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齿纹蜒螺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柒壮林
王一农
+1 位作者
陈德云
李云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5-508,共4页
随机采集了浙江省舟山西轩岛海滨的齿纹蜒螺197个,测量了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及体质量(y)。分析了各参数间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齿纹蜒螺的4个参数相互间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壳长对体质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体质...
随机采集了浙江省舟山西轩岛海滨的齿纹蜒螺197个,测量了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及体质量(y)。分析了各参数间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齿纹蜒螺的4个参数相互间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壳长对体质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了壳高(不显著变量),建立了壳长和壳宽对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2.434+0.155x1+0.063x2(x1<0.01,x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纹蜒螺
形态性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温度下罗非鱼人工感染海豚链球菌后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
被引量:
5
2
作者
柒壮林
祝璟琳
+6 位作者
杨弘
邹芝英
乐贻荣
李大宇
肖炜
单航宇
韩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4-41,共8页
在28℃、33℃两种温度下,用海豚链球菌人工感染尼罗罗非鱼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两个温度水平病鱼的血清总蛋白(TP)随时间延长都呈现升高趋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
在28℃、33℃两种温度下,用海豚链球菌人工感染尼罗罗非鱼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两个温度水平病鱼的血清总蛋白(TP)随时间延长都呈现升高趋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3℃实验组ALT、AST活性比28℃实验组达峰值时间短,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钾(K+)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后降低,钠(N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肌酐含量呈上升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28℃实验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3℃实验组呈升高趋势;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3℃实验组各个时间点基本高于28℃实验组;球蛋白(GLO)随感染后时间延长呈现升高趋势,至120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温度组间各时间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33℃实验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28℃实验组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小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嗜酸性的红色小体,颗粒变性。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的尼罗罗非鱼肝脏、肾脏均有损伤,造成功能障碍,高温时损伤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温度
人工感染
海豚链球菌
血液
生化指标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鲇稚鱼爆发性死亡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
7
3
作者
蒋礼平
梁勤朗
+6 位作者
李云兰
佘容
吴宗文
柒壮林
陈章
帅柯
张建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1,共6页
2012年7月,四川简阳市某养殖户水泥培育池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稚鱼发生了爆发性死亡,针对患病南方鲇稚鱼进行了寄生虫学、细菌学及病毒学鉴定。结果显示,病鱼鳃丝压片及体表粘液涂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未发现寄生虫。无菌操作分...
2012年7月,四川简阳市某养殖户水泥培育池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稚鱼发生了爆发性死亡,针对患病南方鲇稚鱼进行了寄生虫学、细菌学及病毒学鉴定。结果显示,病鱼鳃丝压片及体表粘液涂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未发现寄生虫。无菌操作分离得到2株优势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这两株细菌均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动物回归感染试验表明其患病症状同自然发病症状,证明该菌为致病菌。14种常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病菌对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和美福仙敏感,对强力霉素、四环素、氟哌酸等10种药物不敏感。对病鱼组织匀浆攻毒试验和疑似病毒PCR检测,结果Ⅱ型疱疹病毒和蛙虹彩病毒特异性引物未能扩增出条带,仅斑点叉尾病毒orf 8引物扩增出157 bp大小的片段,且攻毒试验组鱼全部死亡,对照组鱼未死。因此确定该批爆发性死亡的南方鲇稚鱼感染斑点叉尾病毒。综上所述,此次爆发性死亡的南方鲇稚鱼病原经鉴定为斑点叉尾病毒和维氏气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斑点叉尾鮰病毒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齿纹蜒螺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柒壮林
王一农
陈德云
李云航
机构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5-508,共4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局项目(2008C50027)
文摘
随机采集了浙江省舟山西轩岛海滨的齿纹蜒螺197个,测量了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及体质量(y)。分析了各参数间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齿纹蜒螺的4个参数相互间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壳长对体质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了壳高(不显著变量),建立了壳长和壳宽对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2.434+0.155x1+0.063x2(x1<0.01,x2<0.05)。
关键词
齿纹蜒螺
形态性状
分析
Keywords
Nerita yoldi
morphological trait
analysis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温度下罗非鱼人工感染海豚链球菌后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
被引量:
5
2
作者
柒壮林
祝璟琳
杨弘
邹芝英
乐贻荣
李大宇
肖炜
单航宇
韩珏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4-41,共8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2A0508)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经费
文摘
在28℃、33℃两种温度下,用海豚链球菌人工感染尼罗罗非鱼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两个温度水平病鱼的血清总蛋白(TP)随时间延长都呈现升高趋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3℃实验组ALT、AST活性比28℃实验组达峰值时间短,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钾(K+)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后降低,钠(N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肌酐含量呈上升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28℃实验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3℃实验组呈升高趋势;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3℃实验组各个时间点基本高于28℃实验组;球蛋白(GLO)随感染后时间延长呈现升高趋势,至120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温度组间各时间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33℃实验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28℃实验组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小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嗜酸性的红色小体,颗粒变性。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的尼罗罗非鱼肝脏、肾脏均有损伤,造成功能障碍,高温时损伤更严重。
关键词
罗非鱼
温度
人工感染
海豚链球菌
血液
生化指标
组织病理
Keywords
Tilapia
temperature
artificially infection
Streptococcus iniae
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
histopathology
分类号
S941.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鲇稚鱼爆发性死亡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
7
3
作者
蒋礼平
梁勤朗
李云兰
佘容
吴宗文
柒壮林
陈章
帅柯
张建禄
机构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1,共6页
基金
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2011CCZ0005)
文摘
2012年7月,四川简阳市某养殖户水泥培育池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稚鱼发生了爆发性死亡,针对患病南方鲇稚鱼进行了寄生虫学、细菌学及病毒学鉴定。结果显示,病鱼鳃丝压片及体表粘液涂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未发现寄生虫。无菌操作分离得到2株优势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这两株细菌均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动物回归感染试验表明其患病症状同自然发病症状,证明该菌为致病菌。14种常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病菌对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和美福仙敏感,对强力霉素、四环素、氟哌酸等10种药物不敏感。对病鱼组织匀浆攻毒试验和疑似病毒PCR检测,结果Ⅱ型疱疹病毒和蛙虹彩病毒特异性引物未能扩增出条带,仅斑点叉尾病毒orf 8引物扩增出157 bp大小的片段,且攻毒试验组鱼全部死亡,对照组鱼未死。因此确定该批爆发性死亡的南方鲇稚鱼感染斑点叉尾病毒。综上所述,此次爆发性死亡的南方鲇稚鱼病原经鉴定为斑点叉尾病毒和维氏气单胞菌。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斑点叉尾鮰病毒
病原
Keywords
Silurus meridionalis
Aeromonas veronii
channel catfish virus
pathogen
分类号
S943.12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齿纹蜒螺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柒壮林
王一农
陈德云
李云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温度下罗非鱼人工感染海豚链球菌后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
柒壮林
祝璟琳
杨弘
邹芝英
乐贻荣
李大宇
肖炜
单航宇
韩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方鲇稚鱼爆发性死亡的病原鉴定
蒋礼平
梁勤朗
李云兰
佘容
吴宗文
柒壮林
陈章
帅柯
张建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