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我院医院感染现况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7日住院的 6 9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7.91%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 32 ...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7日住院的 6 9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7.91%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 32 .72 % ,上呼吸道感染占 2 7.2 7% ,泌尿道感染占 10 .91%。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置管、泌尿道插管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合并真菌感染 8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偏高。结论 :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 ,重视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医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2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古英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各占11.1%。医院感染潜在危险因素为患者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年龄、侵袭性治疗操作、输血和透析时间等因素,其中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监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医院感染现况流行病学调查
3
作者 林红燕 沈怀亮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 :了解本医院感染 (NI)的现况 ,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抽检 30 0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况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8.6 7% ,其中呼吸道感染占 5 3.85 % ,泌尿道感染占 19.2 3% ,胃肠道感染占 11.5 4 %。ICU、血液科... 目的 :了解本医院感染 (NI)的现况 ,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抽检 30 0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况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8.6 7% ,其中呼吸道感染占 5 3.85 % ,泌尿道感染占 19.2 3% ,胃肠道感染占 11.5 4 %。ICU、血液科、神经内科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氏菌 ,合并真菌感染 7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偏高 ,为 76 .6 7%。结论 :高危科室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38
4
作者 林秀娟 林红燕 《现代医院》 2009年第8期108-109,共2页
目的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制定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结果实施后3个月内,检出多重耐药菌148例,电话报告和实行床边隔离148例(100%),请临床药师会诊117例,会诊率79... 目的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制定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结果实施后3个月内,检出多重耐药菌148例,电话报告和实行床边隔离148例(100%),请临床药师会诊117例,会诊率79%。无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结论架起临床各部门的沟通桥梁,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但临床医生请临床药师会诊的意识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控制 患者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9株肠杆菌科菌产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润齐 叶晓光 +1 位作者 林红燕 郭海波 《现代医院》 2009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肠杆菌科菌产ESBE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耐药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间临床样本分离的肠杆菌科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分离出的肠杆菌科菌561株,其中产ESBLs株32... 目的调查分析肠杆菌科菌产ESBE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耐药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间临床样本分离的肠杆菌科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分离出的肠杆菌科菌561株,其中产ESBLs株329株,占肠杆菌科菌的58.6%,产ESBLs肠杆菌科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结论本地区产ESBLs肠杆菌科菌检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亚胺培南可作为经验性治疗产ESBLs肠杆菌科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奕慧 林红燕 陈丽纯 《现代医院》 2012年第8期58-60,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2月老年住院患者中所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73例次,发生率4.30%。老年患者感染部...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2月老年住院患者中所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73例次,发生率4.30%。老年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64.23%,其次为泌尿系统,占14.49%。共分离出病原菌233株,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67.93%。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3.22%;革兰阳性菌占29.18%;真菌占16.31%。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泌尿道插管、抗菌药物和糖尿病。结论加强对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健强 林红燕 钟韵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5—6月及2014年3—4月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通过前瞻性连续动态监测,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医院ICU患者临床标本及对应床单位物表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了解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5—6月及2014年3—4月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通过前瞻性连续动态监测,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医院ICU患者临床标本及对应床单位物表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分子流行病学状况。结果:ICU内MDRAB的检出率达58.30%,83.24%来自痰及支气管吸取物。其耐药率呈逐步上升趋势,2014年7—12月达80%以上。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从临床和环境分离的32株MDRAB有2个PFGE型,分别命名为A和B。其中A型包括临床分离株编号1、2、6、7和11,环境分离株编号19、23、26、27和28;B型包括临床分离株编号13、14、15、16和17,环境分离株编号25、30和31。结论:MDRAB已为ICU内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且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监测期间医院有两次分别由克隆A和B引起的患者间MDRAB交叉传播。交叉感染通过污染的心电监护仪或床单位两种路径传播;加强手卫生,彻底的消毒隔离措施,能有效控制MDRAB在ICU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脉冲式凝胶电泳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阮建锋 林红燕 钟韵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ICU内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临床标本分离的致病菌,描述致病菌株的菌种分布特征以及标本来源分布特征,分析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变迁,比较ICU... 目的:探讨ICU内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临床标本分离的致病菌,描述致病菌株的菌种分布特征以及标本来源分布特征,分析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变迁,比较ICU与全院之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ICU检出的1 322株致病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共751株(56.81%),其中分离自痰液或支气管吸取物共617株(82.16%);2012—2014年,ICU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等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步上升趋势(P<0.05)。至2014年7—12月,ICU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80%以上,其中对头孢哌酮耐药率最高,达100%。ICU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全院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情况严峻,预防医院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显得更为重要,否则持续的耐药率升高将使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面临无药可选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率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细菌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林秀娟 林红燕 +1 位作者 古英明 沈怀亮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细菌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0版)的透析液菌落数标准检测细菌含量。结果:整改前与整改后的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透析器出口处透析液、透析B液的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了解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细菌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0版)的透析液菌落数标准检测细菌含量。结果:整改前与整改后的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透析器出口处透析液、透析B液的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改前与整改后的反渗水、透析A液的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送反渗水到透析机的管道和配制A液、B液的过程是造成透析液被污染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各容器和管道的消毒,并建议修改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的细菌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用水 透析液 细菌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品管圈推进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秀娟 林红燕 +1 位作者 朱健强 阮建锋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组建QCC小组,分析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原因,利用头脑风暴法收集并拟定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手卫生培训现场考核226人,合格率100%,理论考试1 264人,...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组建QCC小组,分析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原因,利用头脑风暴法收集并拟定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手卫生培训现场考核226人,合格率100%,理论考试1 264人,平均分97.0,临床速干手消毒剂平均日床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手卫生 医院感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压改变对眼压的影响
11
作者 古英明 林红燕 +1 位作者 李林 姚达强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57-57,共1页
目的:为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在血透后出现-过性视力下降,眼胀痛等症状是否与血浆渗透压改变有关。方法:用Schiotz眼压计在血透前后及治疗中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眼压。检测了前房角,视野及眼压描记及血浆渗透压、血生化... 目的:为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在血透后出现-过性视力下降,眼胀痛等症状是否与血浆渗透压改变有关。方法:用Schiotz眼压计在血透前后及治疗中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眼压。检测了前房角,视野及眼压描记及血浆渗透压、血生化等。结果:血透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眼压升高。有青光眼解剖特点的眼球,眼压会出现进行性病理升高或诱发青光眼。结论:对眼球有青光眼解剖特点的患者在血透时避免大量脱水。血速治疗充分,使治疗后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可避免眼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流畅度 血浆渗透压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2
作者 林红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8期129-130,133,共3页
目的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5月72名在该科室实习的护生。根据平均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6名。对比组采用了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运用了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目的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5月72名在该科室实习的护生。根据平均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6名。对比组采用了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运用了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两组最终带教结果。结果对比组操作考核成绩和实验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验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带教满意度和实验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可以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效果优异,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室 护理带教 教学 互动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室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红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9期170-170,17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满意度得分及...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满意度得分及SF-36得分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可提升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14
作者 林红燕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8年第9期140-141,共2页
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英语学习良性循环阶段,对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一方面从学生的现状着手,分析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后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 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英语学习良性循环阶段,对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一方面从学生的现状着手,分析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后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及初、高中的不同点着手,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长足的进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一 英语学习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