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汪曾祺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
1
作者 林超然 日暖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在中国当代作家之中,汪曾祺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数量首屈一指。他推崇文学创作的中国经验,重视当代文学的传统继承,突出祖国语言的诗化属性,始终恪守“要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观念、“我追求的是和谐”的创作信条,一生都在践行“... 在中国当代作家之中,汪曾祺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数量首屈一指。他推崇文学创作的中国经验,重视当代文学的传统继承,突出祖国语言的诗化属性,始终恪守“要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观念、“我追求的是和谐”的创作信条,一生都在践行“使这个世界更诗化”的艺术努力。汪曾祺作品可谓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示范性于一身,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成为非常关键的选择内容,而他的创作经验在作文教学中更显珍贵。汪曾祺作品展现的特殊价值,自然不限于中学语文,不限于学校教育,不限于大众阅读,它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更深邃的精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文学作品 中学语文 教学范本 珍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治理视阈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丰 唐月 林超然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8,共11页
基于元治理视阈分析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韧性,有助于拓展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的研究视野和理论体系,亦可为检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鉴于当前学界关于该论题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重点围绕元治理视阈下我国科技创... 基于元治理视阈分析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韧性,有助于拓展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的研究视野和理论体系,亦可为检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鉴于当前学界关于该论题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重点围绕元治理视阈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建构展开分析。首先,结合系统经济学相关观点,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和治理工具4个方面梳理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而,通过分析元治理的运行逻辑,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经验3个维度论述元治理之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性。最后,从社会生态韧性的概念出发,通过解析元治理视阈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主要面向,构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模型。后续研究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发展机理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治理体系的要素和结构对韧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元治理 社会生态韧性 构成要素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寂寞的指证——汪曾祺论 被引量:4
3
作者 林超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汪曾祺 古朴风格 悲观主义 艺术风格 忧患意识 心灵寂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的力量——读汪曾祺的“故乡人”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超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57,68,共3页
“故乡人”是汪曾祺三篇小说的总题(被选人北京版高一语文教材),三个故事中的人物互为彼此,他们的职业互换后,各自对应的处世态度、命运故事、人生境界也可以互换,作家强调的正是小百姓的几种人生可能。不论是医生、瓦匠,
关键词 汪曾祺 故乡 力量 沉默 人生境界 语文教材 处世态度 北京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笔深处是童心——以汪曾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1年第9期18-20,共3页
汪曾祺无疑是中国当代诗化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字里常常忽闪着一双永远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孩子的眼睛。在他看来,儿童世界才是美与理想的天国。他很会写儿童,也很会写有着儿童一样感情、心灵的大人。
关键词 汪曾祺 童心 儿童世界 诗化小说 中国当代 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人生,随遇而安——读汪曾祺小说《职业》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4年第9期43-45,共3页
汪曾祺小说《职业》之所以能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的选修课本《中国民俗文化》,大概是因为作品的语言格调、文体样式、风俗底色、美学品位、思想意义都有过人之处,实在是一篇精致非常的中国文学范例。作品主调从沉郁到幽默,再从幽默到坚... 汪曾祺小说《职业》之所以能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的选修课本《中国民俗文化》,大概是因为作品的语言格调、文体样式、风俗底色、美学品位、思想意义都有过人之处,实在是一篇精致非常的中国文学范例。作品主调从沉郁到幽默,再从幽默到坚韧,人物的天性在职业里按捺不住探出头来,童趣里充满了人生哲思,小说让人过目难忘。《职业》虽不是汪曾祺最有名的作品,却是他本人最满意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过人之处 高中语文 写作过程 思想意义 中国文学 小说情节 西洋糕 人教版 哲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教师课下表现的引领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2年第6期19-21,共3页
写作课程的实践属性与培养目标决定了写作课堂没有围墙、始终开放和不断延展的特征,决定了写作教师课下表现有着不低于甚至高于课上表现的教学价值。写作教师在课下要用自己出色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写出上乘文章,最好是能够公开... 写作课程的实践属性与培养目标决定了写作课堂没有围墙、始终开放和不断延展的特征,决定了写作教师课下表现有着不低于甚至高于课上表现的教学价值。写作教师在课下要用自己出色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写出上乘文章,最好是能够公开发表、出版优秀文字,成为某一种或几种文体写作的行家里手,对课上讲授的写作理论进行操演与响应,对学生进行积极、及时、可行和可信的实战引领。写作教师一定要“下水”,不能只在岸上跑来跑去指挥,水珠都溅不到裤管上一粒。教师动口不动手“纸上谈兵”式的那种教学方法虽然当下十分盛行,但是通常都收效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师 意义 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 写作课程 教学价值 文体写作 写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小说《徙》的教育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3年第12期10-13,共4页
