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法和灰色关联法的新型螺纹管传热性能优化研究
1
作者 林纬 詹宏阳 +6 位作者 汪威 朱家豪 张鼎 龚程 郑小涛 徐建民 喻九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法对新型螺纹管传热性能的优化进行实验设计,以努塞特数(Nu)和摩擦因数(f)为评价指标,研究螺距(P)、肋高(H)、螺纹段与光管段的长度比(L)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响应面图研究各参数对Nu和f的交互影... 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法对新型螺纹管传热性能的优化进行实验设计,以努塞特数(Nu)和摩擦因数(f)为评价指标,研究螺距(P)、肋高(H)、螺纹段与光管段的长度比(L)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响应面图研究各参数对Nu和f的交互影响。计算各实验组数的灰色关联等级,使用灰色关联法对新型螺纹管进行多目标优化,并通过分析不同换热管的湍流动能(TKE)分布,得到新型螺纹管增强传热性能的机理。研究表明:通过响应面分析可知L是影响Nu与f最显著的参数;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得到的最优结构参数P=5.5 mm、H=1.00 mm、L=2,这种结构参数下的新型螺纹管Nu值为100.741,f值为0.024 641;通过对比不同换热管的TKE分布发现,新型螺纹管的独特设计即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相邻螺纹段会导致管内的流体流动方向频繁变化,从而加剧径向扰动,更频繁地产生二次流,导致TKE增加,增强其传热性能。通过优化研究,确定了新型螺纹管最优的结构参数,并深入揭示其传热性能增强的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和设计新型螺纹管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管 灰色关联法 响应面法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流口直径对管柱式气液分离器流动与分离特性影响研究
2
作者 林纬 邱心缘 +5 位作者 汪威 向晋 姚晨 郑小涛 徐建民 喻九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1-686,共6页
为提高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的分离效率,在经典气液分离器基础结构上改变GLCC的结构参数以及工况,并采用Fluent软件,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和Multi-Fluid VOF模型,通过自定义函数对分离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监控底流口液相质量流率,分... 为提高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的分离效率,在经典气液分离器基础结构上改变GLCC的结构参数以及工况,并采用Fluent软件,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和Multi-Fluid VOF模型,通过自定义函数对分离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监控底流口液相质量流率,分析在不同入口气液相流量和底流口直径下GLCC分离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小底流口直径有利于提升GLCC的分离效率,其中底流口直径为18 mm时分离效率较高,且都在80%以上;底流口液相质量流率的振荡具有周期性变化且不同底流口直径的气液两相流型的周期性流动行为与底流口液相质量流率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底流口液相质量流率实现对GLCC中气液两相流态的动态捕捉,进而提高GLCC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柱式气液分离器 Multi-fluid VOF模型 底流口直径 气液两相流 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罗汉果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21
3
作者 林纬 黎起秦 +3 位作者 莫娜 黄永兵 彭好文 廖锦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2002年对广西5个县9个乡(镇)74309株罗汉果病害调查明确,传统种植的罗汉果病毒病发病率平均为52.8%,严重的达100%;采用组培苗种植的病毒病发病率平均为13.9%,重病的达63.0%。传统的种薯种植,品种退化,人工抹芽、授粉,蚜虫传毒,以及... 2002年对广西5个县9个乡(镇)74309株罗汉果病害调查明确,传统种植的罗汉果病毒病发病率平均为52.8%,严重的达100%;采用组培苗种植的病毒病发病率平均为13.9%,重病的达63.0%。传统的种薯种植,品种退化,人工抹芽、授粉,蚜虫传毒,以及果园附近插花种植病毒寄主植物,是广西罗汉果种植区罗汉果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罗汉果 病毒病 发生 发病率 品种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对阔叶十大功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纬 陈德眉 +3 位作者 沈方科 黎起秦 袁高庆 谭海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86,93,共3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阔叶十大功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阔叶十大功劳的株高和茎粗有显著影响,在6种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处理4(N50g/株,P2O5100g/株,K2O50g/株)最利于植株的生长。阔叶十大...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阔叶十大功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阔叶十大功劳的株高和茎粗有显著影响,在6种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处理4(N50g/株,P2O5100g/株,K2O50g/株)最利于植株的生长。阔叶十大功劳小苗生长需要提供钾肥,3年生植株的生长需要补充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十大功劳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施立脱防治香蕉叶斑病 被引量:3
5
作者 林纬 黎起秦 +3 位作者 卢维海 罗金仁 彭好文 蒙姣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香蕉 叶斑病 施立脱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粗提物对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纬 蒙姣荣 +3 位作者 朱彬 黄永禄 袁高庆 黎起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9-1630,1640,共3页
