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林璋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50,支架取栓术+常规... 目的:研究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50,支架取栓术+常规抗凝治疗)、研究组(n=65,对照组治疗方案+替罗非班),对比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等指标。结果:术后1 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CI可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支架取栓术 替罗非班 血小板聚集率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AST和OCSP分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林璋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1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TOAST和OCSP分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云梦县人民医院收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58例。根据是否使用rt-PA溶栓治疗分为rt-PA组和非rt-PA组,根据TOAST分型... 目的:分析TOAST和OCSP分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云梦县人民医院收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58例。根据是否使用rt-PA溶栓治疗分为rt-PA组和非rt-PA组,根据TOAST分型方法和OCSP分型方法分型。观察不同组别和分型患者的预后。结果:rt-PA组和非rt-PA组入院时的GCS评分相比,P>0.05;出院时的GCS评分相比,P<0.05,rt-PA组更高;入院时的NIHSS评分相比,P<0.05,rt-PA组更高;出院时的NIHSS评分相比,P>0.05。所有溶栓治疗的患者中,LAA患者的占比、SAO患者的占比较高,LAA患者的病死率、SAO患者的病死率较低,与CE患者、SOE患者、SUE患者相比,P<0.05。出院时NIHSS评分方面,SAO患者、SOE患者、SUE患者较低,与LAA患者、CE患者相比,P<0.05。出院时NIHSS评分方面,LACI患者较低,与PACI患者、POCI患者、TACI患者相比,P<0.05;TACI患者较高,与PACI患者、POCI患者相比,P<0.05。结论: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获得良好的效果,TOAST分型中SOE和SUE患者占比虽然较低但病死率较高,SAO患者的短期预后较好,OCSP分型中LACI患者的短期预后较好,TACI患者的短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AST分型 OCSP分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