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分析的风电场电压跌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卓毅鑫 林湘宁 +3 位作者 李正天 何英发 徐吕洋 张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6-683,共8页
首先介绍双馈风力机的简化短路计算模型、风速分布模型以及母线/线路短路故障模型;其次针对风电场电压跌落问题,提出年电压跌落频次、电压跌落风险、与低电压穿越期望3个表征电压跌落的风险指标;接着基于Digsilent的DPL语言编写风电场... 首先介绍双馈风力机的简化短路计算模型、风速分布模型以及母线/线路短路故障模型;其次针对风电场电压跌落问题,提出年电压跌落频次、电压跌落风险、与低电压穿越期望3个表征电压跌落的风险指标;接着基于Digsilent的DPL语言编写风电场电压跌落评估程序;最后对算例风电场进行仿真验证,针对风电场内外发生的不同类型短路故障发生后,造成的电压跌落风险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可验证所提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脱网 电压跌落 风险评估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与风电协同入网的双层优化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景光 郑钦杰 +3 位作者 林湘宁 黄静梅 李江峡 张宇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4-520,共7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EV)与风电协同入网的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上层以电动汽车与风电协同入网时负荷方差与充电站运营商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得到电动汽车与风电联合的负荷指导曲线。模型下层以电动汽车和风电实际等效负荷与负荷指... 文章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EV)与风电协同入网的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上层以电动汽车与风电协同入网时负荷方差与充电站运营商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得到电动汽车与风电联合的负荷指导曲线。模型下层以电动汽车和风电实际等效负荷与负荷指导曲线偏差最小为目标,进行实时负荷跟随。为保证电动汽车进行有序的充放电,提出了用户综合评价系数和放电影响因子等电动汽车参数,对电动汽车进行队列划分和充放电优先级排序。仿真结果表明,电动汽车与风电协同优化调度,不仅能够减小风电预测误差的影响,促进风电消纳,还能增加充电站运营商的收益,同时实现削峰填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 风电 双层优化 削峰填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流域引水的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景光 黄静梅 +2 位作者 林湘宁 吴巍 郑钦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32,39,共6页
针对A、B两大梯级电站弃水以及调峰压力问题,以提高两流域梯级整体发电量为目标,提出年发电用水量补偿机制,通过长距离水库抽水蓄能跨流域引水方式平衡两梯级用水量、发电量,减少弃水量,采用逐步优化算法(POA)与水位廊道耦合对跨流域梯... 针对A、B两大梯级电站弃水以及调峰压力问题,以提高两流域梯级整体发电量为目标,提出年发电用水量补偿机制,通过长距离水库抽水蓄能跨流域引水方式平衡两梯级用水量、发电量,减少弃水量,采用逐步优化算法(POA)与水位廊道耦合对跨流域梯级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算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方法能提高梯级B整体发电量,减少梯级A弃水,对于A、B两流域引水优化调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电站 水量补偿 抽水蓄能 逐步优化算法 跨流域引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时SOC与动态循环效率的电池损耗评估及储能定容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彦博 冯忠楠 +3 位作者 随权 武传涛 徐昂 林湘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3-423,共11页
笔者提出一种高精度电池寿命损耗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充分挖掘厂家提供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从而建立起动态循环效率、放电深度(DOD)与实时荷电状态(SOC)应力等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针对采用更精细化的储能模型所引入的非线性项,提出一... 笔者提出一种高精度电池寿命损耗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充分挖掘厂家提供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从而建立起动态循环效率、放电深度(DOD)与实时荷电状态(SOC)应力等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针对采用更精细化的储能模型所引入的非线性项,提出一种基于滚动McCormick松弛方法的优化求解算法,该算法可将原本包含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从而实现优化问题的数值化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所提出的精细化电池寿命模型与滚动McCormick求解算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规划 电池 损耗 储能 滚动McCormick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远洋海岛交通船舶充电调度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晋源 林湘宁 张哲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0,共6页
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远洋海岛群蕴藏丰富且分布散落的旅游资源,需配备每日通勤的交通船舶承担主要交通工具.对远洋海岛而言,由于柴油等常规能源补给困难且属于高排放能源,本着建设绿色海岛的理念,清洁化的... 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远洋海岛群蕴藏丰富且分布散落的旅游资源,需配备每日通勤的交通船舶承担主要交通工具.对远洋海岛而言,由于柴油等常规能源补给困难且属于高排放能源,本着建设绿色海岛的理念,清洁化的全电驱动船舶是最佳选择.如果这类船舶的充电仍主要利用柴油发电机(柴机)发电,船舶运营商不仅要承担应补给困难导致的高昂用电费用,还背离了建设绿色海岛的初衷,但单纯利用风电进行充电又不能保障其出行时间.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基于柴机和风电联合充电的远洋海岛交通船舶的充电优化调度策略.针对风能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本文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在充电前对充电1h内的风电发电量进行预测,并针对不同的预测结果设计相关的调度策略,以实现在满足船舶出行条件的前提下增大风电的利用率的目标.进而减小常规机组的发电量,最终达到缩减充电成本的目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策略实现了充电成本的减小,验证了调度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海岛 交通船舶 模型控制预测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