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汾河中下游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若静
孙从建
+1 位作者
高小朋
王彦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7-535,共9页
选取汾河中下游临汾盆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多年地下水埋深监测数据,对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研究区2007—2018年地下水埋深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各区域地下水埋深差别显著,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
选取汾河中下游临汾盆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多年地下水埋深监测数据,对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研究区2007—2018年地下水埋深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各区域地下水埋深差别显著,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其中尧都、襄汾出现明显的超采现象。②地下水埋深在2010年后波动较显著,各区县变幅明显高于2010年前的时段。③地下水埋深在年尺度上表现出从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春季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最大且主要以地下水埋深降低为主;空间上,地下水埋深变浅区域主要集中在霍州、洪洞、曲沃南部和翼城北部,加深区域主要集中在襄汾、尧都西南部和侯马西北部少部分区域。④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对蒸发量较敏感,对降雨量和农村用水敏感较弱,人口对地下水埋深变化贡献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临汾盆地
水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水土流失经验模型(RUSLE模型)的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孙从建
林若静
+2 位作者
郑振婧
王佳瑞
孙九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0-208,共9页
【目的】采用RUSLE模型,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Landsat TM和OLI数据,采用RUSLE模型与空间信息技术(GIS和RS)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
【目的】采用RUSLE模型,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Landsat TM和OLI数据,采用RUSLE模型与空间信息技术(GIS和RS)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特征,分析得出土壤侵蚀敏感区。【结果】①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区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②2000—2018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除轻度侵蚀面积上升外,其余侵蚀面积呈下降趋势,即土壤侵蚀高等级逐步向低等级转移。③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集中在流域的沟壑地区,在土壤侵蚀发生过程中,侵蚀首先发生在河流两侧,随之向人类活动地区扩散。④该地区在研究期内土壤侵蚀总量相对稳定,水土保持质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区中部、北部及南部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尤其是流域沟壑是生态修复最为重要的区域。【结论】本研究为黄河中游小流域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对于黄河中游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土壤侵蚀
RUSLE
时空分布
土壤侵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汾河中下游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若静
孙从建
高小朋
王彦红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临汾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7-535,共9页
基金
山西省留学归国基金项目(220-092)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901D211388)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提质增效计划建设项目资助。
文摘
选取汾河中下游临汾盆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多年地下水埋深监测数据,对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研究区2007—2018年地下水埋深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各区域地下水埋深差别显著,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其中尧都、襄汾出现明显的超采现象。②地下水埋深在2010年后波动较显著,各区县变幅明显高于2010年前的时段。③地下水埋深在年尺度上表现出从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春季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最大且主要以地下水埋深降低为主;空间上,地下水埋深变浅区域主要集中在霍州、洪洞、曲沃南部和翼城北部,加深区域主要集中在襄汾、尧都西南部和侯马西北部少部分区域。④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对蒸发量较敏感,对降雨量和农村用水敏感较弱,人口对地下水埋深变化贡献率较大。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临汾盆地
水位变化
Keywords
groundwater depth
the Linfen Basin
water level change
分类号
K90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水土流失经验模型(RUSLE模型)的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孙从建
林若静
郑振婧
王佳瑞
孙九林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0-208,共9页
基金
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项目(2020L0240)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901D211388)。
文摘
【目的】采用RUSLE模型,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Landsat TM和OLI数据,采用RUSLE模型与空间信息技术(GIS和RS)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特征,分析得出土壤侵蚀敏感区。【结果】①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区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②2000—2018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除轻度侵蚀面积上升外,其余侵蚀面积呈下降趋势,即土壤侵蚀高等级逐步向低等级转移。③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集中在流域的沟壑地区,在土壤侵蚀发生过程中,侵蚀首先发生在河流两侧,随之向人类活动地区扩散。④该地区在研究期内土壤侵蚀总量相对稳定,水土保持质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区中部、北部及南部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尤其是流域沟壑是生态修复最为重要的区域。【结论】本研究为黄河中游小流域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对于黄河中游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土壤侵蚀
RUSLE
时空分布
土壤侵蚀因子
Keywords
Middle Yellow River
Soil erosion
RUSL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Soil erosion factor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汾河中下游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林若静
孙从建
高小朋
王彦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水土流失经验模型(RUSLE模型)的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孙从建
林若静
郑振婧
王佳瑞
孙九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