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周玉杰 贺治洲 +4 位作者 胡伟 林秋云 林越辉 龙开意 谢振宇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4-763,共10页
盐分是制约沿海滩涂盐渍化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Oryza sativa L.)是盐渍化土地利用的首选粮食作物,而某些根际微生物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选取不同品种水稻在NaCl胁迫下进行全生育期培育,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 盐分是制约沿海滩涂盐渍化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Oryza sativa L.)是盐渍化土地利用的首选粮食作物,而某些根际微生物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选取不同品种水稻在NaCl胁迫下进行全生育期培育,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旨在筛选适宜盐渍化土地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而言,0.6%NaCl处理下,B3和B6品种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B1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方面,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B1、B3和B6品种的相对丰度大于10%的优势细菌门均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富集的物种数量和种类也不同,0.6%NaCl处理下B6品种富集了14个细菌类群分支,如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e)、念珠藻科(Nostocaceae)、Vicinamibacterales、热微菌目(Thermomicrobiales)、KD4-96等。因此,沿海滩涂盐渍化土地种植B6品种水稻有利于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MS诱变改良山栏稻地方品种株高
2
作者 段吟 谢振宇 +4 位作者 周玉杰 林秋云 贺治洲 林越辉 胡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4-1134,共11页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提升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山栏稻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海南省中部山林地区的重要旱稻品种,因其适应性强、抗旱及抗逆性良好而广受农民喜爱,但传统山栏稻品种普...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提升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山栏稻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海南省中部山林地区的重要旱稻品种,因其适应性强、抗旱及抗逆性良好而广受农民喜爱,但传统山栏稻品种普遍存在株高偏高、易倒伏及产量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选取五指山南对村山栏稻、黄壳山栏糯、山栏糯和山栏红4个地方山栏稻品种,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进行诱变处理。处理后,通过M1代至M3代的筛选,选出株高降低且单株产量保持或提升的优良突变体。结果显示,4个品种通过EMS诱变均获得了多个矮化突变株,其中如五指山南对村山栏稻的WZSNDCSLD2株高降低9.6%,单株产量提升52.8%;黄壳山栏糯的HKSLN31株高降低11.5%,单株产量提升46.0%;山栏糯的SLN8株高降低15.4%,单株产量提升37.0%;山栏红的SLH6和SLH9株高分别降低22.2%和15.5%,单株产量分别提升49.6%和36.8%。这些优良突变体在总粒数、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上亦表现出显著优势。研究表明,EMS诱变技术有效改善了山栏稻的株高及产量相关性状,为山栏稻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品系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栏稻 EMS诱变 株高 产量 表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st1的表型特征与遗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秋云 王克喜 +5 位作者 胡伟 贺治洲 谢振宇 周玉杰 龙开意 林越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79,共5页
分蘖发育相关的水稻突变体是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st1之前由辐射诱变获得,通过田间调查突变体st1的主要农艺性状,发现与野生型SIPI的单株有效分蘖数比较,突变体st1的分蘖数显著增加,达到野生型SIPI... 分蘖发育相关的水稻突变体是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st1之前由辐射诱变获得,通过田间调查突变体st1的主要农艺性状,发现与野生型SIPI的单株有效分蘖数比较,突变体st1的分蘖数显著增加,达到野生型SIPI的3倍以上。将突变体st1与野生型SIPI杂交获得F_(1)代,种植后发现F_(1)代植株的株高和分蘖数均接近野生型SIPI,收获F_(1)代植株上自交的种子即F_(2)代种子,种植后发现存在株高和分蘖数差异显著的2种表型植株,分别有矮秆多分蘖植株和接近野生型SIPI表型的植株。分别统计这2种表型植株在群体中的数量并通过卡方测验检测。结果表明,F_(2)代群体中矮秆多分蘖植株与接近野生型SIPI表型的植株数量比符合1∶3。利用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测序分析方法定位ST1候选基因,发现有3个主峰,但都没有显著的候选位点。通过qRT-PCR方法检测10个已报道的矮秆多分蘖相关基因在突变体st1中的表达量变化,发现在突变体st1中D53、D3和TE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秆多分蘖 突变体st1 表型特征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稻种质资源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玉杰 贺治洲 +4 位作者 林秋云 胡伟 龙开意 林越辉 谢振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44-1952,共9页
【目的】明确热带水稻种质资源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浓度和关键指标,筛选耐盐热带水稻种质资源,为开展热带水稻耐盐机制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盐(NaCl)浓度为0(CK)、0.3%和0.6%3个处理,对23份参试水稻种质资源进... 【目的】明确热带水稻种质资源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浓度和关键指标,筛选耐盐热带水稻种质资源,为开展热带水稻耐盐机制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盐(NaCl)浓度为0(CK)、0.3%和0.6%3个处理,对23份参试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全生育期盐胁迫试验,选用9个耐盐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开展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结果】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0.6%NaCl胁迫下热带水稻种质资源的成活率、单株穗数、主穗总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显著低于CK(P<0.05,下同),丙二醛和钠含量显著高于CK,大多数耐盐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指标间联系较紧密,因此确定热带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NaCl浓度为0.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参试热带水稻种质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进行排序,其中有6份热带水稻种质资源(ST007、W25S/ST003、ST017、ST018、ST019和ST020)的D值在0.70以上,耐盐性较强。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参试热带水稻种质资源划分为三大类群,筛选出6份耐盐性较强的热带水稻种质资源,聚类结果与D值排序基本一致。不同类群热带水稻种质资源的耐盐性主要表现为成活率、单株穗数、单株产量和主穗总粒数的差异,进一步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穗总粒数、成活率和单株穗数可作为热带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的关键指标。【结论】热带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NaCl浓度为0.6%;筛选出主穗总粒数、成活率和单株穗数3个关键指标建立回归方程用于热带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获得6份耐盐性较强的热带水稻种质资源,分别为ST007、W25S/ST003、ST017、ST018、ST019和ST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水稻 全生育期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