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国应用类电子音乐创作中的音乐语言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璐 《黄河之声》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应用类电子音乐是随着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其在创作时不仅使用电子音乐的音乐语言,还与传统音乐创作的音乐语言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创新和突破,具有包容性、多元化、创新性等多重特征。随着中国应用类电子音乐的发... 应用类电子音乐是随着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其在创作时不仅使用电子音乐的音乐语言,还与传统音乐创作的音乐语言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创新和突破,具有包容性、多元化、创新性等多重特征。随着中国应用类电子音乐的发展,听众的音乐审美也在发展变化,其审美认知和经验更加丰富。而对于应用类电子音乐的创作者来说,审美的形成和审美标准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研究,作者希望在研究中国应用类电子音乐创作方面提供一些良性思路,使创作的水平不断提升,创作的音乐风格越来越丰富和多元,也希望在各类音乐制作技术、音频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中,音乐创作能不断突破,呈现出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音乐创作 音乐语言 音乐审美 音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续共新:传统器物美学与产品形态设计课程融合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璐 宗新成 陈科蒙 《美育学刊》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中国传统器物美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现代产品形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将传统器物美学作为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的核心主题,通过多维度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多渠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器物美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现代产品形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将传统器物美学作为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的核心主题,通过多维度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多渠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美学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实现传承与创新。同时,结合产品构型方法、细节文法和构型思维进行实践实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推动传统器物美学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器物 产品形态设计 文化传承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对深层原油来源判识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学军 张学军 +4 位作者 罗欢 王茹 林璐 翟正 康元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3,共10页
深层烃源岩演化程度高,随成熟度升高,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大幅度减少,影响了利用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进行油源对比的可靠性。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δ^(13)C_(PDB)值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通过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烃源岩自... 深层烃源岩演化程度高,随成熟度升高,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大幅度减少,影响了利用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进行油源对比的可靠性。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δ^(13)C_(PDB)值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通过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烃源岩自然演化剖面中可溶有机质、烃源岩生排烃物理模拟实验产物4种族组分δ^(13)C_(PDB)值的分析,结合烷烃质量分数特征,探讨了深层烃源岩原油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提出利用δ^(13)C_(PDB)值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深层烃源岩因高热演化程度而产生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是明显的,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烷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4种族组分δ^(13)C_(PDB)值随埋深的增加均发生了明显增大现象,其中烷烃δ^(13)C_(PDB)值变化最明显,达5‰以上,芳烃δ^(13)C_(PDB)值约为4‰,非烃和沥青质δ^(13)C_(PDB)的变化相对较小,约为2‰~3‰。随埋深的增加可溶有机质中烷烃质量分数由40%左右增至80%以上,相应烷烃δ^(13)C_(PDB)值由-30‰左右增至-24‰以上,且烷烃质量分数与其δ^(13)C_(PDB)值的变化有很好相关性。同一类型烃源岩样品生排烃物理模拟产物族组分δ^(13)C_(PDB)值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烷烃δ^(13)C_(PDB)值的变化幅度最大可达4‰,而芳烃、非烃、沥青质的δ^(13)C_(PDB)值变化相对较小,约为1‰~3‰。利用碳同位素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时,首先根据烷烃质量分数与烷烃δ^(13)C_(PDB)值的相关性判断是否存在热演化造成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并对烷烃δ^(13)C_(PDB)值进行合理恢复,然后再利用恢复后的δ^(13)C_(PDB)值进行原油来源的合理判识。依照上述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轻质油来源进行了判识,轻质油的碳同位素明显存在热演化造成的分馏效应,轻质油源自深部二叠系高成熟烃源岩的可能性很大,这对该地区油气勘探目标评价部署工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高成熟原油 碳同位素分馏 原油来源 车排子轻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归化视角下中国乡土文学文化负载词日译翻译策略研究
4
