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2例Ⅱ~Ⅲa期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1
作者 林顺欢 蔡彦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8期57-57,60,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案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122例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乳腺癌均属于Ⅱ~Ⅲa期,术前予以TE或F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CR 17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案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122例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乳腺癌均属于Ⅱ~Ⅲa期,术前予以TE或F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CR 17例,PR 82例,SD 23例,PD 0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在进行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对于Ⅱ~Ⅲa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NCT)可以使肿瘤明显缩小,达到降低分期的目的,手术的复杂性降低,手术范围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前 新辅助化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P一线化疗后口服VP-16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郑锐年 林顺欢 +2 位作者 林钦雄 刘淳 卢志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顺铂联合依托泊苷(EP)一线化疗后口服依托泊苷(VP-16)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广泛期SCLC患者经EP一线治疗后随机分为口服组与空白组,各25例。口服组口服VP-16(25 mg,b.i.d.,d1~20)维... 目的观察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顺铂联合依托泊苷(EP)一线化疗后口服依托泊苷(VP-16)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广泛期SCLC患者经EP一线治疗后随机分为口服组与空白组,各25例。口服组口服VP-16(25 mg,b.i.d.,d1~20)维持治疗,空白组给予临床观察,4~6个治疗周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与毒性反应情况。结果口服组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4%、88%,均高于空白组的3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PFS(5.73±0.26)个月明显高于空白组的(4.51±0.7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组1年生存率88%与空白组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服组2年生存率32%明显高于空白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毒性反应发生率60%与空白组的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泛期SCLC患者EP一线化疗后口服VP-16维持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且患者对VP-16毒性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广泛期SCLC持续治疗的首选用药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顺铂 依托泊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游志坚 郑锐年 +2 位作者 胡夏荣 林顺欢 叶振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个术者按同一标准实施手术,术前均常规行颈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甲状腺癌原发灶的位置、大...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个术者按同一标准实施手术,术前均常规行颈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甲状腺癌原发灶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颈部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数量、边缘、分布情况,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康复的情况。结果 60例研究对象中术前超声检查中检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28例,经过术后清扫组织的病理分析得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5例,术前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62.22%,术前超声检查的漏诊率为37.78%。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大,实施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不仅可以防止复发和淋巴结转移,而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作为甲状腺癌患者切除手术中的一项常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EMOX方案二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郑锐年 林顺欢 +2 位作者 林钦雄 刘淳 卢志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盐酸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R-GEMOX)方案二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R-ICE组与R-GEMOX组各25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毒副作用。结...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盐酸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R-GEMOX)方案二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R-ICE组与R-GEMOX组各25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毒副作用。结果 1 R-GEMOX组总有效率为36%,临床获益率为76%;R-ICE组总有效率为32%,临床获益率为72%;两组在总有效率与临床获益率之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毒副作用:治疗期间R-GEMOX组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4%;R-ICE组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60%,R-GEMOX组明显低于R-I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GEMOX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中的近期效果确切,而且患者对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以考虑作为补救性化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宇 潘学兵 +2 位作者 邵俊伟 林钦雄 林顺欢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目的:对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100例既往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纳入到此次研究中,采用硬币法分组,I组实施吉西他滨联合洛铂进行治疗,II组... 目的:对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100例既往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纳入到此次研究中,采用硬币法分组,I组实施吉西他滨联合洛铂进行治疗,II组实施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I组疾病控制率为44.0%,II组疾病控制率为48.0%,组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2)Ⅰ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0.0%、48.0%及6.0%,Ⅱ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0%、36.0%及20.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血红蛋白下降、谷丙转氨酶升高及尿素氮升高发生率分别为32.0%、6.0%及4.0%,Ⅱ组血红蛋白下降、谷丙转氨酶升高及尿素氮升高发生率分别为30.0%、4.0%及6.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洛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既往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均比较好,虽然联合洛铂治疗方法产生的血液毒性比较高,但是消化道反应比较轻,因此提倡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洛铂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洛铂 顺铂 晚期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