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医大师黄瑾明从壮医谷道实热证论治慢性肝病经验
1
作者 陶向君 石清兰 +4 位作者 毛德文 杨钒 柏文婕 廖慧敏 黄乾铭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162-166,共5页
三道两路指气道、谷道、水道三道和龙路、火路两路,三道两路沟通人体全身内外左右,在人体内部是气血化生和运行的通路,也是人体和外部环境联系的通路。黄瑾明教授基于三道两路理论,认为肝居于中并参与食饮的消化吸收,在功能上应归属于谷... 三道两路指气道、谷道、水道三道和龙路、火路两路,三道两路沟通人体全身内外左右,在人体内部是气血化生和运行的通路,也是人体和外部环境联系的通路。黄瑾明教授基于三道两路理论,认为肝居于中并参与食饮的消化吸收,在功能上应归属于谷道,因此在治疗慢性肝病时,多从谷道入手。“百病皆因毒而起”,黄教授认为,慢性肝病主要由于毒邪侵袭谷道之肝,肝疏泄失常,气机不畅,道路不通,气血失衡,天地人三气失于同步而发。治疗上黄教授遵循调气、解毒两大原则,重视恢复谷道功能,擅长运用鸡屎藤、牛大力、田基黄等特色壮药,旨在清除谷道积聚毒邪,通畅三道两路,使气血平衡,天地人三气同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黄教授将其壮医临床经验提炼成三道两路辨证体系,实践证明,从谷道实热证辨证论治慢性肝病,其效果显著,为壮医药干预常见慢性病提供强有力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瑾明 老中医经验 慢性肝病 谷道毒浊证 毒虚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灌肠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沙 唐鲲 +3 位作者 毛德文 石清兰 王赟淇 柏文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4-77,共4页
现代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病与肠道功能紊乱及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学则认为其发病以“浊毒致病”为核心机制,原发性肝脏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湿痰瘀等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中药灌肠疗法可使药效直接通过肠黏膜吸收... 现代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病与肠道功能紊乱及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学则认为其发病以“浊毒致病”为核心机制,原发性肝脏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湿痰瘀等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中药灌肠疗法可使药效直接通过肠黏膜吸收,促进体内浊物的排出,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肝性脑病。笔者将近年来中药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灌肠疗法 中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冲突 被引量:4
3
作者 柏文婕 邓曼 《环球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36-38,共3页
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其翻译过程中所面临或者所引发的文化冲突是所有中医译者乃至国人当深省的一个问题。而此文化冲突并非指翻译过程中对原语文化与译文文化相异性的磨合,实是指在中医英译过程中存在着的强势文化与... 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其翻译过程中所面临或者所引发的文化冲突是所有中医译者乃至国人当深省的一个问题。而此文化冲突并非指翻译过程中对原语文化与译文文化相异性的磨合,实是指在中医英译过程中存在着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不可调和性。所谓强势文化。代表的是当今的主流文化即西方文化.更甚者可狭义到美国文化;所谓弱势文化,则代表的是当今的非主流文化即弱势的东方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俱被囊括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 中医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德文教授应用中医八法论治肝病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柏文婕 石清兰 +2 位作者 陈月桥 陈晓丽 毛德文(指导)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47-50,共4页
中医治法丰富,《黄帝内经》中提出“开鬼门、洁净府”,用汗、下等治法治疗水肿;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运用了汗、下、和、温等法治疗伤寒及各种杂病,如麻黄汤、承气汤、小柴胡汤及理中汤等代表方剂的应用;金代医家... 中医治法丰富,《黄帝内经》中提出“开鬼门、洁净府”,用汗、下等治法治疗水肿;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运用了汗、下、和、温等法治疗伤寒及各种杂病,如麻黄汤、承气汤、小柴胡汤及理中汤等代表方剂的应用;金代医家张从正主张治病“攻邪”为主,在《儒门事亲》一书中详述了汗吐下三法的学术观点及其临床应用。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前人基础上,于《医学心悟》中提出“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对不同时期各个医家主张的不同治法进行了总结,正式提出了中医八法。毛德文教授认为肝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脾肾的气血阴阳失调、水湿、痰饮、瘀血、毒浊胶着有关,将中医八法应用于肝病的治疗,着眼于调整肝脾肾的气血阴阳失调,使水湿、痰饮、瘀血、毒浊等有形或无形得以消散,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机能,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中医八法 毛德文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国际化进程与中医英译发展
5
作者 柏文婕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7期275-276,共2页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医学逐渐从民族走向世界,开始了其国际化进程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必将借助英语这一流行度最高的语言工具以求克服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依托于中医英译而发展。本文分别从起步、发展及兴盛三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中医...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医学逐渐从民族走向世界,开始了其国际化进程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必将借助英语这一流行度最高的语言工具以求克服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依托于中医英译而发展。本文分别从起步、发展及兴盛三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中医学的国际化进程与中医英译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并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国际化进程 中医英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谢爱泽 吕超 +3 位作者 石清兰 毛德文 柏文婕 陈月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7期34-37,共4页
肝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或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干预肝纤维化的进程有着独特疗效,中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调控脂肪细胞因... 肝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或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干预肝纤维化的进程有着独特疗效,中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调控脂肪细胞因子、减轻肝脏炎性反应、改善氧化应激、抑制肝窦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化等方式拮抗肝纤维化;针灸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脏功能状态,阻断肝纤维化进展。本文将中医药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相关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针刺 肝纤维化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克净 黄祖鸿 +3 位作者 石清兰 柏文婕 李泉 肖维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23期43-46,共4页
肝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致死率居高不下,肝癌患者的外科切除手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多种手术技术难题亦已攻破。目前,人文医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研究创新,促使肝脏外科从单单追求切除数量、克服手术难度等发展到愈加... 肝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致死率居高不下,肝癌患者的外科切除手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多种手术技术难题亦已攻破。目前,人文医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研究创新,促使肝脏外科从单单追求切除数量、克服手术难度等发展到愈加注重以患者为核心的精准医疗模式。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在这一背景下,逐渐为肝脏外科医生所接受。本文就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的相关发展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精准肝切除 外科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化瘀退黄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13
8
作者 吕超 毛德文 +2 位作者 覃倩 石清兰 柏文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0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退黄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的70例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退黄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的70例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退黄方,疗程均为8周,观察期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水平、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24周后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BiL、ALT、AST及血氨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PT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24周后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瘀退黄方有助于改善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疗效,且存活率高,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温阳化瘀退黄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韦华柱 石清兰 +2 位作者 吴金玉 毛德文 柏文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5期14-16,共3页
肝肾综合征(HRS)是各种严重肝病终末期出现的以功能性肾功能损伤为主的一组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是亟待攻克的危重症。HR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西医主要通过一般治疗和替代疗法、肝移植治疗HRS,其中肝移... 肝肾综合征(HRS)是各种严重肝病终末期出现的以功能性肾功能损伤为主的一组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是亟待攻克的危重症。HR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西医主要通过一般治疗和替代疗法、肝移植治疗HRS,其中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该病唯一确切的手段。中医在“肝肾同源”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疏肝理气、补肾健脾、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等治法治疗HRS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药广泛参与HRS的临床治疗,能更大限度发挥中西医结合救治危重症的优势,为HRS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