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南造纸文化的历史传承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北海 林润惠 +1 位作者 梁钊鸿 陈奇志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82-294,共13页
岭南造纸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章梳理了始于汉晋,承于唐宋,兴于明清的岭南古法造纸历史脉络,回顾了岭南机器造纸历史的前世今生。同时,文章印证我国最早的两家机器造纸厂均由粤人创办,并分析了岭南近代典型的工业遗存的现状,提出了保护... 岭南造纸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章梳理了始于汉晋,承于唐宋,兴于明清的岭南古法造纸历史脉络,回顾了岭南机器造纸历史的前世今生。同时,文章印证我国最早的两家机器造纸厂均由粤人创办,并分析了岭南近代典型的工业遗存的现状,提出了保护岭南工业遗存的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造纸文化 古法造纸 机器造纸 工业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系广谱抗菌纸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润惠 骆雪萍 +2 位作者 冯秋燕 何永强 钟其景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5,共2页
采用银系抗菌粉与水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液 ,然后将抗菌混合液均匀地喷在纸页的表面上 ,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银系抗菌纸对抑菌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纸页 抗菌纸 混合液 抑菌 表面 广谱抗菌 均匀 研究 制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声器纸盆材料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9
3
作者 林润惠 骆雪萍 +6 位作者 沈志成 龚德明 欧子祥 吴育 巫剑锋 朱燕明 王安胜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针对扬声器及其纸盆的特性 ,描述了对扬声器纸盆材料的研究与改进。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扬声器 纸盆材料 性能 音质 振膜 复合型纸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纸的抄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润惠 邝守敏 +4 位作者 吴葆敦 李向华 郭纬 郑荣辉 骆雪萍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60,共4页
活性炭纤维纸是一种新型的特种纸。本文对该种纸的抄造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提出技术要点。
关键词 特种纸 活性炭纤维纸 抄纸 吸附 抄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扬声器纸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润惠 黎彧 +5 位作者 骆雪萍 巫剑锋 陆翠茵 李序锋 刘志文 叶利发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3期21-23,共3页
微波干燥扬声器纸盆是一项新的技术。微波干燥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干燥方法比较:(1)干燥时间从11m in减少到4m in;(2)耗电量是原来的一半;(3)透气度为原来的2倍,其他物理性能区别不大。
关键词 微波 扬声器纸盆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质量对喷墨打印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林润惠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29,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喷墨打印的基本原理,对纸张质量影响喷墨打印效果的各种因素作了归纳和探讨,介绍彩色喷墨打印纸尤其是高分辨率彩色打印专用纸的特点,对涂布原料与喷墨打印质量的关系也作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喷墨打印纸 喷墨打印机 打印效果 纸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参数化设计纸浆模塑制品及模具的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润惠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4,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运用参数化设计用于包装的纸浆模塑制品及模具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直观、效率高 ,修改方便等特点 。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纸浆模塑制品 模具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纸生产育草特种纸的研究
8
作者 林润惠 宋光泉 +5 位作者 骆雪萍 沈志成 曾桂烟 何艳珍 李晓燕 曾愉仁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46,共3页
本文以培育狗牙根草为例 ,描述了利用废纸制成育草特种纸的初步研究。
关键词 利用 废纸 生产 育草特种纸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与三元助留助滤系统的协同对改善新闻纸生产及性能的试验
9
作者 林润惠 郭纬 +1 位作者 梁荣富 全志华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6期74-77,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淀粉的不同加入量与三元助留助滤系统的配合协同作用,对不同种类的淀粉、不同添加量的淀粉对留着率、滤水性能、物理强度、不透明度等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为淀粉及用量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淀粉 三元助留助滤系统 留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纸和纸板环境负荷评价(LCA)的因素
10
作者 林润惠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6-129,共4页
本文引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纸及纸板在制造、流通、使用、废弃、再生等过程的环境负荷评价影响因素作出初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 环境负荷评价 制浆造纸 LCA 产品周期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ONP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的填料优化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纬 林润惠 梁荣富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6期59-62,65,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不同填料在二次新闻纸浆中与固定添加量的三元助留助滤系统的协同作用,系统地分析和比较添加填料后的留着情况以及其对成纸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元助留助滤系统在其助剂用量固定:助剂A为0.3 kg/t纸,助剂B为0.2 kg/t...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不同填料在二次新闻纸浆中与固定添加量的三元助留助滤系统的协同作用,系统地分析和比较添加填料后的留着情况以及其对成纸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元助留助滤系统在其助剂用量固定:助剂A为0.3 kg/t纸,助剂B为0.2 kg/t纸,助剂C为0.8 kg/t纸(成本控制在20元/t纸)与轻质碳酸钙在添加量为1.0%-1.5%时,其使用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助留 不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初探——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纸文化》数据库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云娜 林润惠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2年第6期80-83,共4页
