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油菜直播密度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益增 刘炳元 +3 位作者 龙卫平 曾晓勇 童仁锟 蒋俊懋 《江西农业》 2016年第10S期7-,9,共2页
设计6个不同用种量,对旱地油菜进行直播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播期和管理情况下,用种量3.75 kg/hm2、5叶期成苗密度28.3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2 582 kg/hm2;用种量影响的关键因素是单株角果数;适宜的用种量是构建合理群体、提... 设计6个不同用种量,对旱地油菜进行直播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播期和管理情况下,用种量3.75 kg/hm2、5叶期成苗密度28.3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2 582 kg/hm2;用种量影响的关键因素是单株角果数;适宜的用种量是构建合理群体、提高群体质量的先决条件,是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用种量 直播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沿岸城郊蔬菜发病死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
作者 林益增 袁邦彬 +1 位作者 蒋俊懋 彭忠亮 《江西园艺》 2004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蔬菜 泰和县 排水 渍害 换茬轮作 土壤 有机肥 种子消毒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发病死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3
作者 林益增 袁邦彬 +1 位作者 蒋俊懋 彭忠亮 《江西植保》 2004年第2期85-86,共2页
本文对蔬菜发病死苗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下防治对策,①统一筹划,修筑“排灌”两用沟。②转变种植方式,科学轮作。③选用高抗病品种,搞好种子消毒。④适度土壤处理,推广药剂护根。⑤早确诊病害,选用对口药剂早防治。⑥增施有机... 本文对蔬菜发病死苗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下防治对策,①统一筹划,修筑“排灌”两用沟。②转变种植方式,科学轮作。③选用高抗病品种,搞好种子消毒。④适度土壤处理,推广药剂护根。⑤早确诊病害,选用对口药剂早防治。⑥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病害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晚稻“籼改粳”适宜品种及抛秧栽培技术
4
作者 林益增 刘炳元 +3 位作者 龙卫平 将俊懋 曾晓勇 童仁锟 《江西农业》 2016年第11S期20-,共1页
通过品种区组试验,筛选出甬优1538、甬优538为适宜"籼改粳"品种,并提出与籼稻栽培不同的调整措施,制定与推荐品种配套的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籼改粳 品种 调整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和县双季晚稻“三控”施肥氮肥调减幅度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伟 林益增 +4 位作者 刘炳元 黄毓 龙卫平 蒋俊懋 彭忠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9期45-46,57,共3页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机理是在栽足基本苗条件下,通过控肥(控制氮肥总量、适量氮肥后移作穗肥),实现控苗(控制无效分蘖发生,降低高峰苗数,提高成穗率),控病虫害(调优群体结构、减轻病虫害),达到节肥增产提效目的。该文主要探讨...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机理是在栽足基本苗条件下,通过控肥(控制氮肥总量、适量氮肥后移作穗肥),实现控苗(控制无效分蘖发生,降低高峰苗数,提高成穗率),控病虫害(调优群体结构、减轻病虫害),达到节肥增产提效目的。该文主要探讨了"三控"施肥氮肥不同的调减幅度对水稻农艺状性、产量构成和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晚稻以施纯氮11.7kg/667m^2、按基、蘖、穗肥5∶2∶3的比例,且蘖肥在抛栽后11~14d施用的处理产量最高、效益最佳,该处理表现为生育期适中,生育稳健、抽穗整齐,群体结构与穗粒结构协调,灌浆期较长,结实率和饱满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控”施肥 氮肥调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三控”施肥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比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佑浪 黄毓 +1 位作者 郑伟 林益增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3期51-52,共2页
“三控”施肥是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化肥浪费大、农药用量高和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而研究建立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在确定“三控”施肥用量和分配比例的前提下,该文研究探讨了... “三控”施肥是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化肥浪费大、农药用量高和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而研究建立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在确定“三控”施肥用量和分配比例的前提下,该文研究探讨了三控施肥技术中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生育进程、产量构成因子、病虫发生状况、经济产量等情况的差别。结果表明:在早稻三控施肥技术中,产量构成因子的协调性、病虫害抗性以及产量以蘖肥在移栽后10~13d施用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控”施肥 分蘖肥 施用时期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仲恺花1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荣华 许于生 +7 位作者 黄林海 张静燕 李道玉 陈有兴 曾罗华 方立传 林益增 何水得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第5期10-15,共6页
