行宫颈环扎术将患者分为宫颈...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并被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的双胎妊娠患者51例,根据是否施行宫颈环扎术将患者分为宫颈环扎组和保守治疗组,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宫颈环扎组有晚期流产史者比例较高,延长孕天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未足月胎膜早破率、晚期流产率、<32周早产率、<34周早产率、<35周早产率、<37周早产率、分娩孕周、剖宫产率、Apgar评分1 min<7分发生率、Apgar评分5 min<7分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极低出生体重儿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宫颈长度≤25 mm,以及宫颈长度≤15 mm、15 mm<宫颈长度≤25 mm时的妊娠结局,结果显示:两组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晚期流产率、<37周早产率、<35周早产率、<34周早产率、<32周早产率、分娩孕周、延长孕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守治疗无显著差别,对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不建议施行宫颈环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双胎妊娠 宫颈环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血浆雌三醇-16-葡萄糖醛酸苷、17-羟基孕酮与分娩启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康祺 查莹 +1 位作者 曾万江 刘海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9-675,699,共8页
目的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同时定量检测妊娠晚期孕妇临产前后血浆中雌三醇-16-葡萄糖醛酸苷(estriol-16-glucuronide,E3-16-G)、17-羟基孕酮(17-hydroxyprogesterone,17-O... 目的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同时定量检测妊娠晚期孕妇临产前后血浆中雌三醇-16-葡萄糖醛酸苷(estriol-16-glucuronide,E3-16-G)、17-羟基孕酮(17-hydroxyprogesterone,17-OHP)的浓度,并探究其与分娩启动的关系及对分娩启动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117名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其血浆样本作为检测标本。根据采血时是否足月及临产情况分为4组,早产未临产组(10例)、早产临产组(10例)、足月未临产组(57例)、足月临产组(40例)。应用前期建立的LC-MS/MS法同批检测所有的血浆标本中E3-16-G及17-OHP浓度;收集孕妇的基本资料,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倾向评分配对(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比较临产前后孕妇血浆中E3-16-G、17-OHP的浓度差异,并对测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等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孕妇妊娠晚期临产前血浆中E3-16-G的中位数浓度为47.22 ng/mL,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浓度范围为46.44~64.32 ng/mL;17-OHP的中位数浓度为8.42 ng/mL,95%CI浓度范围为8.13~9.93 ng/mL。妊娠晚期临产后血浆中E3-16-G的中位数浓度为76.86 ng/mL,95%CI浓度范围为71.73~104.53 ng/mL;17-OHP的中位数浓度为8.09 ng/mL,95%CI浓度范围为7.37~9.36 ng/mL。足月孕妇临产前后血浆E3-16-G/17-OHP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孕妇临产前后血浆中E3-16-G/17-OHP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孕妇血浆中E3-16-G与17-OHP水平为弱正相关关系(r=0.225,P<0.05),17-OHP水平与妊娠天数为弱负相关关系(r=-0.21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3-16-G/17-OHP是足月分娩启动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中E3-16-G/17-OHP比值增加可提示分娩启动风险增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E3-16-G/17-OHP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9,E3-16-G/17-OHP比值为8.68时,正确指数最大,此时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79.17%。结论血浆E3-16-G/17-OHP比值与足月分娩启动有关,E3-16-G/17-OHP比值对预测足月分娩启动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启动 E3-16-G 17-OHP Logistic回归分析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