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综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林粤峰
贾登峰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206,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SH018)
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11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YJC630103)
-
文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一方面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总量远远不及农民的需求水平,另一方面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农民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在需求方面,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强烈,却困于表达机制的欠缺;在供给方面,地方财政的无力和私人部门的受限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因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应从完善财政体制、引进民间资本、关注农民需求和进行配套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
-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制度创新
-
Keywords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institutional change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基于区域竞争视角的我国粮食安全与制度创新
- 2
-
-
作者
林粤峰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7-220,共4页
-
基金
农业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YJC630103)
-
文摘
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从区域粮食供求失衡视角出发,分析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低、空间布不对称、区域间利益关系不协调,地方政府在保护粮食安全方面的搭便车行为,加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与产销区间矛盾。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改革和创新以下领域:农产品流通体制、区域粮食储备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等。改革成效和问题并存,指出切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能的方向:建立耕地保护建立补偿机制,对耕地实行动态保护;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强化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农业科技投入等。
-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主销区
比较利益
制度创新
财政支农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