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柏爱琴 陈韬 +1 位作者 罗应华 李嘉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5,共11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十万大山、花坪、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设置9个100 m×100 m固定样地,将每个样地划分为25个20 m×20 m的样方,再将样方划分为16个5 m×5 m的小样方;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即径级结构代替树龄...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十万大山、花坪、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设置9个100 m×100 m固定样地,将每个样地划分为25个20 m×20 m的样方,再将样方划分为16个5 m×5 m的小样方;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即径级结构代替树龄结构)的方法,用胸径(D_(BH))将壳斗科(Fagaceae)树种个体划分为小树(1.0 cm≤D_(BH)<5.0 cm)、中树(5.0 cm≤D_(BH)<20.0 cm)、大树(D_(BH)≥20.0 cm)3个径级阶段;选取样地中胸径D_(BH)≥1.0 cm的所有壳斗科个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每木检尺,记录树种名称,测定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等测树因子以及每棵树的位置坐标;以空间聚集程度为评价指标,以海拔、经度、纬度、年降水量、春季降水、夏季降水、年均温、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1月份均温、7月份均温为影响因素,采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法(Kruskal-Wallis test,K-W检验)、Ripley L函数结合完全随机模型(CSR)、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壳斗科不同径级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各因素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壳斗科小树、中树、整个类群的分布格局主要是聚集分布,而大树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随径级的增加,壳斗科树种的聚集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小树、中树、整体、大树。②小树、中树、整个类群在10 m空间尺度上的聚集程度(L_(10)),与年降水、年均温、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1月份均温、7月份均温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小树阶段的空间聚集程度更易受气温、降水的影响;大树的聚集程度(L_(10)),与年均温、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1月份均温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壳斗科各径级树种的聚集程度,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海拔呈负相关。壳斗科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扩散限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径级树种与同一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趋势一致,但程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壳斗科植物 空间分布格局 扩散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