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林芷行 袁永慧 肖克飚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3期51-52,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型开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其产生的水土流失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编制广西平果县观音大桥水土保持方案过程中,参阅了多个小型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发现了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项目建设区概况难以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型开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其产生的水土流失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编制广西平果县观音大桥水土保持方案过程中,参阅了多个小型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发现了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项目建设区概况难以反映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水土流失强度确定欠灵活、水土流失面积误差较大、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算中独立费用偏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方案编制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莫斌 陈晓燕 +6 位作者 杨以翠 罗帮林 唐菊 宫春明 林芷行 周土金 申云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土壤入渗性能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内容,其值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大。为了准确测得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采用一种新方法——点源入渗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与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 土壤入渗性能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内容,其值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大。为了准确测得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采用一种新方法——点源入渗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与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较大,土壤初始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0.25mm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基本上是表层土大于下层土;(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差异较大,初渗速率和平均入渗率大小基本表现为林地>坡耕地>草地,稳渗速率则为坡耕地>林地>草地,达到稳渗时间为坡耕地>林地>草地;(3)初渗速率与湿筛MWD值和结构破坏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4)稳渗速率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5)平均入渗率与非毛管孔隙度和结构破坏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较大,与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本研究可为紫色土区土壤入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性能 点源入渗法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区土壤入渗及其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莫斌 陈晓燕 +7 位作者 刘涛 杨以翠 黄秀凤 黄启亮 林芷行 简慧 周土金 申云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了研究紫色土丘陵区林草地土壤入渗规律,并对比不同测定方法间的差异性,采用点源入渗法、双环法和环刀法对其入渗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入渗过程呈现的规律性比草地的好,且用点源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进入稳定阶段用时较双环... 为了研究紫色土丘陵区林草地土壤入渗规律,并对比不同测定方法间的差异性,采用点源入渗法、双环法和环刀法对其入渗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入渗过程呈现的规律性比草地的好,且用点源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进入稳定阶段用时较双环法快1倍以上;采用4种入渗模型对土壤入渗过程拟合的效果表现为Horton模型(R^2=0.953)>通用经验模型(R^2=0.941)>Kostiakov模型(R^2=0.920)>Philip模型(R^2=0.819),且草地的拟合效果比林地的好;林地的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比草地的大,分别大了21.03%~116%,30.43%~102.56%,26.35%~112.73%;2种地类的初渗速率大小为点源入渗法>双环法>环刀法,稳渗速率表现为双环法>环刀法>点源入渗法,平均入渗率则为双环法>点源入渗法>环刀法;土壤入渗性能各项指标与其理化性质相关性差别较大。点源入渗法在紫色土丘陵区尚属新方法,在研究中应视情况而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测定方法 入渗性能 紫色土丘陵区 入渗模型 入渗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