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剂混合配方(聚离子复合物)助留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跃梅 林跃春 《黑龙江造纸》 2000年第1期16-19,共4页
预先将阴离子性增强剂和阳离子性增强剂混合,使之反应生成超高分子量离子复合物,添加到纸浆中,既能发挥出助留效果。
关键词 增强剂 混合配方 聚离子复合物 助留系统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A患者颅脑外伤的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桂丽 林跃梅 +3 位作者 张少瑜 黄小华 雷凌云 吴赛娟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A患者颅脑外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血友病A颅脑外伤患者7例行保守治疗,1例手术治疗。迅速降低颅内压,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做好症状护理、出血的预防与护理。结果5例脑外伤痊愈,1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血友病A... 目的探讨血友病A患者颅脑外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血友病A颅脑外伤患者7例行保守治疗,1例手术治疗。迅速降低颅内压,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做好症状护理、出血的预防与护理。结果5例脑外伤痊愈,1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血友病A患者颅脑外伤病情危重,积极做好各项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病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颅脑外伤 凝血因子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助留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林治宪 林跃梅 《中华纸业》 CAS 2000年第9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助留剂 多元助留系统 造纸 助留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助留剂及其应用(续二)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治宪 林跃梅 《中华纸业》 CAS 2000年第1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造纸 助留剂 应用 Compozil系统 Integra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助留剂及其应用(续一)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治宪 林跃梅 《中华纸业》 CAS 2000年第10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造纸 PEO助留系统 助留剂 微粒子絮凝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肿瘤患者术后脑水肿的护理干预
6
作者 吴桂丽 林卓华 +3 位作者 雷凌云 林跃梅 廖蔚云 张少瑜 《现代医院》 2006年第12期63-64,共2页
目的加强对鞍区肿瘤患者术后的观察,做好预防性护理。方法对51例鞍区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及时发现脑水肿先兆,及时处理,降低了病人重度脑水肿发生率。结论改善脑缺氧,维持颅内压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和激素水平稳... 目的加强对鞍区肿瘤患者术后的观察,做好预防性护理。方法对51例鞍区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及时发现脑水肿先兆,及时处理,降低了病人重度脑水肿发生率。结论改善脑缺氧,维持颅内压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和激素水平稳定,维持体温稳定是预防脑水肿的有效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脑水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患儿家长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7
作者 蔡敏芬 林跃梅 +3 位作者 吴毅 陈淑钿 蔡朝君 李丽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6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家长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家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家长(观察组)及健康幼儿家长(对照组),各9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家长的焦虑、抑郁心理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脑瘫患儿家长心...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家长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家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家长(观察组)及健康幼儿家长(对照组),各9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家长的焦虑、抑郁心理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脑瘫患儿家长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脑瘫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家长焦虑评分为(2.6±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家长抑郁评分为(2.7±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家长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1.3±0.5)、(1.3±0.4)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2.6±0.9)、(2.7±0.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瘫患儿家长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患儿 家长 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温箱罩周期变化的光线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魏睿宏 郑润红 +2 位作者 林跃梅 吴桂丽 蔡朝君 《现代医院》 2011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规律的环境光线刺激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改良式温箱罩,根据正常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控制环境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观... 目的探讨规律的环境光线刺激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改良式温箱罩,根据正常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控制环境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观察两组出院后昼夜节律形成的最短时间。结果出院后实验组昼夜节律形成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式温箱罩周期变化的光线利于早产儿的昼夜节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昼夜节律 改良式温箱罩 周期变化的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