对花生新品种仲恺花1号进行引种示范、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仲恺花1号适宜江西各花生产区种植,产量达4 500 kg/hm2,比当地品种平均增产幅度达20%以上。同时,还确定了该品种最佳种植规格、收获期、科学肥料配方等相应的配... 对花生新品种仲恺花1号进行引种示范、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仲恺花1号适宜江西各花生产区种植,产量达4 500 kg/hm2,比当地品种平均增产幅度达20%以上。同时,还确定了该品种最佳种植规格、收获期、科学肥料配方等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仲恺花1号 配套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果园间作花生麻壳果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8
作者 戴亨仁 林益增 肖志正 《江西园艺》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红吉 丘陵 果园 间作 花生 麻壳果 成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三控”节本增效集成技术在江西的再创新与推广 被引量:5
9
作者 文喜贤 乐丽红 +5 位作者 刘凯丽 陈忠平 钟旭华 黄农荣 邓达孙 林益增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1,共4页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施肥技术。引进江西后,在试验示范过程中常出现分蘖肥、穗粒肥施用时期与当地传统施肥习惯不一致的情况,造成除草效果不佳、生产成本提高及稻米品质难控...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施肥技术。引进江西后,在试验示范过程中常出现分蘖肥、穗粒肥施用时期与当地传统施肥习惯不一致的情况,造成除草效果不佳、生产成本提高及稻米品质难控制等一些问题。针对此情况,开展了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再创新了适合江西推广应用的水稻“三控”节本增效技术。与传统施肥习惯相比,该技术可实现水稻增产408.0 kg/hm^(2)、节省成本258.0元/hm^(2),最终节本增效1287.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控”施肥技术 节本增效 病虫害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熟制旱地油菜移栽密度试验
10
作者 林益增 戴利民 +3 位作者 徐善忠 罗娇 段琼 蒋琪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0期60-61,共2页
育苗移栽是赣中南两熟制旱地油菜生产最主要的栽培方式,为促进个体与群体协调,提高综合抗性,提升产量水平,于2017—2018年度实施了两熟制旱地油菜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每hm2施肥纯N168.2kg、P2O582.5kg、K2O 87.8kg的水平条件下,... 育苗移栽是赣中南两熟制旱地油菜生产最主要的栽培方式,为促进个体与群体协调,提高综合抗性,提升产量水平,于2017—2018年度实施了两熟制旱地油菜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每hm2施肥纯N168.2kg、P2O582.5kg、K2O 87.8kg的水平条件下,以油菜移栽密度1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达2533kg/hm2。综合考虑产量和抗逆性,赣中南两熟旱地油菜移栽最佳的密度是13.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旱地 移栽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晚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试验示范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匡大春 林益增 +2 位作者 彭忠亮 段琼 蒋琪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7期4-4,14,共2页
机械插秧在赣中南双季晚稻生产上应用规模越来越大,在插秧机上加装侧深施肥器械,具有一次性同步完成插秧和施肥的功能。为掌握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文章探讨了在种植当地主栽品种、正常机插规格情况下的适宜用肥量和施用法,... 机械插秧在赣中南双季晚稻生产上应用规模越来越大,在插秧机上加装侧深施肥器械,具有一次性同步完成插秧和施肥的功能。为掌握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文章探讨了在种植当地主栽品种、正常机插规格情况下的适宜用肥量和施用法,并于2018年在泰和县开展了双季晚稻机插侧深施施肥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水平条件下,化肥全部采用机械侧深施比常规施肥方法每亩增产21.55kg,增效80元,增幅分别为4.2%和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肥料 机插侧深施一体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