[目的]寻找有效防治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的方法。[方法]研究测定4种药用植物粗提物对罗汉果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结果]结果表明,板蓝根、贯众、大黄和黄芩的粗提取物对罗汉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10%、46.20%、46.20%和57.60%;板蓝根... [目的]寻找有效防治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的方法。[方法]研究测定4种药用植物粗提物对罗汉果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结果]结果表明,板蓝根、贯众、大黄和黄芩的粗提取物对罗汉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10%、46.20%、46.20%和57.60%;板蓝根粗提取物用水稀释5、10、50、100和200倍液对罗汉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48%、59.15%、59.15%、52.14%和43.69%。[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防治罗汉果病毒病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病毒病 防治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管脉冲流流动与换热数值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林纬 喻九阳 +1 位作者 吴艳阳 刘倩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89-93,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低振动雷诺数下横纹管内脉冲流流动和换热.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脉冲流动引起出口压力正(余)弦波动,波动幅度随脉冲流振幅、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脉冲流动能够使流体在低速和低振动雷诺数下产生漩涡,并周期性生成、迁移...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低振动雷诺数下横纹管内脉冲流流动和换热.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脉冲流动引起出口压力正(余)弦波动,波动幅度随脉冲流振幅、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脉冲流动能够使流体在低速和低振动雷诺数下产生漩涡,并周期性生成、迁移和脱落;由于漩涡的作用,增强了流体的径向扰动和相对扰动,增大了横纹管内壁切应力,引起壁面切应力的周期性变化,减薄边界层,增强流体质量、能量输运;随着脉冲流振幅的增加,强化传热系数最高可以达到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管 脉冲流 换热 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年广西香蕉花叶心腐病严重发生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纬 黎起秦 +2 位作者 韦绍兴 蒙姣荣 彭好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27,共2页
作者于 1999年调查了广西 9个县 (市 ) 17个乡镇 4930 1株香蕉 ,香蕉花叶心腐病发病率一般为 12 3% ,重病田达 88 1%。因 1998年秋冬和 1999年春连续干旱 ,蚜虫大发生、多数蕉地间种或插花种植黄瓜花叶病毒病寄主植物和带毒试管苗 。
关键词 香蕉 花叶心腐病 危害 发生原因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B_(11)拮抗蛋白性质及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8
9
作者 彭好文 黎起秦 +2 位作者 蒙姣荣 唐照磊 林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2-25,共4页
芽孢杆菌 (Bacillussp .)B11分离自土壤 ,其拮抗蛋白粗提液在温度 6 0、80℃各处理 30min后仍能保持抗菌活性 ,对紫外线、蛋白酶K、RNase处理稳定 ,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氯仿部分敏感 ,作用活性 pH (pH 4~ 10 )范围较宽。B11拮抗蛋... 芽孢杆菌 (Bacillussp .)B11分离自土壤 ,其拮抗蛋白粗提液在温度 6 0、80℃各处理 30min后仍能保持抗菌活性 ,对紫外线、蛋白酶K、RNase处理稳定 ,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氯仿部分敏感 ,作用活性 pH (pH 4~ 10 )范围较宽。B11拮抗蛋白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其抑菌机制主要使病菌菌丝畸形 ,细胞质浓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拮抗蛋白 性质 西瓜 枯萎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补充 被引量:19
10
作者 谭海文 卢燕回 +4 位作者 王雅 陈振东 袁高庆 林纬 黎起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50,共6页
本文对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 本文对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27.5℃、培养初始pH为6、以麦芽糖作为C源、硝酸钾作为N源及完全光照等条件最适合其菌丝生长;30℃、以乳糖作为C源、硝酸钾作为N源及完全黑暗等条件最有利于该菌分生孢子形成;27.5℃、湿度为100%+水膜、12h光暗交替等条件最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这是该病在广西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生棒孢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烟草立枯病菌和靶斑病菌菌丝融合群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媛媛 谭海文 +3 位作者 卢燕回 黎起秦 林纬 袁高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06-111,F0002,共7页
为了明确广西烟草立枯病菌和靶斑病菌的菌丝融合群,从广西发病烟草植株上分离了2株烟草立枯病菌菌株和3株靶斑病菌菌株。经形态特征和细胞核染色观察发现,这5株菌株均属于多核立枯丝核菌。依据供试菌株与标准菌株的菌丝融合反应,发现广... 为了明确广西烟草立枯病菌和靶斑病菌的菌丝融合群,从广西发病烟草植株上分离了2株烟草立枯病菌菌株和3株靶斑病菌菌株。经形态特征和细胞核染色观察发现,这5株菌株均属于多核立枯丝核菌。依据供试菌株与标准菌株的菌丝融合反应,发现广西烟草立枯病菌和靶斑病菌均包含AG-2和AG-4两个菌丝融合群。进一步分析5个菌株的r DNA-ITS序列,初步明确这2种病原菌包括AG-4 HG-I和AG-2-2 IIIB 两个菌丝融合群,与菌丝融合反应分析结果相吻合。首次在国内从烟草靶斑病组织上分离到AG-2 和AG-4 融合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立枯病 烟草靶斑病 立枯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47高产拮抗物质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静 朱建华 +3 位作者 林纬 黄永禄 袁高庆 黎起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642-14644,共3页
