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两种抗凝方法效果比较及护理
被引量:
8
1
作者
黎渐英
叶晓青
+1 位作者
黄卓燕
林琼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506,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高出血危险的患者在连续血液净化中的抗凝效果及护理。方法18例有出血危险性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行CVVH治疗,共45例次,按抗凝方法分为两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加盐水冲洗组(CA)和匀速同步体外肝素化组(CB),观察两组C...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高出血危险的患者在连续血液净化中的抗凝效果及护理。方法18例有出血危险性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行CVVH治疗,共45例次,按抗凝方法分为两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加盐水冲洗组(CA)和匀速同步体外肝素化组(CB),观察两组CVVH12 h以上的抗凝效果、出血情况及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约12 h或以上CVVH治疗后CA组滤器发生凝血的例次较CB组多及凝血的程度较CB组严重,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出血危险的患者在12 h或以上连续血液净化时匀速同步体外肝素化体外抗凝效果较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加盐水冲洗好,更能满足CVVH的抗凝要求,且不增加出血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抗凝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种不同香型白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20
2
作者
傅海峰
林琼珍
+7 位作者
朱晨
唐雅弦
李小桢
陈兰
周承哲
欧阳明秋
赖钟雄
郭玉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97,共7页
采用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青草香型、花香型、毫香型、粽叶香型、枣香型和药香型6种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利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6种不同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6种不同香型白茶共检测出48种...
采用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青草香型、花香型、毫香型、粽叶香型、枣香型和药香型6种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利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6种不同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6种不同香型白茶共检测出48种香气成分。其中,青草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己醛、顺-3-己烯醇和2-甲基丁醛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花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己醛、2-甲基丁醛和香叶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毫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和香叶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粽叶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芳樟醇和2-乙基呋喃等为主要特征成分;枣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芳樟醇和顺-3-己烯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药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芳樟醇、己醛和2-乙基呋喃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聚类分析将6种香型白茶分为两大类型,青草香型、毫香型和花香型聚为一类,而粽叶香型、枣香型和药香型聚为另一类。其中1-戊烯-3-醇和芳樟醇是区分6种不同白茶香型的重要香气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香型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两种抗凝方法效果比较及护理
被引量:
8
1
作者
黎渐英
叶晓青
黄卓燕
林琼珍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50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高出血危险的患者在连续血液净化中的抗凝效果及护理。方法18例有出血危险性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行CVVH治疗,共45例次,按抗凝方法分为两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加盐水冲洗组(CA)和匀速同步体外肝素化组(CB),观察两组CVVH12 h以上的抗凝效果、出血情况及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约12 h或以上CVVH治疗后CA组滤器发生凝血的例次较CB组多及凝血的程度较CB组严重,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出血危险的患者在12 h或以上连续血液净化时匀速同步体外肝素化体外抗凝效果较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加盐水冲洗好,更能满足CVVH的抗凝要求,且不增加出血危险。
关键词
血液滤过
抗凝
护理
Keywords
Blood dialysis Anticoagulation Nursing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种不同香型白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20
2
作者
傅海峰
林琼珍
朱晨
唐雅弦
李小桢
陈兰
周承哲
欧阳明秋
赖钟雄
郭玉琼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白茶研究所
茶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97,共7页
基金
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2015NZ0002-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1701)
+1 种基金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18069)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茶产业技术服务项目(11899170102)。
文摘
采用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青草香型、花香型、毫香型、粽叶香型、枣香型和药香型6种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利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6种不同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6种不同香型白茶共检测出48种香气成分。其中,青草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己醛、顺-3-己烯醇和2-甲基丁醛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花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己醛、2-甲基丁醛和香叶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毫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和香叶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粽叶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芳樟醇和2-乙基呋喃等为主要特征成分;枣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芳樟醇和顺-3-己烯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药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芳樟醇、己醛和2-乙基呋喃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聚类分析将6种香型白茶分为两大类型,青草香型、毫香型和花香型聚为一类,而粽叶香型、枣香型和药香型聚为另一类。其中1-戊烯-3-醇和芳樟醇是区分6种不同白茶香型的重要香气组分。
关键词
白茶
香型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Keywords
white tea
aroma type
aroma component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分类号
S609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两种抗凝方法效果比较及护理
黎渐英
叶晓青
黄卓燕
林琼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6种不同香型白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傅海峰
林琼珍
朱晨
唐雅弦
李小桢
陈兰
周承哲
欧阳明秋
赖钟雄
郭玉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