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森林公园叶声景评价研究
被引量:
28
1
作者
洪昕晨
林洲瑜
+3 位作者
张薇
肖玥
朱里莹
兰思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4,共4页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5个指标层因素研究影响森林公园叶声景感受的声景观元素。结果表明:在准则层的重要性排序中,动物因素>风因素>雨因素,所占权重分...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5个指标层因素研究影响森林公园叶声景感受的声景观元素。结果表明:在准则层的重要性排序中,动物因素>风因素>雨因素,所占权重分别为39.95%、31.53%和28.52%。在指标层的重要性排序中,隶属于准则层中动物因素的鸟落树叶声、蛙落荷叶声、虫穿绿篱声的权重值远高于其他12个因子,分别占总权重的11.01%、10.66%、10.15%,进一步说明了动植物相互作用在森林公园叶声景评价中发挥的重要地位,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森林公园叶声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声景
森林公园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ST法与AHP法的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
32
2
作者
陈凯
洪昕晨
+2 位作者
林洲瑜
朱里莹
兰思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规划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开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活动。基于GST法和AHP法对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计算。结果表明:(1)25项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指标通过灰色筛选,8项指...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规划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开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活动。基于GST法和AHP法对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计算。结果表明:(1)25项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指标通过灰色筛选,8项指标由于与康复性景观评价无直接关系或可测性低等原因未入选;(2)准则层的权重排序为心理康复性A1(0.428 4)>生理康复性A2(0.299 7)>植物景观A3(0.169 1)>人工景观A4(0.102 8);(3)各指标层中重要性程度最高和最低分别是:A1的内心感到愉悦(0.321 1)、增强自信心(0.107 9);A2的减少疲劳感(0.245 5)、鼻腔感到舒适(0.105 4);A3的植物空间合理性(0.257 2)、意境美(0.091 9);A4的使用舒适性(0.188 2)、布局合理性(0.083 4)。该研究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性景观
森林公园
景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公园风声景评价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洪昕晨
林洲瑜
+3 位作者
池梦薇
张薇
朱里莹
兰思仁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2期127-130,151,共5页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7个指标层因素探究影响森林公园风声景感受的景观指标。结果表明:在准则层的重要性排序中,植被群落结构因素>植物器官因素>建筑材质因素...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7个指标层因素探究影响森林公园风声景感受的景观指标。结果表明:在准则层的重要性排序中,植被群落结构因素>植物器官因素>建筑材质因素,所占权重分别为37.54%、35.88%和26.58%。在指标层的重要性排序中,隶属于准则层中植物器官因素的风吹树叶声的权重值远高于其他因子,占总权重的10.26%,进一步说明叶作为植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在风作用下产生的声景观感受的重要地位。有关结论为今后科学系统地开发、建设森林公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风声景
森林公园
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郊型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筛选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洪昕晨
林洲瑜
+1 位作者
朱里莹
兰思仁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随着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近郊旅游,集交通便捷性和保健疗养功能为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成为了不二选择,而声环境作为影响其生态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城郊型森林公园发展的关键。在收集整理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邀请专家从...
随着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近郊旅游,集交通便捷性和保健疗养功能为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成为了不二选择,而声环境作为影响其生态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城郊型森林公园发展的关键。在收集整理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邀请专家从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角度对初选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再通过灰色统计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综合有正面声环境评价与负面声环境评价两方面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城郊型森林公园建设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环境
森林公园
评价指标
灰色统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景观边缘效应对福州西湖公园声景观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张薇
洪昕晨
+3 位作者
段芮
郑艺琦
林洲瑜
兰思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3-508,共6页
基于声景生态学,研究城市公园声景观边缘效应,以福州西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及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SD),进行城市公园边界内外两侧空间的声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边缘对声景观有优化作用,大部...
