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林长缨 曲建平 古剑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治疗、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了解糖尿病对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24例单纯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21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治疗、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了解糖尿病对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24例单纯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21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予综合治疗5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5周综合治疗后,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及改善指数分别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为22.36±2.61改善指数为0.36±0.10;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为18.54±6.55,改善指数为0.23±0.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单纯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糖尿病 物理因子治疗 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应用、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5
2
作者 林长缨 丁晓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99-1012,共14页
自1989年出现商品化的仪器以来,毛细管电泳(CE)技术在多个应用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重复性和准确性方面也有很大提升。能力验证样品分析的满意结果也显示了CE具备法规要求的准确定量能力。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简称“疾控”)CE... 自1989年出现商品化的仪器以来,毛细管电泳(CE)技术在多个应用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重复性和准确性方面也有很大提升。能力验证样品分析的满意结果也显示了CE具备法规要求的准确定量能力。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简称“疾控”)CE也展现出很多独具特色的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分析、核酸序列测定、DNA变异和分型分析、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分析及疫苗分析等工作中CE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对突发疫情或公共卫生事件如食物中毒时,除了通过非靶标分析尽快锁定目标物外,还需要对大量样品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分析,高通量和高灵敏的CE就十分适合解决这一问题。在公共卫生理化检验以确保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化妆品和消毒产品等的安全中,CE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种使用较少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友好方法,在需要按照标准或规范进行的疾控实验室常规检测中,CE仍受制于标准方法的缺失,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简单、快速、经济、耐用、高效的CE分离一旦与高灵敏通用检测器联用,必将更加从容地应对疾控领域中的各种挑战,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2010~2019年CE在疾控领域的应用,分析了CE在疾控领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对CE在疾控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核酸 病原微生物 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 能力验证 食物中毒 应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减重站立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林长缨 杨标 曲建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59-460,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减重站立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减重站立训练,... 目的观察早期减重站立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减重站立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分,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治疗后,其HAMD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训练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减重站立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抑郁症状及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抑郁 减重站立训练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部分SARS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接触史与IgG抗体水平关系分析
4
作者 林长缨 贺雄 +4 位作者 沈壮 刘海 宁芳 卢红燕 高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02-703,70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30 2名SARS临床确诊病人的血清抗体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流行病学接触史与血清抗体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 ,以及接触史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样品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SARS流行期内采集的住院的和康复的SARS... 目的 通过对 30 2名SARS临床确诊病人的血清抗体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流行病学接触史与血清抗体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 ,以及接触史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样品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SARS流行期内采集的住院的和康复的SARS临床确诊病人的血清 ,按照流行病学接触史分组分析。采用ELISA抗体检测方法检测抗SARS病毒IgG。 结果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组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与无接触史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流行病学接触史对SARS病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SARS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综合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IgG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SARS 诊断 流行病学接触史 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北京地区人源结肠弯曲菌基因组特征和耐药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代涛 张新 +5 位作者 黄瑛 吕冰 田祎 林长缨 王宇 曲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2-687,694,共7页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人源结肠弯曲菌的耐药特征、毒力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等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对2019-2021年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例中分离到的36株结肠弯曲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其耐药基...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人源结肠弯曲菌的耐药特征、毒力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等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对2019-2021年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例中分离到的36株结肠弯曲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其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及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whole genom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wgSNPs)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36株结肠弯曲菌对萘啶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0%,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97.2%,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38.9%;36株菌均为多重耐药株,有10种耐药模式。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36株结肠弯曲菌分为21种ST型,优势克隆群为CC828;携带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四环素类等多种类型耐药基因;携带6类38种毒力基因。wgSNPs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克隆群CC1150与优势克隆群CC828相距较远,处于独立的分枝,CC828克隆群内菌株聚集成3簇,呈现多样性分布。结论 北京市人源结肠弯曲菌分离株耐药严重,多重耐药谱广泛;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有一定的关联;克隆复合体以CC828为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弯曲菌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性 毒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古剑雄 林长缨 +1 位作者 曲建平 杨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398-399,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对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72例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 3 8例 )和对照组 ( 3 4例 ) ,除常规治疗外 ,康复组从入院第 1天起即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 2个月的治疗 ,对患者...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对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72例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 3 8例 )和对照组 ( 3 4例 ) ,除常规治疗外 ,康复组从入院第 1天起即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 2个月的治疗 ,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等进行评估 ,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康复 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工业固体废物的生物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明霞 戴天有 +6 位作者 谢凤君 向利云 邹文梅 林长缨 谢思琴 顾宗濂 周德智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19,20,共6页
由于目前尚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生物的毒性未被认识,况且工业排放的废渣往往多为复合化合物,常规理化方法虽然能进行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定量测定,但往往只能进行单项毒物含量测定和瞬间测定,不能检验出毒物联合作用的综合毒性... 由于目前尚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生物的毒性未被认识,况且工业排放的废渣往往多为复合化合物,常规理化方法虽然能进行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定量测定,但往往只能进行单项毒物含量测定和瞬间测定,不能检验出毒物联合作用的综合毒性及其长期积累性.因此本研究重视应用生物检测手段,旨在通过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发生细菌的生物毒性测试以及紫露草雄蕊毛突变检测等四个指标,利用生物对环境毒物具有的指示性、敏感性、蓄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