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中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与经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联合应用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庆军 杜丽 +2 位作者 林燕 林燕纯 陈业晞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25-28,共4页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甲状腺全切术(total thyroidectomy,TT)中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与经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11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TT...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甲状腺全切术(total thyroidectomy,TT)中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与经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11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TT术中实施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对照组TT术中采用常规集束状结扎甲状腺腺叶后切除,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除数量,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7、28天时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甲状旁腺功能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钙离子(calci-um ion,Ca^(2+)),分别于术前、术后第6个月时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ollagen specific sequence,β-CTX),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DTC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3、7、28天时两组血清PTH、Ca^(2+)水平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3、7、28天时观察组血清PTH、Ca^(2+)水平高(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血清PINP、β-CTX水平比较,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2/52)、16.98%(9/53),二者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例数分别为2、4例,二者比较,P>0.05。结论 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在DTC患者TT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血清PTH、Ca^(2+)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被膜解剖术 喉返神经显露方法 环甲隙 甲状腺切除术并发症 甲状旁腺损伤 喉返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糖品中植物甾醇的测定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其钊 林燕纯 +5 位作者 刘志鹏 陈嘉敏 李长成 王桂华 李家威 余构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38-244,共7页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红糖、黑糖和赤砂糖中5种植物甾醇的方法。样品经无水乙醇涡旋提取后水浴皂化,用二氯甲烷萃取氮气吹干后甲醇复溶。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8液相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红糖、黑糖和赤砂糖中5种植物甾醇的方法。样品经无水乙醇涡旋提取后水浴皂化,用二氯甲烷萃取氮气吹干后甲醇复溶。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8液相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和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5μL,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范围为190~810 nm,检测波长为205、282 nm。麦角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7~0.99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3,0.14,0.18,0.11和0.17 mg/kg。3个浓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4.4%~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0.1%~3.6%。样品测定结果表明,3种糖品中5种甾醇含量与总甾醇含量差异明显,总体分布为红糖>黑糖>赤砂糖。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和回收率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糖品中5种植物甾醇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糖 黑糖 赤砂糖 植物甾醇 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药物热患者诊治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少楷 林燕纯 高爱梅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11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药物热患者诊治的药学监护过程,为更好地诊断、处理药物热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药师参与1例胃部肿瘤患者手术后腹腔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用药的过程,分析药物热的特点、诊断依据及其处理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药物热患者诊治的药学监护过程,为更好地诊断、处理药物热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药师参与1例胃部肿瘤患者手术后腹腔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用药的过程,分析药物热的特点、诊断依据及其处理方法。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用药治疗情况,判断该患者的发热可能是使用抗菌药物所导致,经停用相关抗菌药物治疗后其发热消失。结论:临床药师发挥自身药学专长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过程,发挥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热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