“温暖”通常都是汪曾祺小说主线和归宿的前缀儿,偶见的一丝感伤与忧愤很快就会被一种恕德、皮实和乐观轻轻擦去。汪曾祺也强调过:“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Ⅲ,“悲剧总要比喜剧更高一些。我的不是,也不... “温暖”通常都是汪曾祺小说主线和归宿的前缀儿,偶见的一丝感伤与忧愤很快就会被一种恕德、皮实和乐观轻轻擦去。汪曾祺也强调过:“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Ⅲ,“悲剧总要比喜剧更高一些。我的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圈。而稍晚于《受戒》《大淖记事》的《徙》却深刻地代表了汪曾祺小说的另一方向、别种高度。在《徙》里,作家自始至终都没有从焦虑、惊愕中抬起头来,因为话题过于沉重。他没办法说服自己,没办法找到安慰出口.也就没办法向身陷彼种生活境遇的人物投去一个哪怕最浅的微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教育叙事 《大淖记事》 《受戒》 生活境遇 悲剧 作品 忧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小说观的现实启迪 被引量:1
9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09年第1期3-5,共3页
除了其令人赞叹的创作成为一种直观举证,汪曾祺对小说的真知灼见,更多地流露于那些非正式的文学理论中,这类文字大致可分三种:一是序言或后记,它们捎带记录了作家自己有关小说的诸多体悟,如《晚翠文谈·自序》《当代散文大系&... 除了其令人赞叹的创作成为一种直观举证,汪曾祺对小说的真知灼见,更多地流露于那些非正式的文学理论中,这类文字大致可分三种:一是序言或后记,它们捎带记录了作家自己有关小说的诸多体悟,如《晚翠文谈·自序》《当代散文大系·总序》《桥边小说三篇·后记》等;二是对某些作家的独到漫评,这些都是曾深度影响过他的作家,或是甘愿集结在他旗下的文学新人,如《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万寿宫丁丁响》《阿索林是古怪的》《一个过时的小说家的笔记》等;三是随感式的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观 汪曾祺 文学理论 当代散文 非正式 作家 小说家 万寿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策与壮行——《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述评
10
作者 林超然 《北方论丛》 2002年第3期76-79,共4页
《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的出版是黑龙江区域文化建设史上的盛举 ,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次强力充实。其盘点黑龙江文学实绩 ,标定北大荒精神内涵 ,最终确认这方水土为汉语文学重要的栖息地 ,极大地完善了黑龙江文学的理论体系 。
关键词 黑龙江 作家研究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伟 景锐 +2 位作者 徐睿姝 林超然 冯志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9-494,共6页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根据获得的2004-2013年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九大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全国整体和行业两个视角,对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在2004-2013...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根据获得的2004-2013年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九大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全国整体和行业两个视角,对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在2004-2013年期间整体保持上升水平,通过对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M指数进行分解发现,技术效率变化是影响技术创新变化的主要因素,纯技术效率变化(PTEC)与规模效率变化(SEC)是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指数 高专利密集度产业 技术创新效率 专利与创新 M指数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M-NDEA模型的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恒 何平 +1 位作者 林超然 冯志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1-199,共9页
本文结合以创新损耗为表征的非期望产出以及非径向的SMB-NDEA模型对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2005-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9大高专利密集度产业大多能保证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并能持续创新,特别是"计算机... 本文结合以创新损耗为表征的非期望产出以及非径向的SMB-NDEA模型对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2005-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9大高专利密集度产业大多能保证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并能持续创新,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烟草制造业"长期保持接近效率前沿的高效率;(2)依照不同产业的各网络节点的效率情况可将9大产业聚类,类别内部具有相似的效率节点表征;(3)创新确认节点与经济转化节点的双重低效率会导致高专利密集产业的持续性整体低效。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从搭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平台以及加强技术前瞻性评估等方面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专利密集度产业 SMB-NDEA 非期望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的汪曾祺式写作
13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3年第9期32-35,共4页
“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作家、读者的理解中,西方的‘现代派’是涵盖面宽泛的概念。自上世纪到本世纪70年代的,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 “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作家、读者的理解中,西方的‘现代派’是涵盖面宽泛的概念。自上世纪到本世纪70年代的,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名目的文学,都囊括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 汪曾祺 20世纪80年代 意识流文学 写作 魔幻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荒诞派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的“不说”艺术
14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0年第11期27-29,共3页
“不说”其实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应用广泛。《老子》首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认为真正完善的声音是无声,真正完美的形态是无形,也就是说,“无”和“空”是“有”和“实”的最终总结。“不说”关乎中国人的思想现实、文化传... “不说”其实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应用广泛。《老子》首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认为真正完善的声音是无声,真正完美的形态是无形,也就是说,“无”和“空”是“有”和“实”的最终总结。“不说”关乎中国人的思想现实、文化传承、精神气质、艺术禀赋,甚至人生态度,而小说里的“不说”是一种以虚映实、藏而不露的策略,通常会涉及语言、情节、意蕴等诸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式 小说 大音希声 《老子》 美的形态 文化传承 精神气质 人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乙己》中的另一教育话题