作者 林璐 李静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乡土文学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它反映了中国乡村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同时它承载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文化内涵。乡土文学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行文背景多为中国农村,为了真实地还原乡村生活和人物形象... 乡土文学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它反映了中国乡村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同时它承载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文化内涵。乡土文学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行文背景多为中国农村,为了真实地还原乡村生活和人物形象,作家可能会使用方言和土语。这使得作品更加贴近乡村实际,让读者感受到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本文将以《活着》为例,对作品中的中国乡土文学文化负载词进行研究。《活着》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使得翻译时就很难还原文章耐人寻味之处。因此,笔者将主要以《活着》中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和修辞手法,对其日译策略进行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文化负载词 异化 归化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体系域海相三角洲源—汇特征及沉积模式——以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北部渐新统陵水组三段为例
5
作者 林璐 李珊珊 +5 位作者 夏磊 罗威 李科亮 李凤霞 吴仕玖 呙诗阳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3,96,共14页
以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北部渐新统陵水组三段为例,恢复沉积期古地貌格局,划分流域单元,分析构造转换带断裂陡坡和转换斜坡特点,识别物源注入口位置,进行沟谷量化分析,综合地震相、测井相、岩心相和单井相数据,研究沉积相类型及砂体时空... 以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北部渐新统陵水组三段为例,恢复沉积期古地貌格局,划分流域单元,分析构造转换带断裂陡坡和转换斜坡特点,识别物源注入口位置,进行沟谷量化分析,综合地震相、测井相、岩心相和单井相数据,研究沉积相类型及砂体时空分布规律,明确宝岛21区陵水组三段高位体系域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源—汇耦合模式。结果表明:流域单元B—⑤沟谷—三角洲朵叶体⑤具有长距离搬运的特点,入海后储集体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高、粒度细、砂泥岩互层发育;流域单元A—②沟谷—三角洲朵叶体②具有冲积扇直接入水,三角洲朵叶体表现为横向变化小、纵向叠置好、粒度粗和单层厚度大的特点,源—渠—汇配置关系好,为宝岛21区最优储集相类型。该结果为研究区储集体预测、气田开发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体系域 海相 三角洲 源—汇特征 沉积模式 琼东南盆地 宝岛凹陷 渐新统 陵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6”西北江及三角洲洪水分析研究
6
作者 林璐 邹宇 《广东水利水电》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该文分析了“22.6”西北江及三角洲洪水的暴雨时空分布、洪水组成及特点、洪水分流比,并与历史洪水对比。分析表明:“22.6”洪水具有编号洪水同时发生、历时长、量级大、退水慢、超警时间长等特点;西江3号洪水与北江1号洪水历时3 d,西江... 该文分析了“22.6”西北江及三角洲洪水的暴雨时空分布、洪水组成及特点、洪水分流比,并与历史洪水对比。分析表明:“22.6”洪水具有编号洪水同时发生、历时长、量级大、退水慢、超警时间长等特点;西江3号洪水与北江1号洪水历时3 d,西江4号洪水与北江2号洪水历时7 d,北江2号洪水为仅次于1915年的特大洪水,北江干流飞来峡水库最大入库流量19 900 m~3/s,超100年一遇;北江干流水道三水站超警时间101 h,西江干流水道马口站超警时间63 h,平均退水率均为0.02 m/h;思贤滘的调节作用使得西江马口、北江三水的洪水分流比稳定在3∶1;北江“22.6”洪水量级大于“08.6”、“05.6”洪水,西江洪水量级明显偏小。此次洪水过程中,水工程的联合调度有效避免了西北江洪水正面遭遇,确保了珠三角城市群的防洪安全,研究成果可为今后西北江及珠江三角洲洪水预报和科学防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洪水 暴雨分析 洪水组成 洪水分流比 西北江及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电子音乐创作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表达方式的研究方法探究
7
作者 林璐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2期10-12,1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电子音乐专业领域提供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逻辑和思路框架,助力相关学术研究高效开展。此外,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融入电子音乐创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视角。方法:依据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多个维度...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电子音乐专业领域提供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逻辑和思路框架,助力相关学术研究高效开展。此外,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融入电子音乐创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视角。方法:依据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多个维度分析研究对象的确立。首先,将重点放在音乐学科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上,充分明确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围绕研究对象,制定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一过程包括研究规划的制定、研究资料的准备以及研究方法的细致设计,最终确定结果的展示方式。此外,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将定性与定量方法有机结合,并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更全面的视角。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研究结果与所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灵活性和实效性,最终形成系统性的方法论。结果:通过对上述研究方法的深入运用,文章在电子音乐创作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全面研究,整体思路清晰。这不仅有助于理解电子音乐与传统文化的交汇点,还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结论:在学术研究发展过程中,音乐学科的研究方法需坚持系统性的管理和优化,以适应研究对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音乐创作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社科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孤独感流行率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左淑芳 王紫玉 +3 位作者 叶翠 黄煊 徐勇 林璐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总体流行率及其在人群中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9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4年3月。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使用STATA 14.2软件...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总体流行率及其在人群中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9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4年3月。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使用STATA 1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8项研究,涉及271094名中国老年人。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流行率为47.2%[95%CI(0.41,0.54)],且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慢性病、视听力障碍、经济状况、吸烟与否、兴趣爱好、运动锻炼、地域和测量工具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人孤独感流行率较高,不同人群间差异显著,未来需进一步探讨其风险和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孤独感 流行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古近系碎屑岩储集体形成机制与展布特征
