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样遮挡方式对316 L钢离子碳氮共渗渗层均匀性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罗建东
李冉
林育周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135,共6页
为了改善离子碳氮共渗(PNC)过程中的边缘效应,研究了316L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常规离子碳氮共渗(R-PNC)、试样有部分遮挡下碳氮共渗(PC-PNC)、试样在完全遮挡下碳氮共渗(CC-PNC)时,渗层的均匀性及耐蚀性。利用光学显微镜(OM)、原子力显微...
为了改善离子碳氮共渗(PNC)过程中的边缘效应,研究了316L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常规离子碳氮共渗(R-PNC)、试样有部分遮挡下碳氮共渗(PC-PNC)、试样在完全遮挡下碳氮共渗(CC-PNC)时,渗层的均匀性及耐蚀性。利用光学显微镜(OM)、原子力显微镜(AFM)、CHI660E型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渗层结构及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PNC时,渗层边缘效应明显,试样中心无渗层,耐蚀性较差;PC-PNC时,渗层的均匀性及耐蚀性得到改善,但试样中心仍有无渗层点;CC-PNC时,试样渗层厚度显著增加,边缘效应基本消失,耐腐蚀性比PNC及PC-PNC大幅提升。遮挡方式可改变渗镀过程中试样表面的电场分布、离子运动方向与离子能量等,从而改善渗镀中存在的边缘效应。遮挡板与渗镀面之间的间距为8~10 mm时,有良好的渗镀效果,最佳遮挡间距为8 mm,优化工艺已获得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样遮挡方式
316L不锈钢
边缘效应
渗层均匀性与防腐性
氮碳共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样遮挡方式对316 L钢离子碳氮共渗渗层均匀性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罗建东
李冉
林育周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深圳市华宇发真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135,共6页
基金
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2JQ-D8170170)。
文摘
为了改善离子碳氮共渗(PNC)过程中的边缘效应,研究了316L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常规离子碳氮共渗(R-PNC)、试样有部分遮挡下碳氮共渗(PC-PNC)、试样在完全遮挡下碳氮共渗(CC-PNC)时,渗层的均匀性及耐蚀性。利用光学显微镜(OM)、原子力显微镜(AFM)、CHI660E型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渗层结构及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PNC时,渗层边缘效应明显,试样中心无渗层,耐蚀性较差;PC-PNC时,渗层的均匀性及耐蚀性得到改善,但试样中心仍有无渗层点;CC-PNC时,试样渗层厚度显著增加,边缘效应基本消失,耐腐蚀性比PNC及PC-PNC大幅提升。遮挡方式可改变渗镀过程中试样表面的电场分布、离子运动方向与离子能量等,从而改善渗镀中存在的边缘效应。遮挡板与渗镀面之间的间距为8~10 mm时,有良好的渗镀效果,最佳遮挡间距为8 mm,优化工艺已获得生产应用。
关键词
试样遮挡方式
316L不锈钢
边缘效应
渗层均匀性与防腐性
氮碳共渗
Keywords
sample shielding method
316L stainless steel
edge effect
uniform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diffusion layer
nitrocarburizing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样遮挡方式对316 L钢离子碳氮共渗渗层均匀性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罗建东
李冉
林育周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