15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09年第2期11-13,共3页
《孔乙己》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鲁迅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在《呐喊》集中,这可说是呐喊的火气最弱,作者的内心隐痛却表现得最饱满的一篇,鲁迅如此偏爱它,正显出了他创作的真正的兴趣所在。”《孔乙己》并不是教育小说,教... 《孔乙己》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鲁迅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在《呐喊》集中,这可说是呐喊的火气最弱,作者的内心隐痛却表现得最饱满的一篇,鲁迅如此偏爱它,正显出了他创作的真正的兴趣所在。”《孔乙己》并不是教育小说,教育小说一般会叙述一个人的成长及发展过程,具有某种教寓和惩戒性质。但勿庸置疑,这篇小说里有明显的教育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教育小说 话题 白话小说 《呐喊》 教育主题 鲁迅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短”:汪曾祺的“小说文体观”
16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汪曾祺全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收录的150篇小说(含复写的数篇)无一例外都是短篇作品。汪曾祺用一生来践行"短"的创作,这一景观在中国"五四"以来的作家中颇为罕见,呼之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王"似乎恰切得很,
关键词 现代短篇小说 汪曾祺 文体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中国 五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景理论视角下专利代理服务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伟 林超然 +2 位作者 李金秋 杨早立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4,共11页
专利代理服务是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利用预期收益分配契约激励专利代理服务参与者,引导双方采取共赢的行为策略,是提高合作效率、提升专利代理服务效果的重要方向。在考虑决策者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专利代理服务预期收... 专利代理服务是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利用预期收益分配契约激励专利代理服务参与者,引导双方采取共赢的行为策略,是提高合作效率、提升专利代理服务效果的重要方向。在考虑决策者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专利代理服务预期收益分配方案,引入前景理论衡量心理因素对专利代理服务参与主体的影响,建立收益感知矩阵,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刻画更贴近现实的认知决策过程,进而探讨技术发明人与专利代理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和稳定策略,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揭示影响稳定策略的关键变量。结果表明:这种预期收益分配方案具有可行性,区别设置预期收益分配模式的违约处罚水平以及减小预期收益分成比重是避免违约、维持长期稳定合作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代理 合作效率 前景理论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让人回到人
18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3年第1期87-89,共3页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一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汪曾祺是经得住这样的推敲的。人物平平常常,事件简简单单,其作品却能深入人心,...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一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汪曾祺是经得住这样的推敲的。人物平平常常,事件简简单单,其作品却能深入人心,想来同他的诗意求证密不可分。更为难得的是他惯于从寻常生命形态中找寻诗意。汪曾祺的小说写的是人性、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生命形态 人心 诗意 言情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诗教育的当行与可行
19
作者 林超然 《写作》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学校教育是中国人文化接受的基本形式和基本保障,我们充分信赖也充分依赖学校教育,我们最初的也是最宝贵的文化经验主要来自中小学教材,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求学时代的人生航标。许多人坚定不移地认为教材上强调的就是重要的,... 学校教育是中国人文化接受的基本形式和基本保障,我们充分信赖也充分依赖学校教育,我们最初的也是最宝贵的文化经验主要来自中小学教材,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求学时代的人生航标。许多人坚定不移地认为教材上强调的就是重要的,教材上忽视的就是无关痛痒的,所以教材的编写者实在应该慎之再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教育 中小学教材 学校教育 文化接受 文化经验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数据的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以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马永红 孔令凯 +2 位作者 林超然 杨晓萌 倪惠莉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7期92-104,共13页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研发作为国家战略,如何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对于国家和企业把握技术先机,抢占技术制高点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本文结合专利文献数据,利用LDA主题模型实现数据降维,提取技术主题,从技术主题成长性、融合性、创新...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研发作为国家战略,如何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对于国家和企业把握技术先机,抢占技术制高点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本文结合专利文献数据,利用LDA主题模型实现数据降维,提取技术主题,从技术主题成长性、融合性、创新性、突破性4个特征识别候选颠覆性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网页新闻数据,测算候选颠覆性技术主题与网页新闻数据主题之间的匹配度,分析技术的市场属性,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结果/结论]本文以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得到“智能数字控制”及“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颠覆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数据 文本挖掘 颠覆性技术 技术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