9
作者 罗威 林璐 +2 位作者 焦祥燕 呙诗阳 胡雯燕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7,共14页
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的地震资料及钻井获取的岩性、电性、薄片与分析测试数据,开展了该区规模储集体类型、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的研究,以推动该区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深水东区古近系规模碎屑岩储集体发育,可识别出三角洲和... 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的地震资料及钻井获取的岩性、电性、薄片与分析测试数据,开展了该区规模储集体类型、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的研究,以推动该区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深水东区古近系规模碎屑岩储集体发育,可识别出三角洲和海底扇2种类型;继承性大物源区流域面积及转换带控制了三角洲的规模及位置,快速隆升小物源区构造隆升幅度及物源水系控制了三角洲的规模,输砂通道及多源汇聚背景控制了坳陷中央远源区大型海底扇的发育。明确崖三段、陵三段及陵二段、陵一段为深水东区规模碎屑岩储集体有利发育层段,其中崖三段沉积期以三角洲为主,中央坳陷北翼由西至东储集体规模呈先增大再缩小然后再稍微增大的趋势,坳陷南翼发育前、后两排三角洲,均可形成规模储集体;陵三段沉积期规模储集体也以三角洲为主,分布规律与崖三段较为相似;陵二段和陵一段沉积期坳陷两翼和中心以小型三角洲和海底扇为主,仅长昌凹陷受输砂通道及多源汇聚背景影响发育规模海底扇。基于上述三角洲和海底扇的时空展布差异,指明了深水东区不同区带的有利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中央坳陷 深水东区 古近系 规模储集体 三角洲 海底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渐新统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富集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
10
作者 尤丽 左高昆 +3 位作者 郭潇潇 梁刚 张自鸣 林璐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3,共12页
琼东南盆地渐新统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是一套重要烃源岩,有机质类型Ⅱ1—Ⅲ型。从古气候、古地形地貌、古沉积环境对琼东南盆地渐新统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渐新统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早渐新世... 琼东南盆地渐新统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是一套重要烃源岩,有机质类型Ⅱ1—Ⅲ型。从古气候、古地形地貌、古沉积环境对琼东南盆地渐新统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渐新统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早渐新世崖城组沉积期海平面相对较低、气候温暖湿润,发育大量陆源有机质供给;晚渐新世陵水组沉积期海平面逐渐升高、气候温凉湿润,发育海陆混源有机质富集。(2)断陷期崖城组沉积期,陆源有机质以断崖式卸载为主,在近岸堆积形成高陆源有机质的陆源海相烃源岩,远物源相带发育海陆混源有机质分布;断拗期陵水组沉积期,陆源有机质以缓坡卸载为主,在前三角洲—内浅海形成陆源有机质和相对高海源有机质富集的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3)大规模的三角洲陆源有机质输入量更大、搬运距离更远、有机质分异明显;局部相对半封闭水体环境,利于海源有机质富集与陆源有机质的保存,形成海陆混源型海相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陆源 海源 混源海相烃源岩 主控因素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喻的老年实体交互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瀚翔 林璐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4年第4期6-8,共3页
实体交互(Tangible-User-Interface,简称TUI)被认为是数字技术适老化设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TUI十分强调用户与数字产品的感知关系,对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隐喻是借由他物的认知概念来对新事物进行快速理解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往往更... 实体交互(Tangible-User-Interface,简称TUI)被认为是数字技术适老化设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TUI十分强调用户与数字产品的感知关系,对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隐喻是借由他物的认知概念来对新事物进行快速理解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往往更形象,理解更快速。将隐喻作为设计方法融入TUI设计中,增强用户与数字产品间的交互感知,并深度分析相关研究案例,结合老年人群特征,提出老年TUI产品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交互 老年设计 设计隐喻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沥青老化性能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新探讨 被引量:22
12
作者 林璐 李晓林 +1 位作者 郑广宇 张立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23-126,135,共5页
采用旋转薄膜加热老化试验(RTFOT),对4种不同牌号的沥青进行了热氧老化模拟,对沥青老化前后的各项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老化性能与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沥青老化过程中,黏度的增长并非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 采用旋转薄膜加热老化试验(RTFOT),对4种不同牌号的沥青进行了热氧老化模拟,对沥青老化前后的各项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老化性能与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沥青老化过程中,黏度的增长并非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的呈指数型或直线型增长,而是先直线增长,到达某一临界点后增长速率加快,且临界点与沥青种类有关。胶体不稳定指数Ic与沥青的老化性能存在密切关联,Ic越大的沥青,老化后性能变化越大。沥青的软化点与黏度都与沥青的数均分子量及胶体结构有关,而针入度与延度的变化则与沥青中轻组分的关系较密切。S元素含量影响沥青的老化过程,S含量大的沥青,老化前后针入度变化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氧老化 四组分分析 胶体不稳定指数 化学结构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细胞生物催化合成异麦芽酮糖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璐 李莎 +2 位作者 朱宏阳 环民霞 徐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大黄欧文氏菌细胞生物催化蔗糖合成异麦芽酮糖,考察了固定化条件对转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2%,细胞包埋量为20%,CaCl_2浓度为2%,固定化时间为12 h;利用该条件下的固定化菌体细胞催化初...