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径SiO_(2)粒子混合制备光子晶体结构色薄膜 被引量:9
1
作者 林田田 杨丹 +2 位作者 陈佳颖 葛若晴 高伟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93-1698,共6页
采用基于Stober工艺的溶剂调控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粒径为247和285nm的SiO_(2)纳米粒子,通过调控两种SiO_(2)纳米粒子的混合比例构建不同颜色的结构色薄膜。当247 nm SiO_(2)所占比例增加时,颜色逐渐蓝移,但由于非相干光散射的影响,光... 采用基于Stober工艺的溶剂调控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粒径为247和285nm的SiO_(2)纳米粒子,通过调控两种SiO_(2)纳米粒子的混合比例构建不同颜色的结构色薄膜。当247 nm SiO_(2)所占比例增加时,颜色逐渐蓝移,但由于非相干光散射的影响,光子晶体薄膜颜色变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SiO_(2)悬浮液中加入墨水,当墨水质量分数增加时,薄膜的明度降低、饱和度提高,且墨水质量分数为0.06%时饱和度最高。考察了粒径、混合比例以及墨水质量分数对结构色的影响,结果发现,光子晶体的结构色受粒径影响,且符合布拉格公式,混合比例的不同改变了SiO_(2)的平均粒径,因而形成不同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粒径 光子晶体 结构色 混合比例 颜色调控 纺织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与红外隐身光子晶体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丹 高伟洪 +2 位作者 杨树 林田田 严凯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329,共7页
光子晶体是一种人造结构的新型功能材料。能够调控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控制入射电磁波反射率;通过调控晶体粒径,可以产生用于伪装隐身的结构色。本文简述了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综述了光子晶体材料在可见光和红外隐身领域的研究进展... 光子晶体是一种人造结构的新型功能材料。能够调控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控制入射电磁波反射率;通过调控晶体粒径,可以产生用于伪装隐身的结构色。本文简述了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综述了光子晶体材料在可见光和红外隐身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光子晶体材料在多波段兼容隐身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红外 光子晶体 隐身材料 伪装 结构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角度依赖性的全可见光谱结构色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田田 杨丹 +2 位作者 高伟洪 张之悦 赵小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解决传统染料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实现无污染的全可见光谱结构色的制备,采用基于Stöber法的溶剂调控法合成了3种不同粒径(320、240和200 nm)的SiO_(2)纳米颗粒(SNPs),3种粒径的SNPs分别制备出了红色、绿色和紫色SiO_(2)光子晶... 为解决传统染料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实现无污染的全可见光谱结构色的制备,采用基于Stöber法的溶剂调控法合成了3种不同粒径(320、240和200 nm)的SiO_(2)纳米颗粒(SNPs),3种粒径的SNPs分别制备出了红色、绿色和紫色SiO_(2)光子晶体(PC)薄膜,然后通过改变2种粒径SNPs的质量比制备了能够覆盖全可见光谱的结构色PC薄膜。结果表明:当较小尺寸SNPs的比例增加时,PC膜的结构色发生蓝移,另外由2种粒径SNPs组成的PC薄膜显示出低角度依赖性的结构色,这是由其非晶光子晶体(APC)结构所造成的,传统全可见光谱结构色的获取需要合成一系列粒径的微球,这种方法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更简单、更快速,可作为颜料和涂料对不同的基材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色 光子晶体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全可见光谱色 低角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减阻原理的吸力式基础纠偏试验研究
4
作者 谢立全 林田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9,共7页
吸力式基础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锚泊基础,具有运输便捷、施工快、节省材料等优点。但吸力式基础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以及海床地质条件贯入过程中易发生倾斜,严重影响自身的承载功能。本文针对海底吸力式基础的沉贯倾斜问题,展开一系列试... 吸力式基础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锚泊基础,具有运输便捷、施工快、节省材料等优点。但吸力式基础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以及海床地质条件贯入过程中易发生倾斜,严重影响自身的承载功能。本文针对海底吸力式基础的沉贯倾斜问题,展开一系列试验,采用振动减阻原理达到纠偏效果。试验分别研究了在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初始倾斜角、不同静压荷载作用下的基础纠偏过程。结果表明,倾斜的吸力式基础可通过侧壁振动方式实现有效纠偏,其纠偏效果与振动频率、初始倾斜角以及静压荷载息息相关:相同激振力作用下,激振频率越大(25~75 Hz),所需纠偏时间越短;桶基的初始倾斜角越大,则完全纠偏所需时间越长,且呈非线性增加;贯入荷载(或贯入深度)越大,纠偏难度越大,纠偏越早(贯入深度越小)越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基础 倾斜 振动 纠偏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谱SiO_(2)结构色薄膜的加色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月佳 高伟洪 +4 位作者 杨树 林田田 朱婕 赵小燕 张之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5,共8页
为解决在制备不同粒径的小球来实现全光谱结构色过程中工作量大的问题,采用溶剂调控法合成粒径均匀的304、260、200 nm的SiO_(2)纳米颗粒,利用三原色加色法原理将3种不同粒径的纳米SiO_(2)悬浮液按照不同质量比两两混合,然后放在烘箱中... 为解决在制备不同粒径的小球来实现全光谱结构色过程中工作量大的问题,采用溶剂调控法合成粒径均匀的304、260、200 nm的SiO_(2)纳米颗粒,利用三原色加色法原理将3种不同粒径的纳米SiO_(2)悬浮液按照不同质量比两两混合,然后放在烘箱中进行重力沉降自组装,制备出全光谱非晶光子晶体结构色薄膜,探究混合比例对SiO_(2)光子晶体结构色的影响。同时为提高结构色的饱和度,将墨水添加到不同混合比例的SiO_(2)悬浮液中,研究墨水质量分数对光子晶体结构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粒径SiO_(2)比例的增加,结构色会出现蓝移现象;墨水质量分数越高,结构色亮度越低,色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当墨水质量分数为0.4%时,结构色饱和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色薄膜 加色法 全光谱色 光子晶体 SiO_(2)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