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翅荚木太空种和普通种林木主要生长及叶片碳氮磷计量特征
1
作者 林秋燕 钟全林 +1 位作者 李静 郑跃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9,38,共7页
为了探究林木太空育种的诱变机制,对比分析其林木生长与叶性状关系,为初步揭示林木太空育种的诱变机制、开展其他树种的太空育种研究等提供参考。以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内6年生翅荚木太空种和普通种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株高、胸径... 为了探究林木太空育种的诱变机制,对比分析其林木生长与叶性状关系,为初步揭示林木太空育种的诱变机制、开展其他树种的太空育种研究等提供参考。以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内6年生翅荚木太空种和普通种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株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指标及叶片性状,分析太空育种与普通育种对翅荚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太空种和普通种的生长指标平均值相近,但总体上表现为太空育种后翅荚木胸径、株高生长稍高于普通育种,材积生长则表现为太空种稍低于普通种。2)两者的比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片C、N、P含量、C/P和N/P均无明显差异,但其C/N差异显著。除比叶面积及C/N和C/P外,其他主要叶性状(叶相对含水量及叶片C、N、P含量)均为太空种>普通种;除叶相对含水量外,其他主要叶性状变异系数均为太空种>普通种。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育种方式下翅荚木资源获取策略不同,叶片面积、叶干物质含量与翅荚木胸径生长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种,太空种翅荚木在林木生长进程、生物量积累、叶片表型性状与养分含量积累利用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更优性状,为提高翅荚木良种选育和林木种质资源的丰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种 普通种 生长性状 叶片性状 翅荚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与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曾丰 魏世金 +5 位作者 黄豪博 黄清华 林秋燕 范丽萍 黄惠炆 付丹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4-1690,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量及采集程序特点的比较,对两种采集程序在两组中的采集结果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血处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患者组和供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与CD34+%、CD34+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MNC程序比较,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血小板混入少,采集物体积小,但抗凝剂用量多,采集时间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数(r=0.314,P=0.015)、CD34+细胞数(r=0.922,P=0.000)与采集前对应参数呈正相关,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WBC数(r=0.369,P=0.004)及MNC数(r=0.495,P=0.000)呈正相关;供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896,P=0.000),MNC程序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666,P=0.000)。患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年龄40岁以下的患者显著高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P<0.05),而MNC程序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采集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年龄40岁以下患者(P<0.05)。供者组仅MN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在全血处理量相同时,自体患者和异基因供者PBSC采集中两种程序收获的MNC纯度与CD34+细胞纯度及浓度高度一致,但自体患者PBSC采集结果受年龄与性别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自体 异基因 AutoPBSC程序 MNC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来源外泌体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豪博 范丽萍 +2 位作者 林秋燕 黄惠炆 付丹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储存时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LDRCS)中外泌体(exosome,Exo)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与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超高速离心方法获得不同储存时间的LDRCS中Exo(RBC⁃Exo),采用透射电镜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对RBC⁃Ex... 目的:探讨不同储存时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LDRCS)中外泌体(exosome,Exo)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与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超高速离心方法获得不同储存时间的LDRCS中Exo(RBC⁃Exo),采用透射电镜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对RBC⁃Exo的形态、免疫标记进行检测。采用动态光散射检测不同储存时间LDRCS中RBC⁃Exo的粒径分布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RBC⁃Exo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与RBC⁃Exo共培养后血液肿瘤细胞内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分离出呈类杯状、粒径分布于20-200 nm、CD63/TSG101富集、Calnexin阴性、CD235a阳性、CD41阴性的RBC⁃Exo。储存中晚期(>14 d)LDRCS中RBC⁃Exo粒径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大于储存早期(储存≤14 d)的RBC⁃Exo。与对照组相比,RBC⁃Exo可以明显促进血液肿瘤细胞HBL1、U2932和Jurkat的增殖。与RBC⁃Exo共培养3 d的HBL1、U2932和Jurkat细胞中周期相关蛋白P2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而抗凋亡蛋白BCL⁃2并无明显变化。结论:储存中晚期的LDRCS中RBC⁃Exo形态与储存早期存在差异。RBC⁃Exo可以促进血液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周期相关蛋白P2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外泌体 肿瘤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外切体成分4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洪金全 黄清华 +3 位作者 黄震宇 范丽萍 林秋燕 黄豪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4-1689,共6页