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大黄欧文氏菌细胞生物催化蔗糖合成异麦芽酮糖,考察了固定化条件对转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2%,细胞包埋量为20%,CaCl_2浓度为2%,固定化时间为12 h;利用该条件下的固定化菌体细胞催化初始浓度为550 g/L的蔗糖溶液,异麦芽酮糖平均转化率在80%以上,半衰期为4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异麦芽酮糖 固定化 海藻酸钠 大黄欧文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璐 李莎 徐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95,共5页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抗龋齿性甜味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从生物催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固定化生产工艺以及产物的分析及分离提取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生物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选育高产菌株...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抗龋齿性甜味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从生物催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固定化生产工艺以及产物的分析及分离提取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生物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选育高产菌株、优化生产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关键酶进行改造是提高原料转化率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麦芽酮糖 生物催化 蔗糖异构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真空油炸红薯脆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璐 孙伟峰 +1 位作者 车振明 刘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真空油炸工艺中研究油炸时间、油炸温度以及真空度对红薯脆片脂肪含量和破碎力的影响,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分别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真空油炸红薯脆片工艺进行优化。综合考虑红薯脆片的脂肪含量和破碎力,... 在真空油炸工艺中研究油炸时间、油炸温度以及真空度对红薯脆片脂肪含量和破碎力的影响,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分别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真空油炸红薯脆片工艺进行优化。综合考虑红薯脆片的脂肪含量和破碎力,选择油炸温度100~105℃、油炸时间18min、真空度0.090~0.095MPa作为最佳真空油炸红薯脆片工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脆片 真空油炸 脂肪含量 破碎力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乳中ACE抑制肽的超滤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璐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本实验采用超滤法分离发酵乳中的ACE抑制肽,研究了超滤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6000Da的超滤膜,在压力0.10MPa,温度25℃条件下,能得到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的超滤液。
关键词 发酵乳 超滤 ACE抑制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乳杆菌发酵牛乳产生抗ACE活性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璐 潘道东 陆皓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2-325,共4页
本实验探讨了发酵条件对瑞士乳杆菌发酵牛乳产生抗ACE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出能产生较高抗ACE活性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12h,无脂乳固形物浓度12%(W/V)。
关键词 瑞士乳杆菌 酵牛乳 抗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遥控器的多感官适老化路径探究
18
作者 张岳 林璐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4年第1期7-9,共3页
为了提升老年群体在看电视过程中对遥控器使用的用户体验,探讨如何设计电视遥控器以迎合老年人群的需求和感受。经过前期线上调研之后,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老年人在电视遥控器的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目... 为了提升老年群体在看电视过程中对遥控器使用的用户体验,探讨如何设计电视遥控器以迎合老年人群的需求和感受。经过前期线上调研之后,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老年人在电视遥控器的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目标人群在使用电视遥控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预期需求进行了分析,最终从功能、交互及心理等方面,总结出了电视遥控器多感官适老化设计策略来辅助后续的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 适老化 电视遥控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7-899,共3页
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2017年WHO预测,到2100年全世界年龄≥60岁的人口将有望突破32亿,而在2015年这一绝对数只有9亿。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目和占比持续增高。国家统计局公报... 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2017年WHO预测,到2100年全世界年龄≥60岁的人口将有望突破32亿,而在2015年这一绝对数只有9亿。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目和占比持续增高。国家统计局公报截止2019年末,我国年龄≥60岁人口25 388万,占总人口比重为18.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许多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例如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时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结合:近邻聚类分析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璐 王旭 《外语教育研究》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一种语言学领域使用的统计方法:近邻聚类分析法。它有效地结合了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量化的手段揭示研究对象的演变发展过程。本文在阐述其产生背景和操作步骤之后,简要评析了该方法...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一种语言学领域使用的统计方法:近邻聚类分析法。它有效地结合了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量化的手段揭示研究对象的演变发展过程。本文在阐述其产生背景和操作步骤之后,简要评析了该方法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邻聚类法 产生背景 操作步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