[目的]为选育对西瓜枯萎病病菌具更强抑制作用的新菌株。[方法]对从番茄茎内分离获得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进行连续2次紫外线诱变,并对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筛选获得3株押菌活性高于B47菌株的诱变... [目的]为选育对西瓜枯萎病病菌具更强抑制作用的新菌株。[方法]对从番茄茎内分离获得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进行连续2次紫外线诱变,并对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筛选获得3株押菌活性高于B47菌株的诱变菌株F303、F304、F305,经10代传代培养后,3株诱变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病菌的抑菌活性都有所下降,但F305的抑菌活性下降最小,遗传稳定性最好,在同等条件下其抑菌圈直径仍比野生菌株B47大5min。诱变菌株F305在36h内处于对教生长期,在36~96h内处于稳定期;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5℃;在浓度为1%-0%的钠盐中皆能生长,但以浓度为1%时生长最好,该菌株的生理生化反应与野生菌株B47的反应一致。[结论]该研究为利用1347菌株进行工厂化生产拮抗性物质产品和探讨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B47菌株 紫外线诱变 西瓜枯萎病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细菌B196菌株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农倩 黎起秦 +2 位作者 袁高庆 林纬 黄永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557-9558,9674,共3页
[目的]为利用水稻内生细菌与农药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抑菌率法测定水稻内生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B196菌... [目的]为利用水稻内生细菌与农药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抑菌率法测定水稻内生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B196菌株与5%井岗霉素水剂质量比为1∶68.47的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209,其1 000倍液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为75.57%,比单用B196菌株的防效高17.68%。[结论]内生巨大芽孢杆菌菌株B196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混配 水稻纹枯病 防治 井岗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圆管内对流传热特性及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艳阳 刘利军 +4 位作者 喻九阳 林纬 高九阳 杨文灏 刘倩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FLUENT动态网格技术,研究了某型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两折流板间换热圆管在振动条件下管内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了不同振动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在文中计算工况下,数值计算结果及场协同分析表明,振动能强化传热,且其传热效果... 采用FLUENT动态网格技术,研究了某型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两折流板间换热圆管在振动条件下管内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了不同振动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在文中计算工况下,数值计算结果及场协同分析表明,振动能强化传热,且其传热效果随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增加而增强,传热强度最多提高71%。在半周期内,时相位为90°时管内传热性能最好。在同一振动参数下,雷诺数越小,强化效果越好。对每一来流速度,存在临界振幅和频率,低于临界值不能强化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交换器 动网格 振动 强化传热 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茉莉白绢病的药剂筛选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献强 黎起秦 +3 位作者 甘启范 罗一东 林纬 曾东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52-5154,5228,共4页
[目的]筛选防治茉莉白绢病菌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茉莉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测试化学药剂和生防菌以及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测试的9种... [目的]筛选防治茉莉白绢病菌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茉莉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测试化学药剂和生防菌以及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测试的9种化学农药和6种生防菌中,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白绢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LC50分别为2690.96cfu/ml和200.05μg/L,且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芽孢杆菌Bv22菌株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mg/L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108cfu/ml以及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7cfu/ml和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6cfu/ml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44%、60.00%、96.67%和96.67%。