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科技查新的实践探索与模式构建
1
作者 李强 林淑凤 于媛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6,共10页
面对高校查新站旺盛的查新需求与有限的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赋能新选择。GAI赋能科技查新应构建以查新员为主导的参与型模式。文章选择特定的查新环节,对文心一言、秘塔、KIMI、智谱清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和知网... 面对高校查新站旺盛的查新需求与有限的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赋能新选择。GAI赋能科技查新应构建以查新员为主导的参与型模式。文章选择特定的查新环节,对文心一言、秘塔、KIMI、智谱清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和知网助手、WOS助手进行测试和评价。研究表明,在学习陌生技术知识和理解、扩展检索词上,GAI可明显提高查新效率;在中文文献检索上,可以综合使用秘塔、KIMI、文心一言和知网助手来为特定查新环节赋能,提高查新效率;知网助手和WOS助手在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各自对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的检索表现值得期待。经过反复测试,设计基于上下文的“四段式”提示词,提高了GAI检出文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科技查新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和适配体的荧光传感器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婷 林淑凤 +2 位作者 马良 谭红霞 张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8-223,共6页
根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利用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性分离技术及荧光猝灭能力,构建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和适配体的荧光传感器,用于高灵敏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 AFM_1)。标记羧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FAM)的适配... 根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利用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性分离技术及荧光猝灭能力,构建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和适配体的荧光传感器,用于高灵敏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 AFM_1)。标记羧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FAM)的适配体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并与Fe_3O_4发生能量共振转移,导致荧光猝灭;当体系中存在AFM_1时,适配体与AFM_1特异性识别并形成折叠结构,适配体从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脱附,使得荧光信号恢复,据此可实现对FAM_1的定量检测。该研究对所制备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征,透射电镜结果表明,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粒径在10~15 nm。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5~0.70μg/L,检测限为0.02μg/L。利用荧光传感器检测牛奶中AFM_1的回收率为82.5%~1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黄曲霉毒素M1 Fe3O4磁性纳米颗粒 荧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