目的:探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组织中核酸外切体成分4(EXOSC4)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81例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 目的:探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组织中核酸外切体成分4(EXOSC4)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81例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181例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51%;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44例和低表达组1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Ann Arbor分期、结外侵犯、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国家综合癌症网络IPI(NCCN-IPI)评分、细胞起源等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EXOSC4蛋白高表达是初治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均P<0.05)。K-M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组织中EXOSC4蛋白高表达初治DLBCL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较低表达患者显著缩短(均P<0.05)。结论:初治DLBCL患者组织EXOSC4蛋白高表达是影响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外切体成分4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植物模型研究概况
5
作者 林秋燕 陈由强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年第3期205-208,共4页
虚拟植物模型应用L-system为基础,构建各种算法,用软件表现出植物在环境影响下的生长情况、内部物质成分等。本文主要对环境和植物相互影响的虚拟植物模型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虚拟植物模型 L-SYSTEM 环境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秋燕 胡亚兰 樊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321-321,共1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30 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 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5 例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结果:①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良好率为52.51%,低于观察组的78.46%,组间差异显著...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30 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 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5 例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结果:①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良好率为52.51%,低于观察组的78.46%,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两组患者的SAS 和DSD 评分和护理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秋燕 胡亚兰 樊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322-322,共1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50 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 例,行常规感染预防措施)和观察组(75 例,行常规感染预防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和手术恢复情况....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50 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 例,行常规感染预防措施)和观察组(75 例,行常规感染预防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和手术恢复情况.结果:(1)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为16%,观察组则为5.33%,经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围手术期 感染预防 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城疫病毒V蛋白鉴别鸡群感染与免疫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于得水 谢鹏 +5 位作者 梁健鹏 林秋燕 向斌 徐成刚 廖明 任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0,共6页
本研究以新城疫病毒(NDV)V蛋白羧基端结构域(Vc)的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用于检测NDV V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鸡群免疫或接毒后血清中的V蛋白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两组不同NDV灭活疫苗组在免疫后的3周内检测结... 本研究以新城疫病毒(NDV)V蛋白羧基端结构域(Vc)的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用于检测NDV V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鸡群免疫或接毒后血清中的V蛋白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两组不同NDV灭活疫苗组在免疫后的3周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组灭活疫苗免疫3周后再人工感染NDV强毒的鸡群,攻毒后第7、14和21 d,NDV阳性率分别为60%、80%、70%和50%、80%、70%;两组不同的NDV弱毒疫苗免疫组鸡群,仅在免疫后第21 d阳性率分别为20%和10%。以上结果表明,NDV疫苗免疫组与强毒感染组的V蛋白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本方法可在群体水平上区分新城疫疫苗免疫与强毒感染鸡群,为NDV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V蛋白 ELISA 区分感染与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蔡俊呈 任涛 +3 位作者 陈礼斌 王思远 向斌 林秋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1年第3期6-12,共7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能够引起鸡的呼吸道炎症、肾脏损伤、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能够引起鸡的呼吸道炎症、肾脏损伤、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IBV是国内养禽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易变的组织嗜性以及不同地理区域内各种IBV血清型或基因型的不断出现,IBV的防控难度也在不断升级。免疫鸡群中的疫苗接种和抗体水平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IBV感染至关重要。论文综述了IBV的历史背景、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控手段及宿主对IBV的免疫应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IBV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免疫应答 诊断方法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