基于声景生态学,研究城市公园声景观边缘效应,以福州西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及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SD),进行城市公园边界内外两侧空间的声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边缘对声景观有优化作用,大部分情况下,声景观边缘效应在公园边缘外侧比内侧更明显,该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景观使用者的心理感知;(2)公园不同质边缘的声景观边缘效应强度依次为:地形>种植>水体>广场;(3)受声景观边缘效应影响较大的项目包括:噪声、气氛、美感、情绪、舒适度、愉悦度、吸引力。该研究将城市公园声景观评价由公园内部拓展到公园边缘及外部,为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声景观边缘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观边缘效应
城市公园
语义差别法(S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F-AHP法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声景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洪昕晨
张薇
+3 位作者
陈凯
林洲瑜
朱里莹
兰思仁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6期58-63,71,共7页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法),通过正反面声景观评价,涵盖水声景、风声景、动物声景、游憩声景、人工声景、雨噪声、风噪声、雷噪声、人工噪声等9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构建城郊型森林公园声景观评价体系,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法),通过正反面声景观评价,涵盖水声景、风声景、动物声景、游憩声景、人工声景、雨噪声、风噪声、雷噪声、人工噪声等9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构建城郊型森林公园声景观评价体系,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正反方面声景观因素对森林公园声景观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声景观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IV。正面声景观评价为较好IV,负面声景观评价为很差I。二级指标中:水声景、风声景、动物声景和游憩声景4者的评价结果皆为较好IV,人工声景、风噪声和雷噪声为一般III,雨噪声为较差II,人工噪声为很差I。提出合理开发自然声景观资源,调节游憩声景和人工声景,利用掩生手法减弱噪声影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观评价
城郊型森林公园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掩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福州市街头绿地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凯
林洲瑜
+2 位作者
洪昕晨
朱里莹
兰思仁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5期135-141,共7页
为探寻景观评价的新角度和新方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提出街头绿地综合景观评价体系。以福州市3块典型街头绿地为例,在充分调研与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出街头绿地虚拟景观场景G_1、G_2、G_3。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其综合...
为探寻景观评价的新角度和新方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提出街头绿地综合景观评价体系。以福州市3块典型街头绿地为例,在充分调研与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出街头绿地虚拟景观场景G_1、G_2、G_3。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其综合景观质量得分,分别为5.730 4、7.743 1、6.578 3,三者综合景观质量排序为G_2>G_3>G_1,G_2综合景观质量最高。据此提出街头绿地景观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场景
街头绿地
景观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森林公园叶声景评价研究
被引量:
28
1
作者
洪昕晨
林洲瑜
张薇
肖玥
朱里莹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4,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15B00)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5168)资助
文摘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5个指标层因素研究影响森林公园叶声景感受的声景观元素。结果表明:在准则层的重要性排序中,动物因素>风因素>雨因素,所占权重分别为39.95%、31.53%和28.52%。在指标层的重要性排序中,隶属于准则层中动物因素的鸟落树叶声、蛙落荷叶声、虫穿绿篱声的权重值远高于其他12个因子,分别占总权重的11.01%、10.66%、10.15%,进一步说明了动植物相互作用在森林公园叶声景评价中发挥的重要地位,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森林公园叶声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叶声景
森林公园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
Keywords
leaf soundscape
forest park
evaluation system
分类号
O225 [理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ST法与AHP法的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
32
2
作者
陈凯
洪昕晨
林洲瑜
朱里莹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D15B00)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5168)~~
文摘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规划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开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活动。基于GST法和AHP法对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计算。结果表明:(1)25项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指标通过灰色筛选,8项指标由于与康复性景观评价无直接关系或可测性低等原因未入选;(2)准则层的权重排序为心理康复性A1(0.428 4)>生理康复性A2(0.299 7)>植物景观A3(0.169 1)>人工景观A4(0.102 8);(3)各指标层中重要性程度最高和最低分别是:A1的内心感到愉悦(0.321 1)、增强自信心(0.107 9);A2的减少疲劳感(0.245 5)、鼻腔感到舒适(0.105 4);A3的植物空间合理性(0.257 2)、意境美(0.091 9);A4的使用舒适性(0.188 2)、布局合理性(0.083 4)。该研究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康复性景观
森林公园
景观评价
Keywords
healing landscape
forest park
landscape evaluat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公园风声景评价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洪昕晨
林洲瑜
池梦薇
张薇
朱里莹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2期127-130,15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D15B00)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资助项目(JA15168)
文摘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7个指标层因素探究影响森林公园风声景感受的景观指标。结果表明:在准则层的重要性排序中,植被群落结构因素>植物器官因素>建筑材质因素,所占权重分别为37.54%、35.88%和26.58%。在指标层的重要性排序中,隶属于准则层中植物器官因素的风吹树叶声的权重值远高于其他因子,占总权重的10.26%,进一步说明叶作为植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在风作用下产生的声景观感受的重要地位。有关结论为今后科学系统地开发、建设森林公园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声学
风声景
森林公园
评价
层次分析法
Keywords
acoustics
wind soundscape
forest park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分类号
