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废弃泥浆真空预压方法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魏雁冰 范明桥 +2 位作者 林生法 徐锴 吴志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寻求更为经济和环保的建筑废弃泥浆处理方法,采用3种不同排水系统的真空预压方法对泥浆池的处理开展了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真空预压试验场地的表面沉降、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真空卸载后,通过原位十字板试验和平板载荷试验对... 为了寻求更为经济和环保的建筑废弃泥浆处理方法,采用3种不同排水系统的真空预压方法对泥浆池的处理开展了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真空预压试验场地的表面沉降、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真空卸载后,通过原位十字板试验和平板载荷试验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了检测,并对处理前后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变化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3个试验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气管-滤管结合的真空抽吸排水方法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泥浆 真空预压 沉降 孔隙水压力 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加载方式对排水板滤膜淤堵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锴 林生法 +1 位作者 耿之周 韩冉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23-129,共7页
塑料排水板滤膜的淤堵直接影响到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吹填淤泥的效果,而真空荷载加载方式是引起排水板滤膜淤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用5种不同等效直径的排水板滤膜并通过控制不同的真空加载方式加固新近吹填淤... 塑料排水板滤膜的淤堵直接影响到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吹填淤泥的效果,而真空荷载加载方式是引起排水板滤膜淤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用5种不同等效直径的排水板滤膜并通过控制不同的真空加载方式加固新近吹填淤泥。试验过程中对泥面沉降、排水板和土中不同深度的真空度进行监测,试验结束后测试排水板滤膜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荷载不分级或者分级梯度太大,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淤泥效果较差,排水板滤膜容易产生淤堵;排水板滤膜的等效孔径越小其淤堵情况越严重。排水板滤膜发生淤堵后其渗透系数将降低,对土体的排水固结产生不利的影响。作者建议:在真空预压处理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实践中,宜选用较大的排水板滤膜等效孔,真空荷载宜采用分级加载方式,且每级真空梯度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真空加载方式 分级加载 滤膜 淤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出膜与覆水密封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彦彬 林志强 林生法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管线出膜和覆水密封是影响真空预压密封膜密封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介绍两种有效的管线出膜方式—裤筒式出膜和法兰盘式出膜。针对膜上覆水是否具有密封作用的争论,分别采用空气动力学中的无粘性可压缩流体动力学模型和水力学中的薄壁... 管线出膜和覆水密封是影响真空预压密封膜密封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介绍两种有效的管线出膜方式—裤筒式出膜和法兰盘式出膜。针对膜上覆水是否具有密封作用的争论,分别采用空气动力学中的无粘性可压缩流体动力学模型和水力学中的薄壁大孔口出流模型,近似描述膜上小孔单纯进气和单纯进水的两种情况。计算表明,单位时间内膜上小孔进气驱替孔隙体积量比进水时大一个数量级,膜上覆水可以减缓真空度的损失,但仍然会浪费能量。为真空预压管线出膜施工及合理安排膜上覆水提供参考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密封膜 出膜方式 膜上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直吸联合覆膜真空预压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生法 范明桥 +2 位作者 姜彦彬 徐锴 李杰 《中国港湾建设》 2014年第7期34-38,共5页
文章通过4个不同的真空预压方法现场试验,介绍气管直吸联合覆膜真空预压新技术。分析4个现场试验区的地表沉降、真空度、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对比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结果表明,该试验区气管直吸联合覆膜真空预压方法... 文章通过4个不同的真空预压方法现场试验,介绍气管直吸联合覆膜真空预压新技术。分析4个现场试验区的地表沉降、真空度、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对比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结果表明,该试验区气管直吸联合覆膜真空预压方法能快速实现排水固结,快速实现加固吹填淤泥层,满足后续工程施工承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直吸联合覆膜 真空预压 吹填淤泥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玉环漩门三期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
5
作者 徐锴 范明桥 +2 位作者 林生法 付冠杰 魏雁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5,共7页
围垦工程中各个区域吹填淤泥的成因、成分、物理力学特性相差较大。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对吹填淤泥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采用量筒沉积试验研究吹填淤泥的沉积规律,利用室内试验探索淤泥强度和渗透性随含水率和孔隙比变化的规律,采用现场试... 围垦工程中各个区域吹填淤泥的成因、成分、物理力学特性相差较大。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对吹填淤泥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采用量筒沉积试验研究吹填淤泥的沉积规律,利用室内试验探索淤泥强度和渗透性随含水率和孔隙比变化的规律,采用现场试验对淤泥含水率和强度沿深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试验中,初期(t<118 h)淤泥沉降速度较快,以土颗粒自重沉积为主,沉降量、密度、含水率与孔隙比变化明显,海水吹填泥浆的沉积要快于淡水泥浆沉积,通过添加分散剂或絮凝剂来加快泥浆沉积速率效果不明显。采用半对数坐标表示淤泥强度或渗透性与淤泥含水率或孔隙比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含水率沿深度方向递减,而强度则沿深度方向递增。在不同自重固结历时下,吹填淤泥浅层含水率和强度变幅较小,深层变化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淤泥 工程特性 沉积规律 强度 渗透性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