论述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目前部分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专业文化建设的目的,说明了专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并以《纸文化》数据库为例,介绍了专业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关键词 专业文化 纸文化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喷墨打印纸涂料配方的正交试验研究
13
作者 黄彩霞 林润惠 +1 位作者 郭纬 骆雪萍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5,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不同种类的颜料、胶粘剂、阳离子添加剂和涂布量对涂布样品性能的影响,并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涂料中的主要组分——硅溶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硅溶胶CL—P,PVA235和Poly—DMDAAC为主要成...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不同种类的颜料、胶粘剂、阳离子添加剂和涂布量对涂布样品性能的影响,并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涂料中的主要组分——硅溶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硅溶胶CL—P,PVA235和Poly—DMDAAC为主要成分配制涂料,涂布量在10~12g/m^2时,涂布样品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喷墨打印纸 涂料 硅溶胶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期的废纸脱墨效果及脱墨条件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进华 李向华 林润惠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1,共2页
对美国废纸ONP在不同贮存期的脱墨效果及脱墨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月的贮存期对脱墨效果影响已较明显,贮存期达到8个月以上时,脱墨效果明显降低。
关键词 废纸 贮存期 脱墨效果 脱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表面施胶的新型乙烯醇系聚合物的研制
15
作者 李汝基 郭纬 林润惠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78,共3页
本文进行了新型的乙烯醇系聚合物的研制,该种乙烯醇系聚合物含有由核及连接于该核上的乙烯醇系聚合物臂所组成的,并具有核、臂星形分子结构的乙烯醇系聚合物。其中核包括聚合的多官能团交联剂单体。这种聚合物的水溶液具有低的黏度特性... 本文进行了新型的乙烯醇系聚合物的研制,该种乙烯醇系聚合物含有由核及连接于该核上的乙烯醇系聚合物臂所组成的,并具有核、臂星形分子结构的乙烯醇系聚合物。其中核包括聚合的多官能团交联剂单体。这种聚合物的水溶液具有低的黏度特性,且具有耐水性和对纸张纤维及无机物有高粘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醇系聚合物 聚乙烯醇 表面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喷纸涂料的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黄彩霞 林润惠 郭纬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60,共6页
从胶体化学理论出发,利用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往涂料体系中加入自制的聚丙烯酰胺,来控制低固含量彩喷纸涂料中胶粒的团聚。系统考察了保护剂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胶黏剂聚乙烯醇(PVA)的型号,以及两者与阳离子添加剂、聚乙烯蜡乳... 从胶体化学理论出发,利用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往涂料体系中加入自制的聚丙烯酰胺,来控制低固含量彩喷纸涂料中胶粒的团聚。系统考察了保护剂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胶黏剂聚乙烯醇(PVA)的型号,以及两者与阳离子添加剂、聚乙烯蜡乳液助剂等的加入量对涂料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低固含量涂料配方为:硅溶胶(固含量30%)100g,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11×104)0.6g,聚乙烯醇(型号PVA235)3g,固色剂(型号IJ-450,固含量30%)30g,聚乙烯蜡乳液(固含量35%)0.7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喷纸 涂料稳定性 硅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Kraft Pulping of Bamboo
17
作者 黄彩霞 黎振球 +2 位作者 林润惠 张元静 于光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0年第1期77-84,共8页
By applying ultrasound at different stage of kraft pulping process, the properties of kraft pulp produced by ultrasonic treatment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by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y applying ultrasound at different stage of kraft pulping process, the properties of kraft pulp produced by ultrasonic treatment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by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il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ulp were close to conventional kraft pulp, the chemical-to-wood ratio decreased from 20% to 17.5%, cooking time was shortened from 140 to 120 rain, and the yield increased. When the ultrasound came into play at the 90th minute during pulping process,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ed bamboo fiber were the most desi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treatment Kraft pulping BAMBO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