B845.2 [哲学宗教—心理学]
TU986.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郊型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筛选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洪昕晨
林洲瑜
朱里莹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D15B00)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5168)
文摘
随着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近郊旅游,集交通便捷性和保健疗养功能为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成为了不二选择,而声环境作为影响其生态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城郊型森林公园发展的关键。在收集整理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邀请专家从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角度对初选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再通过灰色统计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综合有正面声环境评价与负面声环境评价两方面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城郊型森林公园建设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声环境
森林公园
评价指标
灰色统计理论
Keywords
acoustic environment
forest park
evaluation index
grey statistical theory
分类号
TU986.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景观边缘效应对福州西湖公园声景观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张薇
洪昕晨
段芮
郑艺琦
林洲瑜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3-508,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15B00)
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PTJH1500217)
文摘
基于声景生态学,研究城市公园声景观边缘效应,以福州西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及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SD),进行城市公园边界内外两侧空间的声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边缘对声景观有优化作用,大部分情况下,声景观边缘效应在公园边缘外侧比内侧更明显,该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景观使用者的心理感知;(2)公园不同质边缘的声景观边缘效应强度依次为:地形>种植>水体>广场;(3)受声景观边缘效应影响较大的项目包括:噪声、气氛、美感、情绪、舒适度、愉悦度、吸引力。该研究将城市公园声景观评价由公园内部拓展到公园边缘及外部,为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声景观边缘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声景观边缘效应
城市公园
语义差别法(SD法)
Keywords
soundscape edge effect
urban park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分类号
TU11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TU986.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AHP法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声景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洪昕晨
张薇
陈凯
林洲瑜
朱里莹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6期58-63,71,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0)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5168)
文摘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法),通过正反面声景观评价,涵盖水声景、风声景、动物声景、游憩声景、人工声景、雨噪声、风噪声、雷噪声、人工噪声等9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构建城郊型森林公园声景观评价体系,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正反方面声景观因素对森林公园声景观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声景观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IV。正面声景观评价为较好IV,负面声景观评价为很差I。二级指标中:水声景、风声景、动物声景和游憩声景4者的评价结果皆为较好IV,人工声景、风噪声和雷噪声为一般III,雨噪声为较差II,人工噪声为很差I。提出合理开发自然声景观资源,调节游憩声景和人工声景,利用掩生手法减弱噪声影响的建议。
关键词
声景观评价
城郊型森林公园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掩声手法
Keywords
soundscape evaluation
suburban forest park
evaluation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cover sound method
分类号
S759.9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Q149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福州市街头绿地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凯
林洲瑜
洪昕晨
朱里莹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5期135-141,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D15B00)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5168)
文摘
为探寻景观评价的新角度和新方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提出街头绿地综合景观评价体系。以福州市3块典型街头绿地为例,在充分调研与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出街头绿地虚拟景观场景G_1、G_2、G_3。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其综合景观质量得分,分别为5.730 4、7.743 1、6.578 3,三者综合景观质量排序为G_2>G_3>G_1,G_2综合景观质量最高。据此提出街头绿地景观优化策略。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场景
街头绿地
景观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virtual scenes
roadside green space
landscape assessment
analytical approach
分类号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Q149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森林公园叶声景评价研究
洪昕晨
林洲瑜
张薇
肖玥
朱里莹
兰思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ST法与AHP法的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陈凯
洪昕晨
林洲瑜
朱里莹
兰思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公园风声景评价研究
洪昕晨
林洲瑜
池梦薇
张薇
朱里莹
兰思仁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城郊型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筛选研究
洪昕晨
林洲瑜
朱里莹
兰思仁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声景观边缘效应对福州西湖公园声景观评价的影响
张薇
洪昕晨
段芮
郑艺琦
林洲瑜
兰思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F-AHP法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声景观评价研究
洪昕晨
张薇
陈凯
林洲瑜
朱里莹
兰思仁
《林业调查规划》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福州市街头绿地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陈凯
林洲瑜
洪昕晨
朱里莹
兰思仁
《林业调查规划》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