[结论]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剂 生防菌 茉莉 白绢病 协同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B196菌株分泌的Iturin A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荣金 秦健 +4 位作者 杨茂英 袁高庆 黎起秦 廖庭 林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99,共4页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产生的Iturin A2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菌中浓度为39.5621μg/mL;在浓度为160μg/mL下,Iturin A2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盆栽和大田防效分别为100%、85.31%和84.42%,显著高于5...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产生的Iturin A2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菌中浓度为39.5621μg/mL;在浓度为160μg/mL下,Iturin A2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盆栽和大田防效分别为100%、85.31%和84.42%,显著高于5%井冈霉素水剂有效成分为200μg/mL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ITURIN A2 水稻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槽对O形圈密封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高九阳 喻九阳 +3 位作者 王成刚 汪威 林纬 张捷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8-80,共3页
建立了O形圈密封结构的分析模型,研究了安装于不同密封沟槽中O形圈的接触应力及Von Mises应力与密封流体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不同密封沟槽形式应用的合适范围,为同类密封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O形圈 密封沟槽 接触应力 Von Mises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胞杆菌B196菌株抑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庭 秦健 +3 位作者 袁高庆 黎起秦 林纬 彭好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27,共7页
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产生的拮抗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明确该菌产生拮抗物质的种类是进一步研究该菌的抑菌机制及其应用的基础。本文采用盐酸沉淀B196菌株的去菌体培... 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产生的拮抗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明确该菌产生拮抗物质的种类是进一步研究该菌的抑菌机制及其应用的基础。本文采用盐酸沉淀B196菌株的去菌体培养液,再用甲醇抽提获得拮抗物质的粗提物。利用反相HPLC系统,将粗提物过C18柱,收集有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生长作用的活性化合物。运用质谱测得其分子量分别为1 042.592 7u,再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获得化合物的典型结构特征离子碎片,结果表明其一级结构为Pro-Asn-Ser-βAA-Asn-Tyr-AsnGln(βAA为14个碳原子的氨基脂肪酸)。综合以上信息将该化合物鉴定为Iturin 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胞杆菌 ITURIN A2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槽管脉冲流传热数值及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艳阳 杨文灏 +4 位作者 喻九阳 林纬 高九阳 刘利军 刘倩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在螺旋槽管内通入脉冲流后的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脉冲流动能引起出口压力呈周期性波动,波动幅度随脉冲流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脉冲流动能够使流体在螺旋槽管管壁附近产生漩涡,并出现周期性的生成、漂移和脱落,...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在螺旋槽管内通入脉冲流后的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脉冲流动能引起出口压力呈周期性波动,波动幅度随脉冲流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脉冲流动能够使流体在螺旋槽管管壁附近产生漩涡,并出现周期性的生成、漂移和脱落,漩涡的作用增强了流体的径向扰动和相对扰动;脉冲流动能够改善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之间的协同程度,产生强化传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管 脉冲流 场协同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立枯病菌侵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悦 陈媛媛 +3 位作者 卢燕回 黎起秦 林纬 袁高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99-103,F0002,共6页
对烟草立枯病菌的侵染方式及部位、侵染时期、侵染条件和交互致病性等方面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伤口有利于烟草立枯病菌的侵染;病菌可侵染烟株的叶肉、叶脉、茎部(上中下)及根部等多个部位导致发病;烟株易被侵染的生育期为苗期,随着烟... 对烟草立枯病菌的侵染方式及部位、侵染时期、侵染条件和交互致病性等方面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伤口有利于烟草立枯病菌的侵染;病菌可侵染烟株的叶肉、叶脉、茎部(上中下)及根部等多个部位导致发病;烟株易被侵染的生育期为苗期,随着烟株的生长发育,无伤接种的发病率明显降低;25~30℃为病原菌侵染的适宜温度,15℃时病原菌不能侵染烟株;当土壤含水量在47.83%~76.41%范围内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病情指数随之增高;利用改良的选择性培养基测定显示,土壤含菌量越高病情越重;交互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立枯病菌可侵染水稻和玉米,同时玉米纹枯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也可引起烟草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立枯病 立枯丝核菌 侵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