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质量好坏对于获得高性能红外探测器至关重要。提出决定材料质量的关键点在于精准控制材料结构中层与层之间的晶格失配度,报道了晶格失配对材料质量和器件暗电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论表明在液相外延技术生长的InAs/InAsSbP材料体系中...材料质量好坏对于获得高性能红外探测器至关重要。提出决定材料质量的关键点在于精准控制材料结构中层与层之间的晶格失配度,报道了晶格失配对材料质量和器件暗电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论表明在液相外延技术生长的InAs/InAsSbP材料体系中,InAs和InAsSbP间的晶格失配不是越小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值。如果晶格失配偏离这个值,不管是偏大还是偏小,材料的质量都会恶化。阐述了如何调整生长参数以获得合适的晶格失配度。制备了具有适宜晶格失配度的红外探测器件,该探测器零偏压下的室温峰值探测率为6.8×10^(9) cm Hz^(1/2)W^(-1),与国际商用InAs探测器的指标相当。展开更多
合理的地震灾害经济可接受风险水平可以有效管理防灾减灾的投入。基于1991~2020年中国内地地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数据,利用F-D曲线法(Frequency-Damage curve),建立不同震级(M S<5.0、M S 5.0~5.9、M S 6.0~6.9和M S≥7.0)和不同灾情...合理的地震灾害经济可接受风险水平可以有效管理防灾减灾的投入。基于1991~2020年中国内地地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数据,利用F-D曲线法(Frequency-Damage curve),建立不同震级(M S<5.0、M S 5.0~5.9、M S 6.0~6.9和M S≥7.0)和不同灾情等级(微灾、小灾、中灾、大灾和巨灾)的地震灾害经济可接受风险曲线,并以此为标准讨论30年间由地震产生直接经济损失事件的可接受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内地地区地震灾害造成0.020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灾损率不超过1.29×10-2/a为可接受经济风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4.763亿元其灾损率为任意值均是不可接受经济风险。由此判断,30年间有18.07%的地震灾害属于不可接受经济风险事件。同理,不同震级和不同灾情等级地震灾害的可接受经济风险水平也被确定,并得到M S<5.0、M S 5.0~5.9、M S 6.0~6.9和M S≥7.0地震灾害分别有23.91%、27.45%、34.78%和30.77%的事件属于不可接受经济风险,微灾、小灾、中灾、大灾和巨灾地震分别有56.00%、48.62%、41.73%、40.00%和44.44%的事件属于不可接受经济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地震灾害经济风险的防范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展开更多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1933006)the Frontier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Key Program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YZDJ-SSW-SLH018)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2141240)。
文摘材料质量好坏对于获得高性能红外探测器至关重要。提出决定材料质量的关键点在于精准控制材料结构中层与层之间的晶格失配度,报道了晶格失配对材料质量和器件暗电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论表明在液相外延技术生长的InAs/InAsSbP材料体系中,InAs和InAsSbP间的晶格失配不是越小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值。如果晶格失配偏离这个值,不管是偏大还是偏小,材料的质量都会恶化。阐述了如何调整生长参数以获得合适的晶格失配度。制备了具有适宜晶格失配度的红外探测器件,该探测器零偏压下的室温峰值探测率为6.8×10^(9) cm Hz^(1/2)W^(-1),与国际商用InAs探测器的指标相当。
文摘合理的地震灾害经济可接受风险水平可以有效管理防灾减灾的投入。基于1991~2020年中国内地地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数据,利用F-D曲线法(Frequency-Damage curve),建立不同震级(M S<5.0、M S 5.0~5.9、M S 6.0~6.9和M S≥7.0)和不同灾情等级(微灾、小灾、中灾、大灾和巨灾)的地震灾害经济可接受风险曲线,并以此为标准讨论30年间由地震产生直接经济损失事件的可接受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内地地区地震灾害造成0.020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灾损率不超过1.29×10-2/a为可接受经济风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4.763亿元其灾损率为任意值均是不可接受经济风险。由此判断,30年间有18.07%的地震灾害属于不可接受经济风险事件。同理,不同震级和不同灾情等级地震灾害的可接受经济风险水平也被确定,并得到M S<5.0、M S 5.0~5.9、M S 6.0~6.9和M S≥7.0地震灾害分别有23.91%、27.45%、34.78%和30.77%的事件属于不可接受经济风险,微灾、小灾、中灾、大灾和巨灾地震分别有56.00%、48.62%、41.73%、40.00%和44.44%的事件属于不可接受经济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地震灾害经济风险的防范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