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
34
1
作者
范胜龙
张莉
+2 位作者
曾在森
黄炎和
林翔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8,共8页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通过障碍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看,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2)开发区区龄、开发区至县(市)中心距离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不存在明显规律。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第三产业比重、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次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开发区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模型及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胜龙
林晓丹
+3 位作者
涂凯
汤俊红
林翔程
黄炎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5-72,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采样点密度和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对设计的8种格网密度和6种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插值模型所得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结合不同...
研究目的:分析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采样点密度和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对设计的8种格网密度和6种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插值模型所得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模型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农用地分等成果(自然质量等)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与格网密度呈正相关。其中结合地貌和土壤信息的空间插值方法(KDMTR)对于农用地分等成果有最好的预测效果;(2)如果仅需考虑获取较高精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信息时,按2 km×2 km的样点密度并结合KDMTR法进行空间插值,为最高效的样点布设和数据处理方式;(3)在开展县级农用地分等时,如果仅需考虑获取农用地分等结果时,土壤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影响较小,但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空间插值方法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精度影响显著。采用KDMTR法并按3.5 km×3.5 km的格网密度布设土壤调查样点,为最高效的样点布设和空间插值模型。研究结论:南方丘陵区在开展县级农用地分等工作时,采用的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产生显著影响而土壤采样点布设的格网密度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农用地分等
土壤有机质
样点布设
空间插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
34
1
作者
范胜龙
张莉
曾在森
黄炎和
林翔程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8,共8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01624)
文摘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通过障碍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看,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2)开发区区龄、开发区至县(市)中心距离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不存在明显规律。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第三产业比重、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次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开发区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福建省
Keywords
land use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use
influence factors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模型及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胜龙
林晓丹
涂凯
汤俊红
林翔程
黄炎和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5-72,共8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01624)
文摘
研究目的:分析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采样点密度和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对设计的8种格网密度和6种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插值模型所得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模型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农用地分等成果(自然质量等)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与格网密度呈正相关。其中结合地貌和土壤信息的空间插值方法(KDMTR)对于农用地分等成果有最好的预测效果;(2)如果仅需考虑获取较高精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信息时,按2 km×2 km的样点密度并结合KDMTR法进行空间插值,为最高效的样点布设和数据处理方式;(3)在开展县级农用地分等时,如果仅需考虑获取农用地分等结果时,土壤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影响较小,但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空间插值方法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精度影响显著。采用KDMTR法并按3.5 km×3.5 km的格网密度布设土壤调查样点,为最高效的样点布设和空间插值模型。研究结论:南方丘陵区在开展县级农用地分等工作时,采用的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产生显著影响而土壤采样点布设的格网密度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影响较小。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农用地分等
土壤有机质
样点布设
空间插值模型
Keywords
land assessment
farmland quality evaluation
soil organic matter
sampling point layout
spatial interpolation models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范胜龙
张莉
曾在森
黄炎和
林翔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模型及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
范胜龙
林晓丹
涂凯
汤俊红
林翔程
黄炎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